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的困境与策略

2015-08-12 01:39肖正红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培养策略

文/肖正红



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的困境与策略

文/肖正红

摘要: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地区建设一直落后于东部地区,尤其在教育方面,西部整体教育情况不容乐观,而西部农村的教育情况就格外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的困境中。在师资方面,教师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极大影响着当地农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本文就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的困境和产生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师资问题;培养策略

我国的西部地区是行政区划上位于国土西部的地区,一共包含了12个省、市、自治区,分别是陕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西藏。西部地区是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的,相比东部地区,我国西部地区除了个别主要城市之外,大部分地区尤其农村地区的发展一直处在落后一步的状态,在经济上发展的落后直接制约了西部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教育是树人大计,当前,我国政府对西部农村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已经在相关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物力,来尽量先改善其教育情况,尤其是在校舍和校内硬件设备方面先进行改善,但是,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方面师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一、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的困境

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情况一直处在一种低级循环的状态,也就是落后的教学配备、落后的教学资源以及落后的教学水平,有些情况下,即便是有一定的教学硬件配备,但依然缺少优秀的教师资源。具体的师资困境表现如下:

1、教师数量明显不足。这是西部农村普遍存在的师资问题,经常是一个老师带多门课程,或者是一名教师带多个班级,更有甚者,一个小学只有一名老师,由于缺少教师,很多农村学校只能招收一二年级的学生,想要上高年级就得去更远的乡镇上去上学,或者几个年级的学生混在一起上课,直接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西部农村教师的结构方面普遍存在着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地域分布结构的不合理、英语教师不足的现象。在年龄结构方面,年轻教师少,即使有一些年轻教师,也处在不太稳定的工作状态,大部分希望能够换更好地工作。在职教师大部分都是本地出生的年龄较大的老师。在职称结构方面,西部农村教师队伍中高级教师所占比例小,大部分都是初级职称的教师,高级职称分配名额少,直接影响了教师努力工作、辛勤钻研的积极性。在学科结构方面,西部农村地区以语文和数学作为主要科目,而像英语、美术、音乐、计算机、思想品德等科目由于教师的不足,常常由语文或数学老师兼任,或者是形同虚设。

3、教师教学综合水平不高。由于西部农村地区的教师整体学历水平较低、存在着很多非专业教师,比如一名老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语文老师,但是还需要兼任数学、英语等课程,这样的教学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另外有不少教师是中专、大专毕业,而真正大学毕业的教师不多,导致整体的教学水平不高。

二、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的困境原因分析

1、教育资金和投入不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产生了实际的财政困难,财政资金的不足必然会导致分配到教育方面的资金不足,也就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建设,而与此同时,教师待遇方面的不足也直接影响了教师是否愿意到西部农村工作。

2、编制上的不合理。西部农村地区很多老师的代课教师,没有编制,拿着低廉的工资来工作,而编制岗位却无人问津,没有编制的代课教师也容易因为待遇问题离开教师岗位。

三、提升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的策略

教师是农村地区教育提升的主要资源,是关系西部农村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资源。从当前的问题来看,解决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方面的策略主要可从以下四点着手:

1、国家应从政策上向西部农村教育倾斜,加大对西部农村教育的投入。教育的资金投入是解决西部农村师资困境的主要举措,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直接影响着西部农村教师的生活,鉴于西部农村地区条件艰苦,为了能够留住更多优秀教师,国家应给予西部农村教师相应的补助,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上的难题,保证教师能够得到相对较好的待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师资难的问题。

2、对现有的师资进行整编和培训。对于西部农村各省市地区的教师进行统一整编,解决非编制教师的编制问题,提高教师待遇,对于编制空缺岗位,可以采取措施进行社会招聘。同时对现有的农村教师进行培训,来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当地师专院校毕业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编制分配,鼓励学生回到家乡从事教学工作,这一方面解决了教师的流失问题,又解决了很多地区双语教师不足的问题。

3、建立城乡中小学教师轮岗制度或者对口支援体系。在西部地区,城镇和农村支教的教学差距也比较大,因此,为了提高当地农村地区的教学水平,可以形成城镇支持农村的教学形式,让城镇学校的教师定期轮岗来帮助补充农村地区的教学师资,或者是到农村学校对当地的教师进行培训,来尽量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辅助以对口支援体系,组织一支志愿队伍,由志愿教师定期到支援学校来实施任教。

4、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进行支教。当前,大学生支教项目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到西部支教,有一些相应的鼓励政策,可以让大学生无后顾之忧,在支教前,要综合考虑大学生的学习科目以及家乡情况,还要多听从大学生自己的意见,不能盲目进行规定式的安排,当然,大学生支教还应考虑到大学生的身体状况。

四、小结

我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薄弱是一个存在了多年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对于西部地区的教育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西部地区农村师资的困境依然存在,国家和相关省市还应继续加大教育方面的关注和投入,建立一支完善的、强大的西部教育师资队伍。

(作者单位:甘肃省静宁县原安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森.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革新.2009 ( 08)

[2]胡勇.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3 ( 04)

[3]周麟.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困难与对策[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 ( 19)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 2015) 09-0210-01

猜你喜欢
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培养策略
以法治提高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实效
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