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救赎——《东镇女巫》的宗教化女权研究

2015-08-15 00:50靳相茹杨一哲
电影评介 2015年15期
关键词:普代克亚历山德拉利尔

靳相茹 杨一哲

1987年的影片《东镇女巫》,又名《紫屋魔恋》《冤鬼捉伊人》或《伊斯特威客镇的女巫》,深受观众喜爱。电影改编自美国著名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同名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和幽默巧妙融合,深刻地反映了美国社会的现状和文化危机,也体现了作者深深的人文关怀。

电影主要讲述一个死气沉沉的新英格兰小镇上的三个职业女性,雕刻家亚历山德拉、专栏作家苏克和音乐家简的故事。她们都是标准的女性主义者——具有非凡的创造性、独立能力和强烈的自我意识,能将自己的丈夫玩弄于股掌之间。她们同命相连,相互依靠,认为完全可以脱离男人而生活。影片开始时,她们都已经或者马上就要离婚,离弃丈夫或被离弃。然而她们的融洽关系和稳定生活伴随着一个神秘男人达利尔·范·霍恩(horny little devil,Daryl Van Horne)的出现而发生微妙变化。电影主要反映了当代美国人面临宗教信仰危机、寻求新的信仰的探索过程。然而故事讲述了人类或社会仅仅将性爱作为生活的目的或目标,认为性爱是欲望的乌托邦,精神的皈依之所,这其实是行不通的。最终三个主人公又发现艺术才是通往彼岸的桥梁,它既能承载人们精神的寄托又能满足物质的需要。作者厄普代克也确实认为艺术可以替代人们的宗教信仰和身体的欲望需求而作为人存在的价值。电影集中体现了现代人寻找自由和自我的途径既不是信奉宗教,也不是沉迷性爱,而是追求艺术。厄普代克认为追求艺术是通往自由的救赎之路。

一、影片的主题研究

电影随着情节的推进,三位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了从枯燥到充满激情最后到平静的变化,清晰而又深刻地体现了影片的主题,再现了当今美国真实现状,体现了导演和作者深刻的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一)宗教的衰落

在美国如果不算家庭和教会,那么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就是小镇,所以小镇生活就是新教伦理和清教精神的象征和代表。美国社会的生活和特征就是由小镇和它的宗教塑造的。

电影的背景是美国新英格兰的一个小镇——东镇,小镇生活沉闷,宗教气氛枯燥。在人们心中去教堂做礼拜不再是神圣的大事,而是例行日常行为,有人甚至在教堂鼾声四起。而且雷电不仅一次击中小镇,家长会上的倾盆大雨,这些都体现了宗教影响下的生活沉闷,人们的信仰受到冲击和挑衅。

因此人们不再奉清教的教规教义为圭臬,在枯燥沉闷的生活里,小镇人的婚姻不再神圣。年轻、漂充的少妇亚历山德拉·梅德福德是个雕塑家,她身材姣好、举止大方。她的朋友、苏基·里奇萦德是报社编辑,潇洒动人、热情大方。两人都因为生活沉闷,离弃丈夫,先后离婚而另寻新欢。她们共同的朋友中学教师简·斯波福德举止文雅,她也正遭遇不幸的婚姻生活,并在两个朋友的影响下简也迅速离婚。这三个女性的共同点是对婚姻生活不满,并且走出家庭,寻找自己中意的男人。特别是苏基,她甚至和不同的人生育了6个孩子,三个好朋友每周四晚上聚会,抒发各自抑郁的情怀,从中以求寻求慰籍。

不仅女性对生活感到烦闷,男性中也不乏其人。中学校长沃尔特·内夫表面上为人师表,道貌岸然。在家长会上他只会例行公事,对广大学生家长只会做冗长乏味的演说,因此导致大家在此重要时刻昏昏欲睡。不仅如此,他还在上课时当着学生非礼简,更有甚者,他竟然在学生家长大会上,在大庭广众下对简暗送秋波。这种行为完全漠视严谨的清教禁欲传统。

更重要的是,德拉华州是全美新教教会影响力最大、新教思想最为根深蒂固的地区之一,恰恰在这里发生了范·达利尔的巫师通过巫术勾引女性,破坏小镇生活秩序,人们却无法制止这种行为。一些反感他们行径的居民相继以非常怪异的方式死去,特别是珍尼的古怪暴亡,使整个小城陷入了无以言表的恐怖中。在他们的罪恶面前,教会的反应却无力异常,这不能说不是对上帝进行了无情的嘲弄和攻击。

对于小镇的居民来讲,对上帝的信仰正在消失。但是世俗化的教会不能给失去信仰而感到苦闷、空虚和彷徨的美国人提供任何有效的指引和帮助。人们将救赎信仰的出路转向性爱。

(二)性爱的迷惘

对于亚历山德拉、简和苏基来讲,性爱是打破枯燥生活的法宝,是信仰,甚至具有了拯救人类信仰的力量。她们试图通过身体欲望的追求和满足获得自我存在的意义。

雷电交鸣的雨夜,陌生男子达里尔·范·霍恩和他高大的男仆乘着豪华奔驰来到小镇,并高价买下镇上最古老的伦诺克斯大屋。他的到来,让费利西娅却莫明其妙地被苏基突然推落滚下楼梯,摔断了腿。费西莉亚是报社老板的妻子,行为体面但内心也对自由充满着无限向往。达利尔的到来让她怦然心动,无法自已。

达利尔代表了性爱,他诱惑了亚历山德拉、简和苏基。自从达利尔到来,亚历山德拉被这位神秘男子的出现扰得心神不宁,无心继续雕塑,便独自去郊区。在伦偌克斯大屋无意也是有意遇到达里尔。达利尔成功的捕获了亚历山德拉。亚历山德拉非常清楚恶魔的真实面目,而且面对勾引自己的恶魔例数其无耻。但是恶魔一语道破了亚历山德拉压抑但是孤独、渴望真爱的真实状况,指出她在家所做的工作都是无聊无意义的。他迎合了亚历山德拉希望摆托这种呆板而毫无生气的生活的心愿,并直截了当告诉亚历山德拉,说她“感觉爱,需要爱”。被完全读透心语的亚历山德拉因此束手就擒,接受了恶魔达利尔的诱惑。被恶魔占有的亚历山德拉犹如小女孩儿从此青春焕发。

简也随之被恶魔俘虏。简是音乐教师,也是小镇闻名的大提琴演奏家,她总为自己琴艺无法进步而苦恼。正在这时恶魔到来了,他的小提琴演奏充满激情、技法高超,令简惊讶得目瞪口呆,佩服得五体投地。达里尔借机指出简演奏上的问题在于扼杀了激情,应该让其充分发泄出来。在达里尔的引导下,简放松、自然充满激情地演奏起来,到了演奏的高潮简狂吻着达里尔。简脱下保守的长裙,不穿内衣,还穿上迷你裙,对达利尔更是热情四溢,以“亲爱的”相称。

在这两个好友的带领下,苏基也很快投入达利尔的怀抱,因为他表白自己不在乎苏基的怀孕,他可以为她做一切事。

三个好朋友先后都投入达利尔的怀抱,尽享其乐。然而好景不长,镇上人们对此议论纷纷,甚至嗤之以鼻,这是简和她的朋友们始料未及的。更让她们痛苦的是,因为自己的丑闻,行为体面的费莉西亚付出了生命。费莉西亚感受到了达利尔会给小镇和居民带来危险,因此不断警告人们。因此邪恶的达利尔借助魔法,让费莉西亚在家中发狂,不堪忍受的丈夫失手杀死了她。费莉西亚的死震惊了三位好朋友,她们决意和达利尔决裂。然而达利尔并不肯善罢甘休,他施魔咒让群蛇攻击亚历山德拉,让苏基莫名血流如注,痛苦不堪,让简瞬间青春不再。对于三个好朋友来讲,达利尔不再是自由,而是正如他在简的大门上贴的大大的猩红的“D”代表的恶魔。

因此性爱并没有给三位女巫的命运带来自由,反而因为无所顾忌的追求自由而破坏了自由的本质。达利尔的报复标志着她们在寻找自由时开始自我膨胀、自我放纵,性爱最终带给她们的仍然是空虚迷惘。费莉西亚的离世更是敲响了无节制性爱带来的灾难的警钟。

(三)艺术的救赎

故事中,简及时赶到挽救了好友,三人识破了达利尔的真实面目。为了彻底解决后患之忧,她们假装与达利尔和好,趁达利尔外出时实施驱魔行动,也是在这里艺术的魅力得到最佳展示。

三人找到魔法书,念着咒语,亚历山德拉用蜡制作小人,用达利尔的须发燃烧的灰作为心脏等,制作完成后对达利尔实施魔咒,诅咒他,驱赶他。最后三位好朋友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完成驱魔过程。达利尔在三人齐心协力战斗中灰飞烟灭。三位好朋友也从自身经历的惊恐和痛苦中醒悟过来,她们追求的自由、充实的人生,但是性爱并不能完全承担这项使命。

性爱作为一种人类本能,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与人类如影随形。但是人作为社会的动物,行动不仅仅受到动物的本能欲望支配,还受到社会规范、道德、伦理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无节制的特别是不受道德约束的性爱只会带来欲望的膨胀,其后果是灭亡,是地狱。因此,作为追求人存在的价值和尺度是危险的,只是身体的快感以及人们摆脱了制度束缚后所获得的自由的感觉,不是精神上的解脱和超验追求,更不是人们救赎自我的明灯。

10个月之后,三个不同肤色的小男孩在大屋澡盆里玩耍,在高大男仆菲德尔的帮助下,三位母亲苏基、简、亚历山德拉互相照顾着三个孩子。为了让孩子健康、无忧无虑的成长,三人关掉电视,切断达利尔与这座屋子最后联系,让达利尔的影子彻底消失在大屋。因为无论是苏基,还是亚历山德拉和简,都不愿再见到那个曾诱惑她们、利用她们、伤害他们的魔鬼,也不愿下一代重蹈她们的覆辙。她们希望儿子们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

二、厄普代克的秘密

影片告诉人们,真正作为生活的情感的追求目标的应该是艺术,这也体现了作者的创作观点。厄普代克创作的三个主题宗教、性爱和艺术。厄普代克成长于一个有着浓厚宗教信仰传统的家庭。他本人对神学理论有着强烈的兴趣。其中20世纪的神学家卡尔·巴特的新正统主义神学思想对他影响最大。厄普代克一直关注宗教在美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发展形态以及当代美国人的宗教信仰、宗教表现、宗教危机等问题,因此宗教,作为厄普代克文学创作的主题之一,凝聚着他深沉的历史思考和独特的情感体验,作为一位有意识的表现宗教主题及宗教情怀的作家,他在作品中详尽具体地表现了当代美国现实生活中宗教转化成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民族感情的过程。基督教在他的生活和文学创作中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他认为,宗教作为人们信仰的载体,在当代受政治、消费、经济、战争、文化等等的影响已经不能再履行职责了,美国人特别是中产阶级,对宗教的依赖越来越弱。宗教作为美国文化和文明以及生活价值正在消逝,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约束力越来越小。从社会现实来看,随着宗教的世俗化和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上帝的存在产生了怀疑,传统宗教的根基发生动摇。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宗教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很多人对通过宗教达到灵魂自由的道路产生了质疑,人生的困境依旧,对死亡的忧惧加剧。他秉着他的宗教观,以神性的终极关怀与世俗的人文关怀两大信念为支撑,试图表现人类宗教的发展及前途,为人类找到信仰的旨归。然而宗教正在遭遇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无法秉承救赎的使命。

对于厄普代克来讲,性爱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一种意义,它不仅折射出作家对当代美国的宗教、社会、道德以及婚姻家庭关系的思考,更是承载了作家对于人生及人的生命价值的关怀。对于美国人来讲,性爱的普及标志着美国人的文明、开化、民主,甚至是他们文化、经济、政治高度发达的标志。性爱作为厄普代克作品主题之一,几乎贯穿了他所有的作品。在厄普代克的作品中既有对纯粹性爱的描写也有对两性的社会性别的描述,性爱是追求自由的途径,也是消除死亡恐惧的良方。众所周知,自由是美国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厄普代克笔下的性爱成为了他们追求自由、实现自我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女性,在性爱中她们可以摆脱男性的权威,走出男性的压抑。不仅如此,死亡作为每一个人最终的宿命,在人类内心深处对它有着与生俱来的恐惧,人总是希望能找到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与之对抗,面对这种死亡意识的压迫感,厄普代克把性爱作为的反抗手段。身体成为了天堂,性爱本身成为了通往天堂的道路,性爱中似乎完成了对生命的救赎。在他看来性自由不仅限于生理方面,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生活方面平等的强调。

然而,作为享乐主义的重要内容的性爱,反过来又破坏了保障自由的社会体制。在性爱中追求自由的同时却是对自由的消解。性爱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仅仅是身体的感受,或者动物本能的需求。如果把性爱作为人存在价值的尺度会导致欲望的膨胀,其危险是不言而喻的。中产阶级追求性爱自由代替宗教救赎,作为获得自由的方式,甚至是唯一的选择,这将他们带入了道德的渊薮。时至今日,证明身体作为欲望的乌托邦不能承载自由或存在的终极意义,性爱不能证明人存在的意义。

厄普代克将艺术作为人获得自由、自我的最终出路。性和宗教是人类的两者根本性关注——人的身体和精神的自我奉献。从理想上讲,厄普代克认为灵与肉、欲望与信仰、罪恶与拯救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然而他也清醒地意识到,面对人类无限扩张的欲望,这种宗教的束缚是脆弱的,二者的和谐不堪一击。他认为艺术可以弥补宗教和性爱的缺陷,成为人存在的意义。电影《东镇女巫》集中体现了作家对人类命运的深刻的人文关怀。

影片不仅反映了厄普代克的创作主题,也反映了其创作观特别是女性观。影片的主人公皆为有代表性的中产阶级女性,她们都天真美丽、可爱无私,对爱情的充满理想的渴望,又热爱艺术,尽管有各方面的天赋,最终都离不开家庭,特别是延续生命,抚育下一代。这体现了厄普代克的传统的女性观,女性应该温柔善良,美丽纯洁,以家庭为己任。但是也体现了厄普代克对这种女性的深深同情,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值得留恋的,女性可以勇敢的走出婚姻牢笼,大胆追求爱情。这种充满矛盾的女性观体现了厄普代克对女权主义保守态度。

结语

影片反映了美国社会文化和社会现状和危机。导演乔治·米勒深刻理解了作家的创作理念,将艺术可以代宗教和性爱作为人的价值追求和存在的意义作为电影的主题,也体现了导演对美国中产阶级特别是女性在这个时代的命运的思考,更是反映了导演和作家对信仰、伦理、道德和文化的态度,也反映了美国知识分子对人类命运的深深忧虑。

猜你喜欢
普代克亚历山德拉利尔
从存在主义焦虑到身份意识的转型——从《恐怖分子》看约翰·厄普代克创作主题的时代顺应
厌恶,抑或同情——重读约翰·厄普代克的女性小说
你是哪种职业呢?
《啊,拓荒者!》的积极心理学解读
约翰·厄普代克的宗教观
约翰·厄普代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