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用具在骨科卧位安全的综合应用效果

2015-07-31 22:49蓝玉清
当代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干预效果优质护理

蓝玉清

不同护理用具在骨科卧位安全的综合应用效果

蓝玉清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用具在骨科卧位安全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骨科住院治疗并行卧位护理的15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78)。实验组在卧位时综合应用不同骨科护理用具,对照组应用常规卧位骨科护理用具,比较2组患者应用骨科护理用具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应用有效率为96.15%(75/78),对照组为82.05%(6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骨科护理用具的综合运用提高了骨科患者卧位护理用具的先进性、舒适性、适宜性,满足了患者治疗、护理和康复的需要,缩短了卧位安全标准与现状的差距。

骨科;卧位护理用具;综合应用

卧位是患者在床上的姿势,患者采取各种卧位来满足休息、治疗、护理和康复的需要[1]。骨科患者不管是术前还是术后,均有卧位安全风险,如移位、肿胀或肿胀加重、无效牵引、足下垂、关节僵硬、置换术后脱位、下肢静脉血栓等,所以卧位安全是骨科护理重点,也是护理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本研究对骨科卧位护理用具进行革新,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骨科住院治疗并行卧位护理的15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实验组患者中男37例,女41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2.3±5.3)岁。其中踝关节骨折11例,股骨干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18例,上肢或锁骨骨折15例,髋关节损伤或置换术后患者13例,膝关节损伤或置换术后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15~76岁,平均年龄(44.2±3.2)岁。其中踝关节骨折14例,股骨干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17例,上肢或锁骨骨折14例,髋关节损伤或置换术后患者12例,膝关节损伤或置换术后10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综合应用不同骨科护理用具,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自制或与厂家联系制定了各类型号的护理垫、不同角度的坡型三角垫、分节可固定式沙袋、可调式肢体固定支具、可调式露趾防旋鞋、防旋式手脚垫圈、成人或小儿手掌和脚掌固定支具、不同型号肩关节固定护具、膝踝部半圆体位垫、不同型号的梯形枕、CPM机的康复机、空气压力治疗系统等,方法如下:(1)踝关节功能体位摆放:可运用可调式露趾防旋鞋、防旋式手圈及垫圈、膝踝部半圆体位垫等,保证脚尖竖直向上,对康复后的站立、行走有着重要的意义。(2)下肢的正确功能体位摆放:不同尺寸的护理垫、不同角度的坡型三角垫,同时为防止患者不自觉的外旋曲屈,可采用防旋式脚垫圈,以保证肢体的等长,防止肌肉挛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如有特殊情况,如韧带修复,跟腱断裂等可根据医嘱及康复计划使用可调式支具,防再次受伤,促进康复。(3)上肢、锁骨、肩锁关节、肩袖损伤等正确功能体位摆放:可用布制式悬吊带、不同型号可调式肩托,护士通过资料的收集,反复试用,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自制了“肩关节固定护具”,白天未进行被动活动的情况下,在肩关节固定护具的保护下进行“手抓球”握拳锻炼;夜间可配合肩部软垫放于肩下,可减少肿胀,促进血液循环。(4)针对髋关节损伤、髋关节置换术后:为保证手术效果、避免危险,我们可用不同不同型号的梯形枕,可综合运用不同厚度防旋式脚垫圈或可调式露趾防旋鞋等保持下肢伸直,双腿分开,保持下肢的外展中立位,防假体脱位,减少疼痛肿胀,促进血液循环。(5)为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针对卧床患者,根据医嘱使用空气压力治疗系统,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下,对患者采用原有固定单一模式使用骨科卧位护理用具。

1.3 疗效评价标准 护理用具应用后,患者无并发症,血液循环良好则为有效,否则为无效[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用具应用后,对照组有效64例,有效率仅82.05%,实验组有效75例,有效率96.15%。实验组护理用具应用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骨科住院治疗并行卧位护理患者护理用具应用效果比较(n)

3 讨论

骨科患者无论术前或者术后,都存在卧位安全风险,例如骨折移位,肢体肿胀或肿胀加重、牵引无效、足下垂、置换术后脱位、关节僵硬、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所以卧位安全成为骨科护理的重点,也是日常护理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4-6]。护理用具是护士借以护理患者的用品和器具,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应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预先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7]。以往骨科的护理用具单一,固定模式使用护理用具,造成肢体舒适、抬高、固定效果差[8]。骨科患者卧位安全需要有先进、适宜、舒适,并且特别注意柔软有弹性的护理用具做支撑,才能保证骨科患者卧位安全,促进肢体功能康复。

针对骨科卧位护理用具单一、模式固定,我们对护理用具进行了改革创新,根据患者受伤部位,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不同的康复进程和康复方案,自制或与厂家联系定制了各种型号的护理垫、分节可固定式沙袋、不同角度的坡型三角垫、可调式肢体固定支具、防旋式手脚垫圈、可调式露趾防旋鞋、成人或小儿手掌和脚掌固定支具、肩关节固定支具、不同型号的梯形枕、不同型号的肩托、CPM康复机、空气压力治疗系统等不同骨科护理用具“综合运用与研究”,减少了肢体疼痛肿胀,促进血液循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满意效果,有效率高达96.15%,与单一护理用具护理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大提高骨科患者卧位安全用具的先进性、适宜性、舒适性,满足患者休息、治疗、护理和康复的需要,提高骨科患者卧位安全有效性,缩短卧位安全标准与现状的差距,同时提高护士安全管理意识及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骨科护理用具的综合运用提高了骨科患者卧位护理用具的先进性、舒适性、适宜性,满足了患者治疗、护理和康复的需要,缩短了卧位安全标准与现状的差距。

[1] 王艳.侧卧位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医学信息,2013,12(26):385-386.

[2] 王彩莉.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2,27(33):5975-5976.

[3] 李丽霞,邹爱元,李海花,等.颈椎骨折行Halo-vest架外固定卧位护理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21(31):3471-3472.

[4] 李小红.护理用具与护理管理的发展现状及矛盾分析[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3:171-172.

[5] 徐玉玲.自制和改良系列护理用具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3,26(3):245-246.

[6] 钟润冰,关渐明,吴西英,等.体位管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假体脱位的护理效果[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2):23-25.

[7] 马燕.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54-55.

[8] 周晓峰.浅谈怎样在骨科病房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9):3292-3293.

[摘 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学生团体献血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同期进行无偿献血的某所普通本科院校的团体学生463名作为研究对象,10名采血人员分为优质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优质护理组共完成177名学生的护理,常规组完成286名学生护理,比较2组学生的献血反应情况及献血服务评价。结果 常规组出现轻度献血反应率3.8%,中度献血反应率1.0%,重度献血反应率0.4%,优质护理组仅有3例轻度反应,献血反应率为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在献血宣传、采血服务、献后护理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献血体验和献血环境两项评分虽无显著差异,但总体评价评分优质护理组仍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减少学生团体的献血反应,提升其对献血反应的满意度。

[关键词] 优质护理;学生团体献血;干预效果

10.3969/j.issn.1009-4393.2015.5.081

江西 341000 赣州市人民医院(蓝玉清)

猜你喜欢
干预效果优质护理
阿托伐他汀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二级预防和干预效果评价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体会
联合治疗方法对透析低血压的干预效果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