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

2015-08-06 11:27张爽
魅力中国 2015年49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张爽

摘要:如今,教育行业发展迅速,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因此,整体上的教育工作,有很多的内容都必须从新的角度来完成。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让小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获得较大的提升,对未来的教育工作拓展,提供更多的肯定。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科学教学;有效运用

导言:

新课标改革过程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小学科学是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学科,教学目标在尊重事实、征服困难,勇于提问等方面体现出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并强化学生对知识学习与探究的能动性。本文以强化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率为论点,做出如下论述内容。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点,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的观点阐述和互相讨论都是交流的一种方式,而且这种教学模式也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起引导和指点的作用,这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因为在传统的课堂学习中,教师的引导性太强,很容易导致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觉得和教师之间太有距离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和教师处在了同一位置上,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营造出一种和谐舒适的课堂氛围。

其次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根本上推动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进行科学教学之前,通常学生要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准备的资料进行整理,小组成员之间各自进行分工,独立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最后在将各个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汇总,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非常有效的。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

(一)学校对小组合作学习给予重视和支持。想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学校对小组学习模式给予重视,为学生们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提供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支持。首先学校应该淘汰掉陈旧的教学设施,使用新型现代化教育设备,有利于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去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在小组汇报展示过程中也能将结果用信息化的设备进行呈现。其次,学校还应该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科学老师开展统一的培训,来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

(二)合理分组

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的确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应坚持按照合理分组的方法来完成。例如,有些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完全遵从学生自己的看法,这就很容易导致有些小组的成员数量较多,甚至是达到了7--8个人;有些小组的成员数量很少,只有2--3人。这种现象是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的。合理分组过程中,应坚持结合小学科学教学的内容来完成。在每一个小组的组员人数上,最多不能超过5个人,大家要合理安排组员的任务和角色,从而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合作状态,要尊重其他组员的看法,不能出现小组内部的“一言堂”现象。合理分组的操作,是小组合作学习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获得足够的进步,教师应在分组过程中,予以积极的引导,让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都可以在小组当中获得一定的体现,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进步,从而加强科学知识的牢固掌握,由此获得更大的进步。

(三)创新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采用多元互评的方式

传统评分的弊端只关注学生在整体中的位置,通过分数排名来比强弱胜负,这种各自独立的学习和排位,不仅使学生间相互疏远,还会使成绩差的学生因自尊心受到损伤而对学习毫无兴趣,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整体评价的。尽量做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把传统的个人竞争转移为组间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的新格局。为了小组荣誉,每个成员都会竭尽全力,教学效果要比教师单调地重复强很多倍。

(四)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重要作用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时间及空间,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积极引导学生实施自主化探究,从而使小组学习价值能够得以充分体现。另外,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科学教师还应当对指导及培训加强重视,通过对学生进行准确引导,使其能够尽职尽责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使小组合作学习效率能够得以有效提升。比如,在“小车摩擦力影响因素”这一内容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猜测摩擦力相关影响因素,然后探索影响因素与摩擦力之间关系,最后对合理试验方案进行设计,保证小组内每个成员均能够较好完成自身任务,在教师指导作用下可积极参与,可积极发言。另外,在开展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小组成员合理协调分工,指明每个小组成员应当负责的内容及任务,并且应当安排监督员督促小组成员表现,以保证在较短时间内便可将实验完成,准确分析相关数据,最终得出实验结论。

(五)创设好教学情境,让学生成为小组合作的主人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当好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演讲者”。对于小学科学教师而言同样如此,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小主人,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深刻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无限快乐。

例如,在学习动物章节的“蜗牛”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聆听并感受一下著名歌手周杰伦的《蜗牛》这一首歌,让学生从一首轻松的音乐中开始一堂科学课的学习,同时通过这首歌也可以引出本堂课的主讲内容,那就是蜗牛这个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通过歌曲中的歌词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探究蜗牛物理特性的同時深入挖掘蜗牛的坚持精神。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各小组合作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个学生都十分开心,脸上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学生也十分乐于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达成教育目标的一个有效的教学手段,它不仅可以促进师生、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科学能力。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对学生来非常的重要,它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着显著的影响,而且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创新与发展,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想要为国家的科技做出贡献学好科学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希望教师能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引起重视,将它更好的融入进学生的日常课堂以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学男,叶宝生.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科学教学的独特功能[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9):107-108

[2]王皓,杨锴. 有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J]. 东方企业文化,2012,(09):206+197

[3]曹建河.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 学周刊,2015,(26):92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学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探究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路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