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理论溯源

2015-08-15 00:50马丽娣
电影评介 2015年10期
关键词:皮亚杰认知结构建构主义

刘 曲 马丽娣

近年来,传统的教育教学系统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源自美国的翻转课堂教学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并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热议话题。在我国,教育界专家也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对翻转课堂的初步探索与实践,期望能找到其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结合点,实现翻转课堂的本土化,进而发挥其最大的教学促进作用。

一、 翻转课堂的定义与特征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2007年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当时该校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为帮助缺课的学生补习,利用录屏软件将自己的教学课件和讲课声音录制了下来,并上传到了网络,要求学生在家里观看视频,然后将遇到的问题带回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后来,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因此种授课方法和程序与传统的学生上课学习内容,课后复习的方式正好相反,因此被称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实现了学生在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中的时空大逆转。学生的知识传授主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依托于教师制作的视频材料,视频材料要求短小精悍且清晰明确,确保学生在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有效学习时间内进行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学习,帮助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内化过程主要依赖于课堂中老师的介入帮助和同伴互助学习而完成,促进学生小组协作学习能力的提高,并最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翻转课堂的真正意义在于重新构建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观念。

和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体现的主要特征在于:(一)教师角色的转变:翻转课堂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应用的中心,而成为了课堂学习的建构者和推动者。此外,教师还应通过多渠道、多层面的及时反馈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给予恰当的指导。(二)课堂时间的重新分配: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讲授时间被缩减到极限,目的是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去积极探索,完成任务情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协作学习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此外,翻转的形式避免了传统课堂中关于学生任务操练与复习方面的松散性,在高效利用课堂时间的基础之上最大潜力地挖掘了学生的课前预习时间,进而促进了教与学时间的双延长。(三)学生角色的转变:在传统课堂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不想甚至不会去积极主动地调控自己的学习内容或学习量,然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不但要独立完成课前内容的学习,更需要在课堂中与教师和同伴通过互动协作的方式去构建更深层次的知识。由此,学生成为了独立的能掌控自我学习的学习个体。

二、 主要理论框架

翻转课堂依存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从理论渊源上来说,均源于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相关理论,这其中包括源于皮亚杰认知冲突理论的建构主义和协作式学习理论,源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合作式学习,以及源于皮亚杰的体验式学习和学习风格理论等,下面就主要理论进行介绍: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由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属认知心理学的分支。建构主义以图式概念为基础,并认为图式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是人类认知发展的本质属性。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经历同化、顺化和平衡三个过程。同化主要指个体将外部的信息纳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的过程,顺化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信息的刺激而发生相应的调整和改变的过程。因此,同化是个体认知结构数量的改变,而顺化则是个体认知结构在质性上的变化,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化的过程不断地和外部的信息发生交换与碰撞,最终形成新的平衡。因此,个体的认知结构就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发展和提高。

在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之上,后来的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并扩充了建构主义理论,并由此涌现出了不同的派别,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维果斯基提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他强调社会文化背景对学习者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学习是文化参与的过程,因此学习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地依靠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是指导者、监督者和评价者,老师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全程监管和指导,但不能干预其学习。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学习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平衡性,知识具有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和复杂性。在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互动中来,发挥能动性,从而实现自我认知结构的新的平衡。

(二)学习风格理论

根据邓恩(Dunn)夫妇的研究,学习风格理论指“学生集中注意并试图掌握和记住困难的知识和技能时所表现出来的方式,包括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选择、情绪、对集体的需要以及生理的需要”。[1]简言之,学习风格就是学习者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一贯的、稳定的、独特的学习特征,这种特征不会因为环境、社会等周围因素而发生改变。当然,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下,不同的学习者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风格特征。感知学习理论把学习者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视觉型的学习者主要通过视觉的刺激,即观看视频、图片等形式来获取知识。听觉型的学习者主要依靠听和说的方式获取知识,他们更喜欢参加讨论或辩论等学习活动。而对于触觉型的学习者而言,各种体验式学习活动才能最有效地激发其学习热情。

由此可见,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迥异,我们既然不能要求学习者改变学习风格,就应该从课堂活动的设计入手,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学习活动的设置来满足不同风格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翻转课堂无疑在这方面充分改善了传统课堂中呆板的教学活动设置,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1]张瑶.学习风格研究综述[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I):31-33.

猜你喜欢
皮亚杰认知结构建构主义
基于皮亚杰理论的莫高窟文创儿童玩具设计研究
传承智慧经典,不是只为纪念
——《皮亚杰文集》不可不读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走近皮亚杰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