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思路的创新分析

2015-08-15 00:51王俊树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9期
关键词:教具生物多媒体

◆王俊树 李 炜

(山东省郯城县李庄镇沙墩镇中心小学;山东省郯城县第一实验小学)

一、合理组建科学实验小组

合理组建科学实验小组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能够使绩较差的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小组成员的帮助,而成绩较好的学生又可以通过给其他成员讲解不断提高自己。其次,把不同背景的学生编为一组,可以让学生通过在一起讨论共同的问题发展人际间交往的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获得同学们情感的支持,这种支持往往也会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

组建科学实验小组时,每个小组的组员控制在4 个人左右较为合适。在进行分组时,还需要考查每个组员的特点,如果几个内向的同学分在一组,讨论时会出现没有气氛的状况;而几个活泼的同学分在同一组,则出现各自说各自的现象;如果一组中有学生很活跃,其他同学比较内向,合作探究活动就容易成为个别同学的表演秀。教师在分组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因素。例如,有的同学很细心,但是动手能力不够强,有的同学动手能力强,但是不够细致。把这样不同能力特征的同学分在一个合作小组中,让他们在合作过程中相互之间学习和交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而不单单是从课堂管理的角度出发按学生的座位分成小组,科学实验小组的组建要使各小组总体水平保持基本一致。

在组建科学实验小组的过程中,小组内必须有明确的分工,让每一个小组成员对合作探究的成果都负有责任。明确的分工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让小组成员之间相得益彰,提高探究活动的效果。例如,在“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时,小组内成员有同学要负责准备实验材料,火柴、蜡烛、菠菜和广口瓶之类的材料,如果实验材料和用具已经由老师准备好,也需要有同学管理好实验材料和用具;有同学要演示实验,需要动作细致的同学,慢慢地将点燃的蜡烛伸入装有菠菜的广口瓶中;也需要有同学记录实验结果;还需要有同学负责发言交流的,通过发言交流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要使小组内成员都能够得到锻炼。教师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基础上,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避免一些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逃避责任,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承担起自己独立的责任。

二、有选择地使用直观教具

每一种直观教具都有优缺点,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要对其表现效果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有充分考量,并进行有选择地使用。一方面,教师应善于了解各种教具的特性和作用,每一种教具贮存的生物学信息的直观程度是不同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决定哪种教具比其他教具更适合,能够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态度、获取信息的习惯,初中生处在小学教育向高中教育过渡的阶段。初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整个观察活动过程中,不但能够全面深入的进行观察,而且能够发现成年人也容易忽视的问题。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抽象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全面发展。教师有选择的使用直观教育,能够满足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例如,生物标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便于观察。水中的生物,通过标本的形式,可以摆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需要在自然界长期观察的对象,如蝌蚪的发育,用标本的形式就可以让学生马上看到它的全部过程,大大缩短观察时间。生物学中的很多现象在自然状态下是很难观察的,如光合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进行生物学实验,运用必要的仪器、器具或药品,使肉眼不易看到的对象或现象直接或间接呈现出来。模型的使用则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地看清生物体的结构,生物教学中有些对象太小,不容易使学生迅速而清晰地看清楚其结构。模型则能够将这些生物的结构放大很多倍,迅速地使学生获得有关的观念。教师利用清晰明确的直观教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适度地使用多媒体教具

多媒体教学使用投影、幻灯和电视录像进行教学,投影、幻灯和电视录像作为现代化的直观教具,能变抽象为直观,化虚为实,能通过形、声、色来传授教学信息,增大教学容量,使原本微观、抽象、看不到、摸不着的生理过程被转化为宏观、形象、有趣的运动过程,使原本抽象的和学生难以想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形象,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提升了教学质量。例如,在学生学习“植物的生长发育时”,绿色开花植物由种子发育成,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成幼苗,经过生长、发育直至成熟,从而完成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多媒体的使用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观察到这一过程。多媒体教学给生物教学带来了生机,其优势无可否认。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过多的图片使用,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过分专注于图片而忽视了他所承载的知识的学习。再者,教师一味依赖多媒体,长期使用将使得学生对于媒体技术的新鲜感和兴奋度不断下降。因此多媒体助学课件必须主次分明,要能为教学服务,能真正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要做到文字简洁、图片精美,能够使学生利用多媒体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并且在教学运用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地做到讲、看、练有机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教具进行恰当的使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忽略传统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比如,“模拟胸部呼吸运动的实验”这一内容,生物简易装置的使用比多媒体效果更好,这些装置具有动态性,能够使学生看清生物体或者其局部的生命活动及其原理。在这个实验中用玻璃钟罩代表胸廓,气球代表肺,橡皮膜代表膈,这样的简易装置比起多媒体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观察到“膈”位置发生变化时,“肺”的容积发生的变化,增加感性认识。再比如“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这一内容,生物模型的使用比起多媒体效果更好,生物模型具有高度的立体感,能够使学生清晰地看到生物体及其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形态,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人体的骨骼,增强感性认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思路的创新不仅仅只局限于以上三种,它没有一成不变的思路,也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只要是能更大限度地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生物学习能力,那么都是成功的方式。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探究生物课堂教学思路创新的新方法。

[1]何习平,谢爱萍.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13,31(08):202-203.

[2]谷振华.对初中生物科学素质教育的探索.才智,2011,(33):19.

猜你喜欢
教具生物多媒体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第12话 完美生物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