脑血管病后吞咽困难的社区康复治疗方法与效果分析

2015-07-31 22:32颜志刚
当代医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康复训练障碍

颜志刚

脑血管病后吞咽困难的社区康复治疗方法与效果分析

颜志刚

目的 探究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困难的社区康复疗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患有脑血管病伴有吞咽困难的患者82例,将其随机均分成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0),对2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另外进行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患者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0.0%,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康复治疗能够明显加强脑血管病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脑血管病;吞咽困难;社区康复治疗方法

吞咽困难是脑血管病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严重程度与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大多患者都有构音障碍、饮水呛咳等[1]。其作为假性球麻痹的重要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加重患者营养不良、脱水、水电失衡等,严重者甚至窒息死亡[2],所以对脑血管患者吞咽困难的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有计划的康复治疗、保证患者营养充足、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对脑血管病引起的吞咽困难患者的治疗康复具有重要疗效[3]。本研究以82名脑血管病引起的吞咽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社区康复疗法及其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有脑血管病伴有吞咽困难的患者82例,其中有男45例,女37例,年龄65~85岁,平均(73.5±3.5)岁。所有患者经头部CT或MRI确诊,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都伴有吞咽功能障碍。其中有脑梗死患者55例,脑出血患者27例,病变部位位于脑干者22例,位于大脑皮层者35例,位于基底节者25例。现将82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65~85岁,平均(73.2±3.7)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7~85岁,平均(73.9±3.4)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都签订知情协议,自愿接受治疗。

1.2 诊断标准 将吞咽筛选试验-饮水试验作为评估标准,正常:正常摄食;轻度:食物可完全经口摄入;中度:部分食物可经口摄入;重度:完全不能经口摄食[4]。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都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另外进行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

1.3.1 心理护理 患者常表现为急躁、抑郁等不良心理,失去进食兴趣,影响身体康复,所以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关心、开导患者,保持热情、耐心的态度,消除其不良心理,为其树立治疗信心,努力获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积极接受治疗[5]。

1.3.2 康复治疗 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与吞咽功能有关的肌群的功能练习,根据不同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练习计划;嘱咐患者经常做舌部运动,并给予压力、触觉、冷等刺激;通过吸气反射和憋气反射来调节吞咽反射,进行声带内收练习和喉上提练习,促进喉部闭合能力;通过咽收缩训练来改善咽闭合能力;多进行颈部运动,可加大颈部肌力、控制呼吸、喉头和舌的运动,能够帮助患者产生咽下反射;增加呼吸道的训练(深呼吸、憋气、咳出等),目的在于防止误吸[6]。

1.3.3 吞咽功能训练 包括交互吞咽与空吞咽、侧方吞咽、点头样吞咽、声门上吞咽、超声门上吞咽、Mendelsohn技术等。饮食方面,患者取坐位,头向前倾,不能坐者可仰卧,躯干抬高30°;食团在口中的位置应该适应于舌头,利用舌头进行传送可提高安全和疗效;所进食物应尽量柔软易于吞咽,每次量约一小勺等,注意饮食卫生等[7]。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每次的进食量、种类、方式、有无呛咳及程度、进食时间、肺部感染程度等。

1.5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以吞咽能力评价标准为原则,分为痊愈、明显好转、好转、无效4个级别,吞咽能力9分为痊愈,6~8分为明显好转,3~5分为好转,1~2分为无效。有效率=(痊愈+明显好转+好转/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痊愈19例,明显好转12例,好转9例,2例无效,有效率95.2%;对照组患者痊愈11例,明显好转14例,好转7例,8例无效,有效率80.0,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吞咽困难是指进食时胸骨后发堵,食物通过障碍,停滞不下,或食物不能顺利进入食管,停留在口内,正常人在过急地吞咽食物时偶尔也会发生发噎现象。当发生吞咽困难时就就引起重视,特别是当轻度发噎时就应尽早诊断治疗。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中枢和周围神经在吞咽的过程中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因此吞咽困难是脑血管病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加重患者营养不良、脱水、水电失衡等,严重者甚至窒息死亡。所以对脑血管患者吞咽困难的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有计划的康复治疗、保证患者营养充足、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对脑血管病引起的吞咽困难患者的治疗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对脑血管疾病引发吞咽困难的患者应及早进行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预防咽下肌群的失用萎缩,并加强咀嚼肌和舌肌的按摩运动,可增加吞咽反射的灵活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对吞咽困难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应该明确其引发病因,制定科学、个性化的康复计划[8];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适当加强吞咽功能的练习,进行饮水、摄食训练等,提高患者吞咽能力。其具体过程要求医护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知识,能够和患者融洽地沟通,获得患者配合。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痊愈19例,明显好转12例,好转9例,2例无效,有效率95.2%;对照组患者痊愈11例,明显好转14例,好转7例,8例无效,有效率80.0%,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因此,社区康复治疗能够明显加强脑血管病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1] 刘丽,王丛杰.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8(3):120.

[2] 邝景云,彭伟英,林碧清,等.摄食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1,11(1):89-91.

[3] 刘素君,陈娟.吞咽康复训练联合抗抑郁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09,3(4):14-16.

[4] 庄淑美,吕海波,刘建桥.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7):847-848.

[5] 刘站香.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循证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76-179.

[6] 李宝栋,白晶,高维滨,等.颈部针刺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咽阶段吞咽障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31-32.[7] 杨瑞霞,崔红花.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9):26-27.

[8] 杨素红.32例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护理干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199-20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7.076

广东 510120 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颜志刚)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康复训练障碍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跟踪导练(四)2
跨越障碍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