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器械包封包缺陷率”中的应用

2015-08-04 10:17徐菊香石书珍江苏省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12003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4期
关键词:缺陷率封包圈员

徐菊香 石书珍 赵 蕾 江苏省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212003

开展“优质工程”活动,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优化医院服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患和谐的切入点,全院形成了一切围绕临床一线的工作氛围[1]。消毒供应室在护理部的指导下,2014年1-6月开展了品管圈活动,主题拟定为“降低器械包封包缺陷率”,以切实服务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2014年1-3月(品管圈实施前)消毒供应室器械包封包数、封包缺陷数,并与2014年4-6月(品管圈实施后)器械包封包数、封包缺陷数作对照分析。

1.2 实施过程

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有9人,品管圈遵循自愿原则,由6人组成,圈长经圈员推选,由本科带教老师担任,负责组织圈内活动,辅导员由护士长担任,负责该活动的监控及联络。圈员平均年龄37岁,平均工作年限18年,均为女性,由本科护理骨干构成。品管圈圈名为“光洁圈”,意指保持器械物品的光洁如新,是消毒供应室人对服务品质的追求,光洁二字也是消毒供应室人精神面貌的体现。

1.2.2 品管圈知识培训:由于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进一步实行,护理部在全院推行品管圈活动,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了相关的培训,由各科的圈长和辅导员负责在本科室具体实施。消毒供应室设立了“光洁圈”微信交流群,圈员可通过此群随时在线交流,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使全体人员了解品管圈活动的特点、原则及方法,使品管圈活动有步骤地实施。每周以科室质量分析会的形式召开圈会进行讨论,并由圈长进行总结。活动时,圈长注意启发圈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群策群力,听取、消化吸纳不同意见,逐步改善消毒供应室服务质量。

1.2.3 主题选定:鉴于本市首届封包比赛在2013年12月圆满成功举办,圈员从中深受启发,意识到封包过程虽是中间环节,但在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要对器械清洗质量做出返洗处理,以确保包装时物品的洁净、干燥。下要对灭菌质量和临床应用负责,对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方式的流程标准化、器械功能的检查等封包过程环节,质量要从严把关,以确保器械包的灭菌质量,临床使用得心应手。圈员由此一致选定2014年上半年圈活动主题为:降低器械包封包缺陷率。

1.2.4 现状调查,把握重点:根据封包的流程程序,圈员讨论制定出6个缺陷类型,依次为:(1)清洗质量检查缺陷;(2)器械功能检查缺陷;(3)包布缺陷;(4)包装方式缺陷;(5)标签缺陷;(6)其他。并对缺陷类型的认定统一判定标准,以便于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沟通的有效性。科室质检员由圈员担任,每日检查器械包封包质量,并将缺陷数记录在“器械包封包缺陷登记表”中。2014年1-3月器械包封包质量见表1。

表1 2014年1-3月器械包封包缺陷分布及累计百分比(%)

1.2.5 要因分析:从人员、环境、物品、方法、设备5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绘制“鱼骨图”,见图1。

1.2.6 对策拟定及实施:(1)随着我院“优质服务示范工程”的深入推进,立足本职工作岗位,科室开展了“我能为优质服务做什么”的心得讨论活动,增强了职工岗位服务意识。(2)排班时,人员配置上注意新手和熟手的搭配;设专职质检员,以保证检查包装间的人手;带教实习生时,做到放手不放眼。(3)根据本市“首届封包比赛”的视频资料,制作规范的专科封包操作视频,并将操作视频和有关操作评分标准上传至“光洁圈”微信群和科室电脑上,供大家共享学习。(4)检查包装间墙上张贴封包流程图、检查包装制度,以便于大家注意封包的规范操作。(5)带教老师每周组织1次专科操作培训,现场演示讲解,并每月进行1次操作考核,要求人人过关。(6)添置器械、包布,严格按照标准淘汰不合格器械、包布,在坚持不浪费的原则上保持器械功能、包布品相处于良好状态。(7)保持超声清洗机、干燥箱、标签打印机等仪器设备功能良好,定期维护保养。(8)经过品管圈活动3个月后,梳理出封包的2个标准化流程,以便于监督实施封包过程,使封包缺陷率有效降低。

图1 器械包封包缺陷要因分析图

1.2.7 标准化流程内容:(1)封包操作标准化流程:①人员准备:手卫生清洗,戴口罩帽子;操作台面准备:清洁平整无杂物,光源充足;②配包员接纳器械包清单;③打印器械包标签,部分需手工书写;④接受已清洗烘干的器械;⑤操作台上分类摆放;⑥清洗质量检查,作出返洗判断;⑦器械功能检查,维护器械功能,报损不合格器械;⑧按标签配置器械包所需的物品;⑨配包员完成上述项目后,根据包装要求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交由打包者封包;⑩由打包者再次核对包内容物的数量、规格、品相、放置顺序等后,进行封包。⑪封包完成后,在标签上有配包者、打包者双签名确认。⑫按器械包清单核对已封好的器械包数量、品种、品相后,方可装载灭菌。(2)封包管理标准化流程:①在检查包装间设立3种有关器械包封包质量的登记表:器械清洗质量返洗登记表、器械报损登记表、器械包封包缺陷登记表;②每周质量分析会上针对上述数据进行点评;③规范化培训:带教老师负责新进人员和实习生的业务培训和考核,针对质量分析会上的操作缺陷项目,每周组织1次科室人员进行有计划的专科操作技能培训,每月进行1次操作技能考核,逐人逐项考核通过,对未达标者,进行分析,反复讲评,作好下一个月的跟踪考核。形成周培训、月考核、跟踪考核的规范化培训制度,并跟绩效挂钩考核;④注重现场指导:护士长和质检员及时指出存在问题,做到包装操作台上质量有效督导;⑤质控方式:实行常规检查和临时抽查、专业检查和自我检查、信息监测和现场检查、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视角的质控监测和评价系统,以进行PDCA循环,使科室质量持续改善。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品管圈活动对器械包封包缺陷率的应用效果。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器械包封包缺陷率与活动前的情况对照,见表2。经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品管圈活动对器械包封包缺陷率的应用效果比较

3 讨论

3.1 品管圈活动增强了消毒供应室团队的凝聚力和质量管理意识。品管圈活动在我国开展有近20年的历史,近几年日益受到医疗界的重视。究其原因,可能与卫生部已将医疗与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作为医院等级评审的标准,医院参评要求必须具备质量持续改进的目标、措施、评价机制等有关,同时也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政策基础[2]。品管圈的定义为:由在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3]。鉴于以上,本次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科室由原来的护士长个人管理转变为团队管理,使人人参与,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积极寻找当前科室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且针对活动主题,主动查阅相关文献和标准指南,针对本科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标准化方案。长期以来,消毒供应室一直被认为是适合养老的科室,员工普遍存在年龄偏大、身体欠佳的问题,外界认为消毒供应室工作效率及科技含量低[4]。但是,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器械包封包缺陷率由实施前的7.55%降到实施后的1.46%,得到了临床功能科室的认可,随着品管圈活动成果PPT在全院的汇报,有效改变了人们对消毒供应室的固有印象,增强了消毒供应室团队的凝聚力,架起了与临床沟通的桥梁,为优质护理服务注入了新的内涵。

3.2 器械包封包是一项专科性很强的操作,要重视工作现场的封包过程,使封包缺陷率有效改善。封包是检查包装区的主要工作,在卫生部2009年颁发的“两规一标”中,关于“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的描述共有10个步骤,有2个步骤是描述封包的:器械检查与保养为第六步骤,包装为第七步骤。对于规范,要认真阅读,稳妥执行。器械包的器械品种、规格繁多,根据器械材质、功能、临床需求采用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法各有不同,其所衍生出的封包类别是很宽泛的。所以,封包缺陷类型中以器械功能检查缺陷、包装方式缺陷、包布缺陷为多,其缺陷数位列前三,累计百分比达78.43%,也提示了影响封包质量原因的繁杂性。此次品管圈封包标准化流程有制定,主要参照是本市首届封包比赛中的“缝合包”视频资料及评分标准,由本科参赛人员拟定,圈员根据本院情况统一流程。在实际工作中,新的器械不断出现,功能要求越来越高,操作台上处理的器械量大,时间紧,对提高封包质量都增加了难度。因此,要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标准化工作流程及质量评价标准,引导护士更注重工作中的细节[5]。切实降低器械包的封包缺陷率,这对院感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医院感染防控不仅事关医疗机构、医疗行业安全,也可能造成重大政治、经济、社会影响,具有强烈“外部效应”,其成本效益难以用经济收益衡量[6]。消毒供应室的持续质量改进将任重道远。

[1]周新凤,张红光,吕美英,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疗前沿,2010,5(16):89-90.

[2]黄秀梅,郭晶.我国医院品质管理圈活动开展现状的文献分析〔J〕.华西医学,2013,28(4):605-608.

[3]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

[4]严立群,胡碧霞,彭爱珍,等.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2):48-50.

[5]刘启华,杨茂,吴秀媛.“实景图片”分析法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9):97-99.

[6]付强,郭燕红.新时期国家医院感染管理战略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0):4861-4864.

猜你喜欢
缺陷率封包圈员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及新生儿缺陷率观察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护肤 巧用保鲜膜
无冲突规则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降低高速机内衬缺陷率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前脐部准备缺陷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