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语文微课设计的内容选取

2015-08-12 01:39张庆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知识点微课目标

文/张庆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征

微课是指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是微课的最显着的特征,也是区别与其它课程的最本质的特征,所以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微”原则。“微”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积小,即资源容量小,一般不超过几十兆,可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和资源共享,这种便利性是微课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二是时间短,其设计时长应该自5-8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下适合使用,不管是在等候,还是在休息,学生就可以抽时间学习;三是指选题小,选取的内容是针对教学中某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等或是专题、实验活动等进行充分讲解论述,加入适当的趣味性,更有利于提高微课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语文微课教学设计的内容选择

微课设计的最大意义在于支持学习或者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考虑那些因素是影响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教学设计我们要对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等分析,同样,在进行微课教学设计时,我们也不能忽略这些因素,只是不同的是,在分析这些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某个知识点达到一个目标,与传统教学相比,针对性较强,目标单一。

1、教学目标的分析

语文教学目标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内容,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等。学生在语文课的学习过程中,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无形之中得以调整、提升。

2、教学内容分析

我校高职目前使用凤凰职教版语文教材,它以单元为结构,其中阅读与欣赏单元有四篇左右课文,分为必读和自读两个部分。表达与交流分为口语交际与写作,最后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各个单元内的课文均围绕一个主题按照顺序排列,与学生认知深化的顺序同步。

3、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校15级高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一般处于15-16岁之间,他们的心理发展和思维变化非常活跃,思想不容易集中,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大部分刚入学的高职新生的学习学习意识淡薄,为此,语文学科针对高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各项智力因素,教师设计多元化的微课,通过观看短小精悍的微视频,调动学生多感官,强化微课刺激,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微课教学手段的采用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微课的表现形似决定了其教学不能以大篇幅的发挥,需要细细分解,详细说明的手段去实现高效课堂,因此,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是取决于该微课能否顺利实施的主要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探讨因素,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职语文微课设计的内容选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选取重要知识点

微课的内容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选题很重要。制作语文微课首先要学会选取典型的、示范性的教学资料,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选取教学中某一知识点 (重点、难点等)或专题亦或是小故事、小策略等作为选择对象;其次,微课的各部分的衔接对于学生的知识过渡也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因此各部分之间应有确切的逻辑联系,跨度不应太大,相应的各部分之间可以用文字、图片或动画,表明内容之间的过渡关系,这样学生学得也愉悦轻松;最后要设计相应的切入途径,讲究一定的导入方式。

(2)分析重点,剖析难点

微课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对要达到的目的要求和重点难点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教授鲁迅《祝福》一课,课程内容丰富,要学习的目标很多。经过点化处理形成点目标后,一个微课只针对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种手法、一种活动设计,每个微课5分钟左右就可以观看完毕。微课内容的点式分割,使得知识粒度比较小、知识点单一集中,可以将学习变得简短而轻松,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疲劳度。

(3)突破专项知识,拓展训练

凤凰职教版高职语文的学习除了阅读,还有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大量专项知识,这些知识点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高职学生很容易忽略此环节的学习内容,传统课堂上经常出现敷衍老师布置的课后任务现象,若能通过微课设计相应主题内容,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充分讲透某个知识点,从而达到10分钟就能掌握某方面的主题思想或技能的目的。比如设计“我眼中的风景”的微课,教师可配乐由四季之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由此启发学生对“风景”二字的深度思索:除了美丽之实景外,生活中有哪些虚拟之景令你动容?从而引发学生对作文主题进行广泛而有效地选取。看完本段视频,大家课外口头交流,感受生活中一幕幕动人场景带来的心灵震撼力,这样的教学效果可以见得。

近两年,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设计模式和学习方式,可以预见将具有较好的教育应用前景。我校目前也正以微课比赛为切入点,全面掀起一股全新教学改革的浪潮,相信通过微课在今后的实践与推广,定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 [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猜你喜欢
知识点微课目标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