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作用下广播主持人转型思考

2015-08-02 11:39易旭丹
新媒体研究 2015年14期
关键词:听众主持人广播

易旭丹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播音与主持学院,江苏南京 211172

互联互通作用下广播主持人转型思考

易旭丹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播音与主持学院,江苏南京 211172

互联互通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影响下广播媒体的变革势必导致广播主持人的转型。本文通过思考互联互通给广播主持人带来的影响,结合广播媒介特性和互联网思维,试图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广播主持人的新定位并寻求转型的策略。

互联互通;广播主持人;转型

自“互联网+”概念被正式引入国家顶层设计以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思维”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广播媒体而言,尽管收听方式还并未发生本质上的改变,但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播媒体,“互联网+广播”正在改变整个广播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产业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广播媒体盈利和发展的空间。中国广告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1-4月广播广告刊登额下降4.7%,资源量下降13.1%。尽管新兴媒体的介入给广播媒体的发展带来了难题和挑战,但其同时也在为传统广播媒体引入新理念,提供新平台,开拓新途径。广播媒体的未来发展离不开互联网,广播媒体的转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这也势必带来在此背景下处于广播节目传播最前沿位置的主持人的转型。广播主持人能否认识到转型的必要性,并且培养互联网思维,有效地运用到业务中,是广播媒体转型的关键。

1 互联互通改变了广播主持人的话语优势地位

就传统广播而言,作为广播传媒“把关人”的主持人是节目内容的传播者,其工作实质是体现节目意图,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因此,传统主持人的话语地位是由节目内容所赋予的,是信息不对称的集中体现。以新闻节目为例,作为获取新闻线索基础的消息源,往往是由新闻记者最先占有,并进行采访报道。在节目中,由主持人通过播读稿件、播放录音、采访嘉宾、综合点评等方式将消息传播出去。这些内容都是听众难以直接接触到的,必须要通过主持人这个上呈下达的“纽带”。尽管随着科技进步,节目中会设置一些主持人与听众的互动,但这种“我说你听”的绝对优势是无法撼动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互通让信息的传递和获取变得更加方便,其内容也极大丰富。听众之于主持人,不再像以往那样,处于信息传播的末端。无论是新闻消息,还是文艺作品,在内容占有层面,听众和主持人处于同样的位置上。以时下流行的软件QQ音乐为例,该软件具备音乐推荐功能、音乐会售票功能、卡拉OK歌词模式和流行新歌首发功能,满足了受众对音乐传播的个性化诉求,受众无需单纯为了听歌而再去收听广播音乐类节目。根据速途研究院2015年6月发布的报告,在2015年第一季度腾讯新闻的累计下载量为89 074万次,今日头条累计下载量58 639万次位居第二。由于在接受方式和信息量上存在的差异,受众已经逐渐放弃广播媒体作为获取新闻资讯的途径。

在未来,互联互通使广播主持人与听众的信息占有权逐渐对称,主持人原有的话语优势将不复存在。失去了话语优势的主持人,在节目中如何说话,说什么样的话才能满足节目的传播和听众的诉求,是广播主持人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

2 互联互通背景下广播主持人的新定位

传统广播主持人职业角色被定义为“集社会性与人际性于一身的、具有亲和力的传播者”,其定位着眼点在于传播者,是旨在搭建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桥梁。新型媒体带来信息传播上的互联互通,其最终结果是达到了传受双方在信息占有上的对称。在这一背景下,广播媒体要想在新媒体环境谋求生存发展,广播主持人必须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

2.1 权威内容的发布者

就广播媒体而言,由于其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在政策发布、事件解读、深入分析、追踪报道等方面有着新兴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互联网上的信息丰富,但是“伪知识”和谣言也充斥其中。随着媒介素养的不断提升,受众对信息传播的速度、准确和深度需求标准愈发严苛。广播媒体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官方话语背景,在一些重大事件面前,具有权威的发布权。在互联互通的背景下,主持人话语的权威性必须加强,对社会的担当意识必须强化,这将是听众回归广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碎片信息的整合者

节目的分众化趋势愈加明显,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之中,受众很难一下子把握到想获得的信息。作为“把门人”的主持人,可以根据对目标听众群诉求的分析,对信息进行选择和梳理,以信息群和信息链的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听众。例如一档音乐类节目的主持人,可以根据目标听众对音乐的喜好,选择相应曲风、演唱(奏)者、时代背景的作品,以主题音乐群的形式呈现给听众,同时利用新媒体手段,将听众的审美体验通过广播共享出来。

2.3 粉丝听众的伴随者

伴随性曾是传统广播媒体最大的优势之一,这一优势在新媒体时代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互联互通的背景下,主持人可以通过节目私人化地贴身收听,让听众把主持人看作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朋友。关键的是主持人的工作实质不再是信息上的传播,而是一种情感上的陪伴。

3 互联互通背景下广播主持人的转型

3.1 正确认识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性

“互联网+”对传统广播媒体的改变已成定局,主持人必须培养互联网思维,任何回避和恐惧都是无济于事的。广播媒体曾多次由于技术上的变革而造成主持人工作方式上的改变,主持人要吸取之前的教训,坚定信心,努力学习新理念和新方法,大胆尝试,以适应未来的变化。

3.2 综合运用新兴媒体传播手段

对于互联网工具和手段的运用,一些主持人呈现出了简单化思维的状态,即认为只要在节目中增加了微信平台互动、建立了网站就算做到了互联网思维。其实这还是在传统思维模式下运用互联网工具和手段,这是不能做到根本性的转型的。主持人应把互联网工具和手段有机地融合在节目中,发掘其潜在的价值。

3.3 适应新兴媒体受众的接收习惯

在互联互通的背景下,主持人的工作也趋向于“听众中心”,其工作内容也逐渐变为打造平台式媒介为主,不断提高听众的参与度,让听众利用互联网工具“张嘴说话”。这也意味着传统的收听习惯被打破,一种新的收听、参与(包括线上和线下)习惯开始养成。

3.4 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节目品质

新媒体环境对广播主持人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突出,主持人声音特色、表达方式特色、内容编辑特色、互动方式特色都将成为影响听众选择节目的重要因素,自身修养的提升和节目品质的提升是广播主持人转型成功的关键。

[1]令狐克睿.互联网思维视角下媒体转型反思[J].青年记者,2015(6).

[2]李宇.互联网对广播电视发展影响的四个维度[J].中国广播,2015(5).

[3]艾笛,张译丹.融合生态下的媒体传承与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6).

[4]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G2

A

2096-0360(2015)14-0091-02

易旭丹,所在院校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播音与主持学院。

猜你喜欢
听众主持人广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