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表达艺术的三宜三忌

2015-08-15 00:51陈洪波龙华仙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9期
关键词:晏子语言表达语文课堂

◆陈洪波 龙华仙

(重庆市酉阳县铜鼓中学;重庆市酉阳县铜鼓中心校)

语文是语言文字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仅要幽默风趣、生动形象、条理清晰、富于启发性,还要注意准确规范、言简意赅。语文课堂上,教师如能处理好教学语言,抓住语言艺术化的特点,就能激活课堂,点燃学习的激情,放飞思维的翅膀,使教学活动充满无限的精彩。让学生在艺术化语言的感召和熏陶下,如沐春雨、如坐春风,进而使课堂变得高效。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表达:宜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忌信口而讲、针对性不强;宜条理清晰、富有启发性,忌东拉西扯、脱离文本;宜言简意赅、规范表达,忌表达不规范、频用口头禅。

一、宜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忌信口开河,针对性不强

根据心理学观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语文课堂富有激情、富有吸引力和高效性,教师就要在“趣”字上下功夫。幽默的语言,开放和包容的课堂气氛,巧妙的设疑解难和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讲解,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导因素。这都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运用语言艺术去感染和激发。所以,教师可紧扣教学目标,利用文本拓展,在一些教学环节中,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话语来调节教学节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重难点的解析。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论语十则》时,在课堂见同学们情绪低落,于是讲述这么一个故事:孔子东游列国的时候,他的学生颜回在煮粥,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这时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眉毛胡子都气吹了,便要教训那位负责煮食的学生颜回。一顿批评,一顿罚站或抄圣贤书十遍,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了。后来,这位学生如此这般的一番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别人不是在偷吃而是在践行老师的思想。孔子也很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听呢?"后来才有了“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这一则千古传颂的经典语言。

一则小故事的插入,在老师幽默语言的讲述下,使学生学习兴趣顿时盎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生知道了本则论语的出处,掌握了《论语》是记录孔子和孔子弟子言行的书籍这个知识点,同时也领悟了孔子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和善于举一反三的思辨精神。这是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性表达的灵活运用所达到的功效。

假如这位教师课前不备课,不挖掘教材,不加强教学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不根据实时学情,不针对性的灵活运用教学机智,肯定很难实现既定教育教学的目标,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二、宜条理清晰、富有启发性;忌东拉西扯,脱离文本

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用听众如临界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而有的教师上课却主次不分,分不清重难点。上课就信口开河,随心所欲、脱离文本乱讲乱说,做了大量的无用功。

一教师欲讲《公输》这篇课文,课堂是这样导入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公输》这课,本文由墨子所写的《墨子》中的一章,课文主要讲墨子如何劝住楚王停止攻打宋的故事。大家知道墨子是一个喜欢行侠仗义的侠客。在《水浒传》中也有许多侠客,如豹子头林冲,呼保义宋江啊等等。这个宋江的外号又叫及时雨,你们从这个外号看,就应当能理解宋江这个人的性格特征。当然他也有心狠手辣的一面,毒死了最忠于他的兄弟黑旋风李逵…”

这位教师由故事情节说到人物,又由人物说道侠客,又由侠客说道梁山好汉,由外号又说道人物性格特征的两面性,东拉西扯,完全脱离了课堂教学的主题。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一塌糊涂。这样的课堂语言怎么能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怎么能肩负起传道授业的重任呢?

三、宜言简意赅、规范表达;忌表达不规范,频用口头禅

语文有一定的语法规则,教师的语言更应当遵循语法规则。特别在教学工具性的知识时就应当言简意赅的表达,或直奔主题,或使用专业术语阐述,或原文复述,不能自己杜撰一些语句,信口开河,把本来简单知识搞复杂化。教师讲得口沫横飞,学生却听得如坠云雾里。

我的一位初中语文老师喜欢说“于是乎”,在讲《晏子使楚》时这样说道:“晏子将使楚;于是乎,楚王决定羞辱晏子;于是乎,楚国君臣就密谋想办法?于是乎,就想出了一个诬陷齐人善盗的办法;于是乎,在接待晏子的酒席上绑一个人,过王而行;于是乎,才有晏子那么一段机智的对话;于是乎……”

本来是简单地概述一下晏子使楚的过程,因为“于是乎”这个语句高频率的出现,加入不规范的语言,就变得啰嗦繁杂,不合符语法规则。像这样的教师的课堂语言,怎么能让学生学会概括故事情节的方法、达到教学目标呢?于是乎,这位老师有了一个“于师傅”的雅号。

总之,教师在教授知识及师生之间双边活动时,“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语言表达的艺术化往往可以为打造高效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表达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学习语言艺术,优化课堂语言表达艺术,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永恒追求的课堂目标。

[1]蒋红玉.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J].金色年华,2009,(4).

[2]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巧全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575.

[3]高洪民,孙华天.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化的多重意义[J].现代语文,2006,(1).

猜你喜欢
晏子语言表达语文课堂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晏子不辱使命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晏子使楚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晏子使楚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