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工艺对Al—Mg—Si—Mn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2015-08-11 08:01张超沈玲峰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30期
关键词:韧窝伸长率断口

张超 沈玲峰

摘要:文章研究了压铸工艺对Al-Mg-Si-Mn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压铸力,随温度升高,材料硬度值增加,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不存在变化规律。相同压铸温度,随着压铸力增加,硬度值无明显变化。当压铸温度750℃、压铸140MPa时,硬度值最大为96.2HV。压铸温度700℃、压铸力100MPa时,铸件外观成型性良好。

关键词:Al-Mg-Si-Mn合金;压铸工艺;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压铸力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G24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0-0071-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30.037

目前,改进新的压射工艺、改善合金的组织、精确控制压射工艺参数,成为发展高性能铝合金研究的重要方向。因此,本文对Al-Mg-Si-Mn合金的压铸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材料的实际应用起指导作用。

1 试验过程

合金的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6.98Mg、2.01Si、0.001Ti、0.55Mn、0.001Cu、0.17Fe、0.001Zn、Al余量。合金采用YFF型坩埚熔炼炉熔炼,用YYC180B型卧室冷室压铸机进行压铸,压铸工艺:(1)温度650℃,压铸力60MPa、100MPa、140MPa;(2)温度700℃,压铸力60MPa、100MPa、140MPa;(3)温度750℃,压铸力60MPa、100MPa、140MPa。采用UTM5205X型电子万能试验机对试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在蔡司显微镜、JSM-6510LA扫描电镜下对试样显微形貌及断口进行观察。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压铸温度为650℃时,随着压铸力增加,抗拉强度提高50%,伸长率下降23%;温度为700℃时,随着压铸力增加,抗拉强度先提高5%,后降低21%,伸长率先提高14%,后下降67.5%;温度750℃时,随着压铸力增加,抗拉强度提高80%,断后伸长率提高72%。

在同一压铸力下,随着温度升高,硬度值增加。在温度750℃、压铸力140MPa时,硬度值最大,为96.2HV。说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和压铸力增大,合金硬度值增大。

XRD分析该合金主要的相组成物为α(Al)和Mg2Si,α(Al)为基体组织,Mg2Si为强化相。

压铸温度650℃,从不同压铸力下合金的铸态组织可以看出,α(Al)晶粒比较大,并且还有很多粗大的Mg2Si,通常会使合金变脆,所以抗拉性能最差。随压铸力增加,α(Al)和Mg2Si晶粒有明显细化,不过Mg2Si分布比较密集,当Mg2Si分布较稀疏时,试样抗拉强度最高,但α(Al)晶粒稍大,所以伸长率和硬度较低。

压铸温度700℃,从不同压铸力下合金的铸态组织可以看出,100MPa的试样较60MPa试样中Mg2Si分布稀疏,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较大,140MPa的试样很明显,晶粒比较粗大,力学性能最差。

压铸温度750℃,从不同压铸力下合金的铸态组织可以看出,60MPa试样中Mg2Si的含量较少,合金抗拉强度很低,140MPa下试样的力学性能最好。

通过对比发现,60MPa下、压铸温度为700℃时合金性能最好;100MPa下、700℃压铸温度下试样性能最佳;140MPa下、700℃试样中α(Al)晶粒粗大,750℃试样中Mg2Si分散性较好,基体组织细小,所以750℃的试样性能最好。

观察断口SEM图可以看出,试样存在气孔,气孔产生原因:一些熔炼工具没有清洁完全,压铸的时间可能过长等。缩松和缩孔产生的原因: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值大于固态收缩值。这些缺陷通常都会对合金造成负面影响,降低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

试样宏观断口可以看出断裂处均未发生明显的颈缩现象,可判断为脆性断裂。

第一组压铸温度为650℃,随着压铸力(60MPa、100MPa、140MPa)增加,很明显撕裂棱线条逐渐变得细小,而且韧窝数量增加,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有显著提高。

第二组压铸温度为700℃,随着压铸力(60MPa、100MPa、140MPa)增加,合金试样拉伸断口形貌有所变化,韧窝数量明显增多,韧窝直径变小且深度较大,准解离面变得细小,在断口的韧窝底部存在引起裂纹源的夹杂物或第二相粒子,这说明断口韧性断裂比例明显增大,试样断口由韧窝特征向混合断口转化。

第三组压铸温度为750℃,随着压铸力(60MPa、100MPa、140MPa)增加。扫描电镜图中存在的放大的缩松或缩孔。呈典型的准解离断口与沿晶韧窝断口混合的复杂断口,表面有大量的短而弯曲的撕裂棱,并且晶界上还有大量小韧窝。

合金的拉伸断口都是以准解离断裂为主的脆性断裂,准解离是介于解离断裂和韧窝断裂之间的一种过渡断裂的形式。准解离裂纹源是在晶粒内部的空洞、夹杂物、硬质点,同时还存在着局部的沿晶断裂,表现为细小撕裂棱及韧窝的混合断裂特征。

在扫描电镜下看到一连串白色颗粒状的物质,在图中发现有氧和碳,说明这些是氧化物夹杂。基体中夹杂物影响铝镁合金试样断裂的过程可以这样描述:当试样受到拉伸力时,裂纹前缘的地方产生严重的集中应力,当拉应力开始超过屈服强度时,裂纹尖端附近首先发生了塑性变形,形成一个塑性区,导致应力松弛,裂纹尖端钝化。随着塑性区的扩大,裂纹前端的夹杂物进入塑性区。由于夹杂物与基体间的结合力相对比较弱,然而在拉伸应力的作用下,夹杂物与基体分离,形成最初的微孔。继续增大载荷,裂纹尖端与微孔之间的内颈缩加剧,使裂纹尖端和微孔迅速聚合,裂纹开始向前扩展。因此,夹杂物有利于初始微孔的形成,并且对裂纹的扩展有较大影响。

3 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压铸温度和压铸力对铝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基于不同的压铸温度和压铸力对组织产生的不同效果,采用显微镜、硬度计、电子万能试验机、扫描电镜以及XRD衍射仪对其组织、硬度和抗拉强度、相组成物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压铸温度为650℃时,随着压铸力的增大,合金的组织中α(Al)晶粒变得细小,同时Mg2Si的分布也变的较为稀疏;在700℃时,随着压铸力增大,α(Al)晶粒先变得较细,而后又变得粗大,Mg2Si没有明显的变化;在750℃时,随着压铸力增大,α(Al)晶粒变化不大,Mg2Si的分布逐渐变得稀疏;(2)铝镁合金的硬度在同一压铸力下,随着压铸温度的升高,硬度值增加。而在同一压铸温度下,随着压铸力的增加,硬度值变化没有规律。在压铸温度为750℃和压铸力为140MPa时,硬度值最大为96.2HV;(3)压铸温度为700℃、压铸力为100MPa时,试样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最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66MPa、197MPa和4%。在同一压铸力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不呈线性变化。

参考文献

[1] 袁晓光.实用压铸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 张金山.金属液态成型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张超(1986-),男,江苏人,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铜及铜合金;沈玲峰(1978-),男,江苏人,张家港市宏基铝业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高强铝合金。

(责任编辑:秦逊玉)endprint

猜你喜欢
韧窝伸长率断口
试样尺寸对低合金钢断后伸长率的影响研究
42CrMo4钢断口蓝化效果的影响因素
126 kV三断口串联真空断路器电容和断口分压的量化研究
AA6063 铝合金韧性断裂断口分析
Microstructure and crystallographic evolution of ruthenium powder during biaxial vacuum hot press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纯铁在大应变速率范围内的变形和断裂行为
A7N01S-T5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头低温韧性研究
轧后热处理工艺对Gr.5钛合金棒材断口形貌及组织的影响研究
DC03冷轧钢板断后伸长率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其不确定度评定
Oliver伸长率换算公式在X80管线钢中的适用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