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健康教育中全程护理告知的实施效果

2015-07-31 22:49秦秋梅
当代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产科孕产妇全程

秦秋梅

产科健康教育中全程护理告知的实施效果

秦秋梅

目的 分析产科健康教育中全程护理告知模式的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健康教育的120例产妇,将其分成2组(n=6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全程护理告知。对比分析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发病率(0%)和新生儿发病率(1.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3%)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差错事故(0%)和护患纠纷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5.0%)和(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3%,对照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告知有助于对产科健康教育效果进行提高。

全程护理告知;产科健康教育;应用效果

在产妇健康教育中实施全程护理告知,能够促进孕产妇及其家属保健知识水平的显著提升,促使其对自我护理的基本知识牢固掌握,增进其参与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分娩,并在母乳喂养、婴儿护理、产后康复训练等活动中有良好的表现,将产妇及其家属的自护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1],显著提高其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本院在产妇健康教育中实施全程告知模式取得显著效果,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桂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6.5±3.4)岁;孕周35~42周,平均孕周(39.1±2.4)周。在分娩方式方面,有72例产妇顺产,48例产妇剖宫产及引导助产。在文化程度方面,有51例患者为专科及其以上,69例患者为高中及其以下。随机将这些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中平均年龄(25.9±3.1)岁;平均孕周(39.2±2.1)周。37例产妇顺产,23例产妇剖宫产及引导助产;26例患者为专科及其以上,34例患者为高中及其以下;观察组产妇中平均年龄(26.2±3.2)岁;平均孕周(39.1±2.4)周。35例产妇顺产,25例产妇剖宫产及引导助产;25例患者为专科及其以上,35例患者为高中及其以下。2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分娩方式、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运用口头宣教、示范指导等进行健康教育;给予观察组患者全程护理告知:由1名护理组长负责,由1~2名高年资的责任护士实施。依据前后发生和轻重缓急认真组合临床护理告知的内容,并依据孕产妇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给予其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比如,一对一口头告知、电子显示屏等公示告知等,内容主要包括特色护理、分级护理、产褥期相关知识、收费标准等。全称护理告知的程序是:入院告知——疾病告知——护理操作告知——出院告知,并将日期填写在相应的栏目上,签字确认,护理组长及时评价孕产妇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并对其方案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

1.2.1 疾病告知 首先,将合理的饮食和营养卫生、各项检查的目的和医院及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告知孕妇。督促患者在住院期间尽量取左侧卧位,告知她们胎动技术的意义,让她们掌握好胎动计数的方法。将临产的先兆症状、分娩的机制、治疗用药知识和护理方法、宫缩镇痛的性质和规律等讲解给孕妇;其次,加强与孕妇的沟通和交流,使其树立分娩的信心,促进自然分娩,将分娩过程中对护理进行调整的方法和腹压、分娩球的使用方法等教给孕妇,并叮嘱其合理休息,尽可能地避免疲劳,只有这样才能减轻疼痛和焦虑症状。将早接触早吸吮的意义讲解给孕妇,并告知其在其分娩后医院护理人员会协助新生儿含接乳头;再次,将产后康复的相关内容告知产妇。对产妇进行有效的指导,采用示范的方式教她们训练,帮助产妇及其家属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自护能力进行熟练的掌握,包括产后合理饮食、避免营养不良、加强产褥期的伤口自我护理、乳房护理等,并熟练掌握喂养技巧,保持充分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并运用科学合理的康复按摩的方法进行按摩,同时有效防治产后并发症;最后,将对新生儿的护理技巧告知产妇。将新生儿沐浴抚触游泳技巧详细讲解给产妇及其家属,并督促其做好对新生儿的接种事项,选择适合新生儿的衣物,及时更换新生儿的尿布,认真护理新生儿脐部,有效预防黄疸等。

1.2.2 护理操作告知 在为产妇实施护理操作前,医院护理人员应该实施一种明白安全有效的护理模式,将肛查、阴查、接生、新生儿沐浴等一些配合注意事项详细告知孕产妇及其家属。

1.2.3 出院告知 将康复注意事项告知产妇,对母乳喂养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有效的强化,并将医院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及其电话号码告知产妇,让其承担好家庭角色,办理新生儿的出生证并熟练掌握预防接种流程。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产妇产褥期母婴患病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发病率和新生儿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产妇产褥期母婴患病情况比较[n(%)]

2.2 2组产妇差错事故、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及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3%,对照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产妇差错事故、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及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3.1 全程护理告知有利于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围产期保健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产褥期,需要解决很多母婴保健问题,因此说产妇的健康及新生儿的健康成长等受到健康教育质量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2]。实施全程护理告知能够促进孕产妇健康认知能力及自我保健意识的显著提升,同时医院护理人员还可以依据孕产妇的个体文化、需求等展开个体化宣教,及时解决护理问题,并对孕产妇家属进行积极的鼓励,让其主动参与到执行健康行为的活动中去,从而对母婴产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3-4]。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患病的发生率和新生儿患病的发生率均明显较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全程护理告知有利于提高孕产妇及其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全程护理告知促使医院护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的轨道,对护理工作的盲目性进行了有效的预防和避免[5-7]。医院护理人员常常由于护理工作繁忙而忽视孕产妇的感受及心理变化等,临床实施全程护理可以将护理人员和孕产妇的注意有效唤起,促使他们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建立起彼此间的理解、信任关系,促使孕产妇及其家属主动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从而充分体现出知情权、选择权等,并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降低工作中漏洞和缺陷发生率[8]。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告知能够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孕产妇及其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在产科健康教育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1] 黄波,汪令仙.“温馨提示”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5):1228-1229.

[2] 丁小容,游励红,刘颜,等.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的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现代医院杂志,2011(10):57-59.

[3] 王玲.临床护理路径及其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42.

[4] 廖新阳,张小娥,蓝院琴.产科人性化护理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0,16(15):124-125.

[5] 房锡娟.全程护理告知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33-34.

[6] 李小莉,金惠霞,周保兰.护理告知在防范产科护患纠纷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3(3):346-347.

[7] 南联红.妇产科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6):132-133.

[8] 刁明芳.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3):92-9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5.088

广西 541001 广西桂林妇女儿童医院(秦秋梅)

猜你喜欢
产科孕产妇全程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