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8-15 00:51孙万福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9期
关键词:国学文言文素质

◆孙万福

(吉林省大安市临江小学)

一、国学的概念

关于国学的概念,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有较全面的论述,他认为,国学可以理解为是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是指关于传统思想文化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让小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步提高自身的国学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继承并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二、小学语文国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20 年的探索和发展,小学阶段国学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问题不断显现,严重制约着小学阶段国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对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国学教育是人的心灵教育,是最有价值的教育,是健全人格、培养情操、塑造品德、铸造精神的教育,国学教育要从娃娃开始,然而,在实践中,小学对开展国学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未能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2.缺乏统一规范的教材

通过对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国学内容占教材比例10%左右,其中古诗占大部分,诗歌、文言文等占的比重较少,同时国学教育程序及教材选择混乱,缺乏科学性,在国学教育程序及内容的选择上最大的问题是随机、随意,认识不到这些文化经典在内在学理上的先后衔接和融会贯通,未能进行长远规划,学生学习内容的缺少系统性和连续性,导致国学教育未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3.教学形式单一

传统语文教学往往采取听-学的方式,填鸭式教学,学生上课听讲,下课复习背诵,考核的标准就是熟记和考试的高分数,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利于国学教育开展的,国学教育更多的属于情商教育,亲身参与和感悟更重要,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加深学生们对国学蕴含内容的理解。

4.教师国学素质存在差异

国学课程的讲授,对教师具有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较强的国学修养,还应具有灵活的授课技巧。有的教师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忽视理解,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导致国学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小学语文国学教育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1.充分认识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正确引导学校开展国学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一定的鼓励和倾斜政策,为国学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将国学教育正式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学校要提高对国学教育的认识。学校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载体,小学教师特别是校长,要充分认识到在小学进行国学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意思的战略工程,将国学教育与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是每个小学教育参与者所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最后,家长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参与者,也要充分认识国学教育对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国学教育正是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2.制定统一规范的国学教育标准教材

第一,制定统一规范的国学教育标准。国学教育标准是各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依据,对正确开展国学教育以及制定标准教材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第二,集中专业人士制定国学教育教材。教育主管部门应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国学大师、一线教师、教育、研究等相关人员组成教材编写组,集中力量开展教材的编写工作,选取即符合时代特征、又能体现经典文化的国学内容,纳入教材,并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用以指导各学校国学教育有序开展。

第三,适当增加文言文所占比重。所谓文言文是指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书面语言,是涵养个体生命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主要载体。当前教材,文言文所占篇幅较少,未能使学生从小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由于文言文较难理解,因此,对于文言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情景模拟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体会国学的奥秘。

3.丰富国学教育教学方式

首先,通过故事提高兴趣。讲国学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可以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学习了知识,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通过模拟提升感悟。通过角色互换、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使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加形象和具体,从而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悟。

再次,通过环境营造氛围。在校园通过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国学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提升国学素养。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全校性的国学文艺汇演、作品展出等方式,让学生切实参与其中,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同时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4.培养高素质国学教师队伍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国学教育开展的效果,每个学校急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国学教师队伍。

第一,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国学素质。语文教师是国学教育的主体,在现阶段,提升语文教师的国学素质,是提升国学教学质量最直接的方式,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教师的培训工作,有计划的培训本校的语文教师,提升教师国学素养和国学教学能力。

第二,引进专项人才。通过引进专门的国学教育人才,负责国学课程。专业人才都受到专业、系统的教育,具有较高的国学素养和专业授课能力,通过言传身教,更好的开展国学教育工作。

第三,邀请国学大师举办国学讲堂。每个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具有知名度的国学大师来校开展讲学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的素质,也能使学生们亲身体验大师的国学魅力,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国学的兴趣和动力。

四、结论

国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国学教育日益展现着自身的生机和活力,提升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的质量,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的全面参与,特别是作为国学教育从教者,更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并且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耐心,使国学在小学教育中蓬勃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马琳萍等.现阶段小学国学教育问题举隅及对策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10,(23):188-192.

[2]李卫国.让文言文真正走进小学语文课堂[J].读与写杂志,2014,11(6):181.

猜你喜欢
国学文言文素质
文言文阅读专练
“垂”改成“掉”,好不好?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会背与会默写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