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评价问题研究

2015-08-12 18:32夏红娟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多元评价评价体系教学评价

夏红娟

摘 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价值追求。文章首先对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概念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指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不足造成的两大后果:学生语文学习出现“马太效应”和教师语文教学出现“首因效应”。在此基础上,文章对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误区进行探讨,研究显示:评价标准绝对化、评价方式固态化、评价主体单一化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三大主要误区;结合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实际,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评价;评价体系;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029-01

一、前言

众所周知,评价是对某个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高中语文教学评价就是基于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运用相关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对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高中语文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引导学生学习、规范教师教学、推动教学进步的有力杠杠,全面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评价存在误区和不足,导致两大不良后果:在学生层面,语文学习出现“马太效应”,即语文基础好的学生语文学习越来越好,语文基础差的学习语文学习越来越差;在教师层面,语文教学出现“首因效应”,即高中语文教师总会倾向于追求学生考试成绩优异,以期获取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学生学习的“马太效应”抑制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教学的“首因效应”违背了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初衷。因此,剖析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误区,探求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优化策略,对有效改进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误区及优化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该遵循全面性、科学性、可行性、发展性以及符合语文学科特色等原则。文章本部分将对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三大误区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得优化策略。

(一)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误区

1.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标准绝对化。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具有实用性、生活化以及人文性等特征,其教学内容复杂多变,教学内容往往具有较强的跳跃性和发散性。当前,大多数中学对不同学科的教学评价均采用同一种评价方法,这过分强调了学科的共性,而忽略各学科的个性化特征。与此同时,在高考成绩论成败的高中教学中,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核心标准,这与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相违背。除此之外,语文教学的评价标准往往由上级文件、学校领导层以及学科组长决定,通常一线的语文教学老师并不能参与标准的制定,标准不会随着语文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2.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固态化。在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许多中学的语文教学评价没有长期的整体性规划,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明确,学生的语文期末考试成为教学评价的隐形方式。但由于学生语文基础的差异性,成绩并未能真正反映出教学的效果。一般来说,大部分中学的语文教学评价多采用领导课堂听课和学生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前者只对某节语文课进行打分,而不参与具体的评课,使得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流于形式;后者只对语文老师进行被动打分,调查问卷表常年不变,且调查结果最终也未能完全反馈到具体的语文教学当中去。

3.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主体单一化。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中,教育部门领导、校领导、语文教学专家、学科组领导以及同行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与大学经常将学生的综合评价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中不同,高中语文教师的自评和学生的综评很少被纳入到具体的教学评价体系。毫无疑义,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主体的单一化使得最具有发言权的两大评价主体被排除在教学评价体系之外,这极大的抑制了教学评价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二)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优化策略

1.立足语文学科特色,优化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标准。语文教学具有极强的人文性,教学内容有可量化部分和非可量化部分,对于不可量化部分,要采取定性的教学评价方法,如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科学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育。与此同时,既要考察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注重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词汇阐释能力、技巧创新能力以及观点质疑批判能力的评价,真正将语文教学评价与语文的学科性质和特点相结合。

2.拓宽教学评价链条,完善语文教学评价方式。语文教学数学、物理等学科,其教学效果很难立竿见影的表现出来,而是一个长期的积累性过程。因此,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评价要分阶段、划重点、看效果,要将语文教学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其中:以诊断性评价为基础,以形成性评价为重点,以总结性评价为补充。通过不断拓宽教学评价的链条,增加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深度与宽度,进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纳入语文师生自评,丰富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主体。教师和学生作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两大核心主体,在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中应有一席之地。通过将语文老师的自评纳入到评价体系中,促使高中语文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目的进行反思,继而提高自身的语文教学改革意识,最终丰富高中语文教学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将高中学生的自评纳入到评价体系中,转变学生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被动性地位,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自身语文学习的效率。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万伟,秦德林,吴永军.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严婧.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化[J].科学教育,2007,(01).

[3]赖俊明.新课程背景下适应高中课程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31).

[4]赵尔杨,孟琰,王姗.“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估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

[5]汪潮.论语文教学评价的体系和理念[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6]张玉新.高中语文教育评价概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03).

[7]孙田宇.浅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评价[J].双语学习,2007,(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元评价评价体系教学评价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