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5-08-06 11:27孙宏伟
魅力中国 2015年49期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创新教育培养策略

孙宏伟

摘要:音乐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和音乐素质为目标。而创新教育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培育解决问题的思维的过程,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际操作技能已经变成中国教学的主要内容。本文从中学音乐教育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中学音乐教育中实行创新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创新教育;培养策略

一、相关概念概述

(一)音乐教育概述

依照国际艺术标准对艺术教育的解读,音乐教育可以健全同学们的品德,帮助同学们增强联想能力和沟通技能,重视音乐教育对于激发人类的潜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是比较关键的教育方式,他可以充分的开发人们的思维,让同学们获得对美感的认知,进而更加全面的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

(二)创新教育概述

本文中的创新教育主要内涵就是:冲破固有的认知结构,利用多个角度去产生特定的、别致的教育模式。因为创新的内涵有很多种,所以至今也没有对创新有准确的定义,大部分都是根据自己对创新的理解去解读创新的内涵。中国的学者邵瑞珍觉得,“创新教育指的是一种主要培养人们创新意识与创新技能的教育。”

二、创新教育应用于中学音乐教育的可行性

(一)音乐教育可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实行创新教育可以提高思维方式的灵活性。思维方式灵活的人,可以发现很多其他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且比较擅长发现一些细节性的东西。老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应该不断地探寻同学们的优点;同学们需要主动的顺从教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的讲课,多与学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方面来看,音乐教育所培养的审美技能为学习者自身的反映,为利用一些已有的知识的累积,在心中萌生的标准,这从某种角度上反映出同学们的一些特殊的期待。

(二)音乐教育能够提高思维敏锐性

敏锐性思维独创性的根本为拥有拓展性思维的先决条件,为实行创新教育的主要元素。思维的敏锐性体现在无垠的思维空间里。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较为发达,但不够稳定,老师应该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予以积极地引导。在欣赏音乐时,人们可以在音乐中获得很多的联想,让人们逐渐丰富了联想能力,联想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创新。如今一些学校不重视音乐学科的发展,亦或是仅将音乐教育看成是帮助学生放松心情的教育,从而让同学们无法获得更好的联想能力,制约了同学们创新意识的养成。

(三)音乐教育能够提高独特的创造性思维

音乐创作为音乐创作者根据自身特有的审美观点和音乐才能,利用客观客体的转化,打造自己的音乐作品,来体现自己的音乐才华。针对中学生这一群体来讲也是这样的,中学生依靠自身的知识储备、联想等去感受音乐,从而有一番自己对音乐的认知理论。就在这时,中学生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就获得了发挥的机遇。实施有效的创新教育可以增强同学们独特的创造性思维,让同学们在应对严峻形势状况下及时选用应急的策略,使问题迎刃而解。

三、加强中学音乐教学中实行创新教育的措施

(一)认清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

教育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就是音乐,所以学校的管理者和同学们自身都应该全面认清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确认音乐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位置和其对促进同学们发展与进步的关键意义。

1.学校的管理者应该仔细按照国家关于改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明确音乐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里的关键作用。因此这使得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改善音乐教学状况的重要性,并用实际行动去改善目前的音乐教育。唯有确认音乐教育的关键作用,才可以使音乐教育获得学校管理者的关注,才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去购进乐器与一些专业书籍,才可以确保音乐实践、创新教学工作的平稳开展。

2.身为一名中学学生,应该充分了解音乐对于自己的发展与素养和能力的提升起到的作用,也应该了解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音乐之间的关联。通过学习牛顿等知名的科学家的故事,我们能够通过他们的故事发现许多创新与音乐彼此联结的印迹,这使得同学们应该以自己的兴趣和掌握的知识角度出发,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应用音乐的美育效用去增强自身对于事物的评判技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联想能力与创造能力,让自己可以在学习过程里就可以获得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学内容

首先,音乐教育工作者要使用相同的音乐教科书,同学们在学习音乐课程时应该是处于相同的标准下的。音乐的主要表现就是音乐符号和乐谱,假使没有掌握一些基础性的音乐知识,那么就可能没办法从深层面读懂音乐、鉴赏音乐。然而其实目前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普遍较强;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淡化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中学阶段的音乐课程需要和学校其他学科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促进音乐和语文、音乐与数学等学科的结合;进而促进音乐教学对于同学们的创新意识的培育。音乐和其他学科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所以,音乐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应该探索音樂知识和人文、科学等学科的联系,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加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利用知识去丰富音乐,全面应用音乐和人文、科学等学科的关联,指引同学们在音乐知识的海洋里不停的遨游,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其联想能力,为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帮助。

再次,中学的音乐教育课程还应在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国际多元化的结合。中学音乐的大部分教材都以教唱歌曲为主,以欣赏为辅。中国拥有五十多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间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音乐。中学生的音乐课本可以充分应用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重视起传统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位置,不断地研习传统的音乐文化,进而让中学生可以持续拥有浓烈的爱国精神。比如老师在上课时可以播放一些来自国外的优秀音乐,例如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优秀音乐,丰富同学们的眼界。同学们吸取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优秀音乐,能够获得更加开阔的思维,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结束语:中学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创新意识是每一位中学生都需要具备的音乐素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创新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一种,是发掘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助推器。在学习音乐课程的过程中,中学生不仅可以加强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同时还可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崔学荣.音乐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

[2]陈士俊,张海波.论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

猜你喜欢
中学音乐教学创新教育培养策略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流行音乐与中学音乐教学的互通
利用网络优化中学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