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语文课堂研究

2015-08-12 18:30刘晓燕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

刘晓燕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2011年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其中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这种学习方式的积极倡导,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课堂也应运而生。本课题主要是通过对“自主、合作、探究”语文课堂开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实施应该做到的各个方面等展开分析,从而对“自主、合作、探究”语文课堂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关键词: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024-01

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十分注重知识和人才的时代,我们的知识和人才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课堂。而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自主、合作、探究”语文课堂的开展意义深远。然而,在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中国,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经受住更大的考验。

一、“自主、合作、探究”语文课堂开展的现状分析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时机把握不到位;学生合作的形式不科学;学生间合作的分工不明确;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不充足;教师对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指导有限……于是,让一线教师们满怀期待的教学模式却渐渐地成了他们教学中的壁垒。

二、“自主、合作、探究”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教师探究问题的设计不符合学生学情。一个符合学生学情的探究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探究问题,必须要对学生的学情有一个宏观的把握。②在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明显不足。“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它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有更高的要求。③教师没有协调好课堂生成与课堂预设之间的关系。教师上课前会对课堂教学有一个预设,在课堂上却有新的东西生成。然而,很多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的关系。④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能力有待提高。有的年轻教师在执教《居里夫人》这篇课文的时候竟把她的爱情作了讲课的重点,还让学生展开相关讨论。这样的教学,不管学生们怎样地展开探究,终究是学不到什么实质性的知识的。⑤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评价方面不到位、不准确、不及时。

(2)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学生自身不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他们仍习惯性地接受知识,使得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②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存在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光明磊落”地玩耍的现象。传统的课堂,教师会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课堂以后,许多学生都没有形成参与的意识,他们只是在学生群中“表演式地参与”。

2、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教师方面的原因

①教师自身素质方面还有待提高。“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程度上的差异,已经习惯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们缺少“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需要的相关素质。②教师驾驭课堂的技巧和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自主、合作、探究”语文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功不可没。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课堂驾驭的技巧和能力。③教师的教学观念方面是仍然相对落后。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推进,各种新的教学观念层出不穷,作为一线教师,必须要时刻保持自己的教学观念先进,紧跟时代潮流。

(2)学生方面的原因

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不足,缺少自主学习的意识。传统课堂影响下,学生只是听老师讲,自己根本不自己主动学习,逐渐失去自主学习的意识。②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普遍薄弱。学生的意识还是停留在传统课堂,他们仍然是为着自己的分数而学习。关于合作,他们的认识很少甚至没有,对于问题的探究也很少深入,只是浅尝辄止。

三、“自主、合作、探究”语文课堂实施应做到的各个方面

1.教师方面应该采取的策略包括

①教师要转变观念,始终坚持“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教师要督促自己与时俱进、要转变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多接受一些新的教学方法。②教师要与时俱进的提高自己的素养,提升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平时积累教学经验、多看关于教学的理论书籍,让自己能够在课堂上收放自如。③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要学会教学反思。教师通过反思,能够知道哪里做得好、哪里还有不足,能够尽可能大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④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评价学生的机制。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氛围最大程度地靠近“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氛围。

2.学生应该采取的对策

①学生要真正变自己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首先,学生应该改变自己“上课就是老师讲课”的心态,要树立“课堂是学生的”观念;其次,在实际行动方面,平时多参加课堂讨论,多融入课堂教学。②学生要善于在课堂上体味参与的快乐、合作的价值以及成功的喜悦。学生将自己真正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之后,就会很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融入课堂。③学生要学会理解老师、热爱老师。学生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不要对老师存在什么偏见。其实老师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不可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好,我们应该理解老师、热爱老师。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秋华.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语文学刊.2010(22).

[2]闫红梅.初中生合作学习适应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

[3]潘永庆.理想课堂的42个问题与对策[M].青岛出版社,2008.

[4]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钱 珏.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探讨[D].上海师范大学.2008.

[7]孟庆男.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论自主性课堂的建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
新课程理念下对“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几点认识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高中诗词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