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药物治疗方法

2015-07-31 22:49丁晏
当代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消炎药非甾体类风湿

丁晏

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药物治疗方法

丁晏

目的 探讨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诊断与药物治疗的方法。方法 选取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儿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治疗方法。结果 在50例患儿中,全身型占28%(14例),少关节型与多关节型分别占20%(10例)和52%(26例),而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多关节型与少关节型的患儿,其血WBC(白细胞)多小于10.0×109/L,且ESR(红细胞沉降率)则多大于50(mm/1h),同时多关节型患儿中有5例RF显示为阳性,1例显示脑电图异常,3例显示血浆白蛋白降低,而全身型患儿的血WBC值在多在(10.0~20.0)×109/L,同样ESR多大于50(mm/1h),且有3例表现为脑电图异常,并未见明显特异性,且患儿进行相应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在其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相应的药物治疗能够明显缓解患儿的病情。

儿童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治疗方法

有研究者表示,由于儿童类风湿关节炎在生化免疫与组织学方面检查不会又明显变化,而化验检查也仅仅只是作为诊断的参考,且关节骨与软骨的X线改变也多在起病后的0.5~1年,故X线检查对其早期诊断作用不是很大,因此,对于该病症的早期有效诊断,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关键[1]。为具体探讨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具体诊断办法与药物治疗方法,从而为临床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本研究选取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儿作为本研究对象,探讨其相关诊断与药物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2012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50例类风湿关节炎儿童患儿作为本研究对象,男32例,女18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7.1±1.2)岁,病程15d~9年,平均病程为(11±8)个月。患儿均符合临床上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其中,全身型14例,少关节型10例,多关节型26例。

患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关节受累,其中大关节受累45例,小关节受累17例,且部分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其中,弛张型高热15例,不规则低热27例;同时,有的患儿还伴有皮下结节、血管炎与心、神经与眼部等病变,其中,发热并皮疹15例,肝脾淋巴结肿大32例,心肌炎4例,虹膜睫状体炎2例。

1.2 方法 经实验室检查,患儿的血红蛋白均显示为轻—中度的贫血,而RF(类风湿因子)阳性均出现在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多关节型患儿身上,42例有发热症状的患儿血培养显示均为阴性;同时,部分患儿经过骨髓涂片检查显示,感染性骨髓像有31例,正常有8例,缺血贫血有3例;而脑膜刺激征阳性者有2例,在脑脊液检查中无异常情况。同时,所有患儿均给予非甾体类消炎药[吲哚美辛片0.5~1mg/(kg·d)或阿司匹林80~100mg(kg·d)与布洛芬软膏300mg/12h],而对于病情较严重的全身型患儿,特别是伴有心肌炎与虹膜睫状体炎的患儿,则需尽早使用激素治疗,即地塞米松0.5~1mg/(kg·d)或者泼尼松1~2mg/(kg·d),直至症状得到基本控制且红细胞沉降率(ESR)恢复正常后则逐渐减量并联合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1]。

2 结果

2.1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所有患儿实施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多关节型与少关节型的患儿,其血WBC(白细胞)多小于10.0×109/L,且ESR(红细胞沉降率)则多大于50(mm/1h),同时多关节型患儿中有5例RF显示为阳性,1例显示脑电图异常,3例显示血浆白蛋白降低,而全身型患儿的血WBC值在多在(10.0~20.0)×109/L,同样ESR多大于50(mm/1h),且有3例表现为脑电图异常,并未见明显特异性。见表1。

表1 实验室检查的结果

2.2 治疗效果分析 单纯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患儿在用药1~2d后发热症状就得到了明显的环节,关节肿痛情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血沉恢复还是较慢,而被给予非甾体类消炎药与激素药物治疗的患儿的急性期症状缓解速度较快,且发热消退与关节肿痛环节时间都也较快,效果比较明显。

3 讨论

3.1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的临床表现与诊断JRA是临床上小儿一种比接常见的结缔组织疾病,占全部类风湿关节炎的5%左右,一般多累及到患儿的关节滑膜,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患儿内脏,易反复发作,并可能导致患儿关节畸形与关节功能的丧失。在本研究中,全身型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患儿均表现为弛张热或者是稽留热,最高甚至是达到了41.4℃;而多关节型与少关节型的JRA患儿则多表现为低热或者是无发热症状,极少在刚起病使就出现高热症状的。一般情况下,多关节型JRA患儿以指关节、膝关节与踝关节对称性的受累为主,而少关节型JRA患儿则以单个踝关节、膝关节、肩关节或者是髋关节受累为主,全身型JRA患儿的关节疼痛则为一过性[3];皮疹症状多出现到全身型JRA患儿中,在体温升高时出现,而热退后皮疹也随之消失,其中,皮疹以斑丘疹最为多见,少部分呈现红色粟粒状,多不会遗留色素沉着[4]。此外,全身型JRA患儿的临床表现比较多样,且都比较严重,心、肺、肝脾、神经等功能都会受到损害,极容易同伤寒、败血症等症状相混淆,故在临床早期诊断时需特别注意[5]。

3.2 药物治疗方法 由于JRA的反复发作容易导致患儿关节与关节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故若在早期诊断确诊后就对其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将会大大缓解患儿的病情[6]。目前,在临床上,关于JRA的药物治疗主要分为非甾体类消炎药、糖皮质激素以及慢作用抗风湿药3大类[7]。其中,皮质激素属于全身型且出现了多脏器的受损与多关节型的JRA患者的一种药效治疗手段,可迅速缓解患儿的症状,并使其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一般情况下,激素一般有静脉、口服或者关节腔局部用药3种服用方式[8];而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又被称为“改变病情药”,该类药物一般是在服药后3~6个月才能有所见效。目前,对于临床上的成人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提倡在早期应用该药物,且及早诊断及早使用,并同非甾体类消炎药联合应用以有效抑制患者病情的进展[9]。而JRA患儿多半治疗后可缓解,且极手术有自愈的倾向,故一般不提倡应用该类药物,加之该药物的用药时间比较长,且不良反应较大,因此,一般不将其作为有效治疗JRA的手段药物[10]。在本研究中,大多数患儿被给予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而对于那些全身型出现了心脏与眼部受损的患儿则采用激素疗法,效果也比较明显。

综上所述,加强对JRA患儿的早期诊断,并配以相关的药物治疗,将能大大缓解患儿的各种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1] 龙红,李蓉蓉.类风湿因子检测在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6):227-228.

[2] 任晓碧,戴一希,谢敏叶,等.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浙江医学,2013(18):1698-1699.

[3] 杨文江,连业钦,姚占成,等.儿童类风湿关节炎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医正骨,2009,21(2):22-24.

[4] 曾华松.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国际分类标准及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9):721-724.

[5] 董桂香.自身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山东医药,2011,51(9):67-68.

[6] 周淑纯,康志平.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4):243-244.

[7] 汤力,康小刚.中西医结合治疗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J].光明中医,2009,24(4):719-720.

[8] 闫慧明,王永福.不同年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0):2259-2261.

[9] 许峥,黄小兰,吴凤岐,等.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和成人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意义的比较[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21):1626-1628.

[10] 廉水清,毋小玉,张瑛,等.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和滑液CD4+和CD8+T细胞CD25表达及意义[J].中外医疗,2009,28(16):1-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5.015

江西 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 (丁晏)

猜你喜欢
消炎药非甾体类风湿
半条被子(四)
消炎药和抗生素是一回事吗
使用消炎药,把握三要点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咽炎别随意用消炎药
浅析术后急性疼痛治疗中非甾体消炎药的应用与不良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