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导学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15-08-15 00:51◆刘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9期
关键词:重难点学案自学

◆刘 丹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城关镇小学)

导学案是近年来国内兴起的一种备课方法和教学程序,在包括小学数学在内的各年级和学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导学案教学,不仅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能够使得师生明确每节课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若导学案应用不当,不仅难以实现高效课堂,还会降低课堂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合理设计导学案,采取一定的措施恰当运用导学案,从而充分发挥其优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导学案的基本应用要求

一般来说,导学案设计和实施基本模式中主要包括出示目标、依案自学、合作交流、成果展示、精讲疑难、知识归纳、拓展延伸、当堂训练、作业布置和课后反思等环节。

出示目标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一般应体现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三个维度的目标,导学案设计的目标应尽可能地详细,以使学生更好地明确目标,同时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每个课时的目标不应超过4 个;依案自学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独立探究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模块,为保证自学的效果,应确保学生在自学前对基础概念、知识及学习目标等有一定的了解;在自学的基础上,对于不懂的内容,可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使学生通过共同的探究的解决较难的问题;完成自学和合作交流学习后,由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展示的内容主要为解题的易错点、关键点、知识学习规律方法、自学和合作学习中的体验、感悟等;根据学生展示的学习成果,教师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重点疑虑、问题等在学生汇报成果的过程中或汇报成果后进行讲解、点拨;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完成导学设计中的知识归纳模块;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的拓展延伸,补充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完成拓展延伸后,在课堂上留出一部分的时间让学生完成导学设计上的练习题;师生共同整理总结课时学习中的重难点、易错点等,可先让学生回忆课时所学的内容,针对自己不足的补充的相关的知识后,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总结,完成课堂教学。除课堂环节外,在学生利用导学案学习前,教师还应布置预习作业,在课堂开始前,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检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以提升教学效率。还应重视的课后反思环节,在课后有意识地对课堂教学中的各环节进行思考,在不断反思过程中积累经验、改进教学,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二、巧设导学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精心设计问题,充分发挥导学案作用

问题是导学案导学功能的重要载体,精心合理的问题设计,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有效开展探究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设计导学案的问题时,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首先设计的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开放性,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如在学习“连加连减应用题”时,在自主探索环节中,设计“购物”的情景:元元和妈妈一起去逛商场,元元看上了一双价格为45 元的鞋子,妈妈看上了一顶价格为50 元的帽子,开好发票后,到柜台付款,妈妈的钱包里共有300 元,想一想,妈妈会怎样付款呢?通过设计与生活情境相关的、开发性的问题,不仅能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还能避免诸如“付款后妈妈还剩下多少钱?”等传统的固定式问题对学生思维的禁锢,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注重细节设计,提高导学案质量

由于年龄小,学生智力发育尚未成熟,自学能力有限,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学能力普遍较低,加之数学本身的特点,重难点的自学有一定的难度,而由于学习中的重难点通常又是关键点,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更应当着重注意课时学习中重难点的细节问题,提高导学案的质量。如在学习“找规律”时,本课时的重点应当是“找”的过程,而不是规律的应用,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导学案时应围绕学生的亲身体验,以免偏离教学重点。如桌子上摆放的小球颜色依次是白、白、紫、紫、绿、绿、红、红……积木的摆放依次是方形、圆形、方形、圆形……用看一看、划一划、摆一摆等方法,找找看有什么规律(如小球的颜色是两个一组,积木单数是方形、双数是圆形等),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寻找到规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运用。

(三)合理把握时机,引导学生讨论探究

在运用导学案时,由于一般会使用固有的模板,如在内容设计中,主要有预习题、探究题、巩固题、拓展题及检测题,由于试题较多,加之小学生好动爱玩,容易使学生在使用导学案时出现急于做题,浅尝辄止的现象,缺乏深入的思考,难以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使导学案难以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因此为尽量避免这一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问题,理解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如导学案中设计的例题为“篮子里有18 个苹果,桌子上有3 个盘子,把苹果平均放在盘子中该怎样放?”,在学生完成这一问题后,进一步出示例题“篮子里有18 个苹果,妈妈又买来了6 个,平均放在6 个盘子中应该怎样放?”“篮子里有18 个苹果,大家吃掉了9 个,剩余的3 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让学生比较出示的例题与原题的区别,引导学生对“加”“减”进行议论,帮助学生理解“总数”“剩余”等概念。

三、结语

导学案着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理念,对于指导学生预习、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其也存在着预设过多、课堂环节多等不足,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注意把握一定的策略,避免导学案运用中的误区,以最大限度发挥其应用作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1]陈红云.我对小学数学“导学案”的一点思考[J].科学大众,2011,(3):86.

[2]陈淑芬.导学案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应用[J].考试周刊,2014,(57):74.

[3]姚晓霞.浅谈小学数学导学案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一代,2013,(9):121.

猜你喜欢
重难点学案自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乡愁导学案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比例尺(一)”导学案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