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

2015-08-12 01:39张勤景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先锋模范作用大学生党员长效机制

文/张勤景



构建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

文/张勤景

摘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尺,是党组织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保证。文章分析了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要性,剖析了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现状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长效机制

大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党员队伍中充满活力的群体,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既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需要,也是加强大学生党员自身素质的要求。如何构建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已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各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要性

近年来,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得到了不断增长,但随之而来的“重培养前的教育考察,轻发展后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呈现弱化趋势,这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推力。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党员自身的素质

让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学生党员在学校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意识,有利于将来走上社会后自觉树立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学生党员自觉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有利于自身党性修养的提升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三)有助于推动学生工作党支部的建设

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既可以给周围的同学树立榜样,又可以端正党风,给党组织注入生机和活力。学生党员积极上进、奋发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会给普通学生传递一种正能量,会无形中影响和带动普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学生工作党支部建设的成效和党组织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二、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党员发展的数量与发展的质量不协调

近年来,高校扩招的现象很普遍,随着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的大学生党员数量也随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呈现了一个大学生党员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快速发展阶段中,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部分掺杂功利因素,发展党员考察标准单一,结构不太合理,发展党员数量增长过快,导致党员发展的数量与发展的质量不协调,从而影响整个大学生党员群体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效果。

(二)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

部分大学生入党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冲在各种工作和活动的第一线,用行动向党组织证明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旦成为预备党员或转为正式党员后就逐步淡化自己的身份,减少与党组织的联系,为班级或院系所做的贡献也随之减少。部分大学生党员过分关注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甚至抱着“无过便是功”的思想,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以致于在群众性社团活动中,学生党组织的声音较为低沉,普通学生甚至看不到学生党员的号召力和党组织的影响力。

(三)入党前的教育与入党后的再教育不和谐

“重入党前的教育,轻发展后的教育”,这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部分党员入党后缺乏继续教育,党员的优越心理在潜滋暗长,党员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不再成为其追求目标,于是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导致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和行动上却和普通学生混同,甚至还不如普通学生。极个别学生党员甚至还出现迟到旷课挂科的现象,组织纪律意识淡薄,更谈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构建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

(一)制定严格的大学生党员发展程序

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体目标,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培养教育、政治审查、集中培训、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支委会审查、支部大会讨论表决等程序,落实联系考察、谈心谈话、思想汇报、公开公示等制度,在每一个环节上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全面推行党员发展“三投票五公示一答辩”制度,即在推优、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三个关键环节引入无记名投票机制;在提交入党申请、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发展对象、接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等五个环节进行公示;在支部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前,一般应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组织不少于三分之一拟转正预备党员参加转正答辩。

(二)建立健全的党员教育培训机制

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注重建立健全的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党员教育培训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上呈现,要善于利用多种平台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可以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开设关于党的专题讲座,加强学生党员对党的了解和提升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可以举行与党有关的各种比赛活动,如征文比赛:“我的中国梦——从点滴做起”;演讲比赛:“先锋在我身边”;歌唱比赛:“为党唱支歌”。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党员志愿服务、党员“三下乡”活动,让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磨砺品性,奉献社会……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方式,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党员的宗旨意识,更能有效地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实效。

(三)构建长效的党员跟踪培养制度

大学生党员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构建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离不开构建长效的党员跟踪培养制度,要根据每个环节的不同特点和要求,

1.新生入校后

( 1)开展新生党员摸查工作

坚持一年一摸查,每年新生开学后要及时开展新生党员摸查工作。重点审查新生党员档案材料,看其入党年龄是否符合规定、入党材料是否完整一致,并通过谈话、交办工作等形式对新生党员进行考察。对入党材料不完整、突击入党的新生党员要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党组织要及时采取妥善方式处理此类问题。

( 2)进行新生入党启蒙教育

对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让新生了解党、认识党,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以及端正入党动机,帮助新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主动提高各方面素质,自觉担负时代重任。同时让新生了解大学生入党的基本条件和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流程,引导新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2.发展为预备党员前

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后,要定期举行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班,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增强学生对党的认识。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联系人制度,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结对帮教等培养制度,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情况,指导和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

3.转为正式党员前

对于学生预备党员,一方面要注重考察他们对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的学习,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地与他们谈话,了解他们对党的理论的学习情况;一方面要注重考察他们在服务同学、服务集体、服务社会方面的表现,是否主动关心同学和帮助同学,是否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是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这些都可以作为预备党员是否能按期转正、评先评优以及民主评议党员综合情况的重要依据。

4、成为正式党员后

大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理应在大学生群体中起到引领和表率的作用,要采取多种措施实现对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可以引导和推荐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干部,让学生党员走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增强党员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可以实行党员考评管理和述职机制,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学生党员的纪律性和责任感。可以组织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志愿服务,让学生党员走进社会,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提高党性修养。

参考文献:

[1]李雨虹.创先争优我做起党员先锋在行动[D].重庆工商职业学院,2010.

[2]陈立娥.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质量的研究探析[J].社科纵横,2011 ( 9).

作者简介:张勤景( 1986-),女,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经济法、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 2015) 09-0176-02

猜你喜欢
先锋模范作用大学生党员长效机制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新形势下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