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医师培训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2015-08-15 00:54刘瑞凤
科技视界 2015年13期
关键词:住院医师医学教育专科

刘瑞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510405)

专科医师培训是指在完成大学毕业生医学教育认证之后,在经过认可的培训基地中接受系统、规范的培训,其主要内容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主。以培养出达到扎实掌握某一临床专科(包括普通专科和亚专科)要求的基本知识理论及技能操作的临床专科人才,成为能独立从事某一专科临床医疗工作的专科医师。设定专科医师的准入门槛,建立一套完善的专科医师培训考核制度[1],是我国医疗卫生教育体系发展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专科医师培训现状

专科医师培训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的德国,现已得到全世界医学界赞同和认可[2]。这是顺应医学卫生系统的发展及医学人才的培养而起源,随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需求及社会安定和谐的要求进一步发展。在医疗卫生系统的发展方面,着重于人才培养,优化医疗结构,专科医师培训合理模式一直是世界各国及我国不断探寻的主旨。最早在1921年我国制定专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3];1993年颁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办法》,也逐渐开展大规模的医师培训;2003年卫生部组织研究“建立我国专科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等相关课题;我国政府相当重视专科医师培训,近也不断改革专科医师培训模式。2006年开始试点培训工作;2007年出版《专科医师培训细则》及《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细则》,该细则是由国家卫生部和中国医师协会共同起草的。尽管政府给予高度重视,我国国情限制,专科医师培训尚未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专科医师培训与准入制度,仍处于探索阶段[4]。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临床科室的阻力较大、临床导师选拔标准欠妥、学员对专科医师培训认识不够、没有切实规范实行规培政策等。某些发达国家有较成熟的专科医师培养模式,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国内各科医师培训质量管理体系,从理论素养和临床技能操作能力方面全面切实提高各科医师素质[5]。

2 外国专科医师发展模式

2.1 美国

美国临床医师接受12年基础教育及4年大学教育后,开始接受4年的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授予博士学位,其中2年基础理论教育和2年临床教育。毕业后进行1年的全科培训和3到7年的专科培训后通过全部考试后才可获得医师执照,成为一名专科医师。美国医学生获得执业资格需要通过三部分的考试,分别在医学院二年级和四年级时参加美国医师执照考试 (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USMLE)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考试,第三部分考试的考试依据个人及专业情况可在毕业后1~3年培训期间参加。资格证书的有效期为7~10年,临床医师需要定期参加其专业的继续医学教育,通过资格审核后,再经过考核方可继续获得专科医师资格,这是美国实行再认证制度(Re-certification),美国几乎所有的州都实行行医执照的再认证制度[6]。

2.2 英国

英国的专科医师在高中毕业后即可接受5到6年的医学院校教育,其中2~3年的基础理论教育和3年的临床教育,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然后接受1年的注册前住院医师和6~9年专业培训,培训结束后获得专科医师培训完成证明,即可注册成为专科医师。英国的继续医学教育方式包括学术会议、医学新进展讲座、远程教学、大学或学院组织强化课程等,英国的继续医学教育是非强制性的,政府每年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给予一定的奖励。英国有逐步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并与专科医师资格再认定相结合的趋势。

2.3 德国

德国的专科医师在高中毕业后即可接受6年的医学院校教育,其中3年的基础理论教育和3年的临床教育,在这6年医学院校教育期间要通过3各阶段的医师资格考试,然后接受1年半的注册前住院医师培训,培训结束后通过考试方可注册成为专科医师。德国的专科医师培训制度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7]。

3 我国专科医师培训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由上可知,外国发达国家的专科医师培训时间均较长,一般在2~3年的理论知识学习后再接受4年半到13年的临床培训,并通过多个阶段的考核后方可成为专科医师,我国是在高中毕业后接受5年医学院校教育,其中4年理论学习和1年临床教育,然后临床工作1年后科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院校毕业后临床培训时间不定,依据医学生工作单位规定进行,一般2~5年,目前开始强制性推行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具体暂未实施。与国外相比,我国在院校理论知识教育方面时间较长,临床培训方面较短。介于我国目前专科医师培训模式及管理体存在的一些弊端,我们从外国借鉴相关经验,摒弃盲目照搬的方式,结合我国国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我国未来的专科医师培训发展趋势。

3.1 适当缩短院校理论学习时间:我国目前院校理论学习时间为4~5年,而外国学习时间一般为2~3年,尽管医学相关科目较多,理论内容繁重,但单纯理论学习,很难与临床有效地结合起来,选择性学习最基础的理论知识,接近临床工作的科目,如内科学、诊断学、急诊学等,可在临床工作中自学或小课授课,与临床结合可以更好的培养临床思维及理论知识的记忆。

3.2 延长临床培训时间:临床病种复杂多变,以为优秀的医师势必是要经过长期的临床经验积累的,为全面提高专科医师的综合素质,应延长临床培训时间。只有政府强制性加强临床培训,并提供条件,将医学生安排入大型医院培训,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医学生理论素养及临床操作能力。

3.3 严格执行准入及准出制度:主要是加强临床技能及理论知识考核,如定期考核、不定时临床技能考核、严格执业医师资格证考试等,通过考核予培训医师临床学习压力,避免得过且过,学习放松警惕、懒散等,在进入专科医师培训前严格筛选进入培训的医师,可以考试形式筛选。另外应严格筛选培训医院及临床导师,选择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作为临床导师。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3.4 加强财政方面的支持:在成为专科医师之前,经过长时间的学校生活及长期临床培训,已到而立之年,承担着家庭责任,经济压力大,因此政府应加强财政补贴,保证培训医生及家庭生活,这样吸引更多的学生学医,以便筛选更加优秀的人才。在培训基础设施方面也要加强财政投入。

3.5 加强人文关怀:临床工作繁复,病人情况变化不定,随时有突发情况发生,再加上定期不定期考核,培训医师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政府及医院应加强人文关怀,关注培训医师心理健康,随时疏导,不定时举办娱乐或交流活动等。

3.6 强制性继续医学教育:专科考核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后,专科医师仍需要继续参加医学教育,其形式可以是学术讲座、技能培训班、高等院校授课等,医师之间通过交流各自临床体会及经验以不断提高自我,了解最新的医学发展动态,学习最新的临床操作技能等。

我国的专科医师培训发展模式顺应我国的基本国情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逐渐认识到加强专科医师培训的重要性,也在逐步实施改革,相信不就的将来,我国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会更加完善健全。

[1]邱东民,张婷,朱洪斌.加大青年医师的专科化培训力度[J].淮海医药,2004,22(4):164-165.

[2]Core Committee,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 sinmedical education[J].MedTeach,2002,24(2):130-135.

[3]朱滨海,虞海平,赵沛,等.加强住院医师培训做好与专科医师培训衔接工作[J].中国医院,2002,24(2):130-135.

[4]苏勃.专科医师实行培训制度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94-95..

[5]杨其昌.台北荣民总医院病理科住院医师培训和质量管理简介[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2,41(1):68-69.

[6]田玲,李冬梅,梁晓捷.国外医师制度及培养过程[J].国外医学情报,2005,26(7):29-32.

[7]贝文,李力达,胡善联.国外及港台地区专科医师制度的实践与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5(6):283-285.

猜你喜欢
住院医师医学教育专科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住院医师党支部的建立实践与思考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