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导学议练 践行高效课堂

2015-08-15 00:51张建礼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9期
关键词:环节创设生活

张建礼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第一教研中心)

“导学议练”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区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总结与发展,它是“以学生为本,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从“教的课堂”到“学的课堂”的转变,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次革命。它对于建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的课堂结构体系,转移教学重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导学议练”的内涵

1.“导”——是指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一般表现为问题导入、对学生行为认识指导、引导,“导”指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它强调了学生学习的现有基础。

“导”的方式:问题式;情境式(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评价式(在师生、生生的相互评价中,引导提升学生的认识,逐步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生观、道德观。)

存在问题:(1)引导的目的性不明确(教学环节目的不明确),引导指导不到位。(2)指导的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3)引导缺乏渐进性,不是层层深入。

2.“学”——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角色定位是学习者与发展者。

如何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是研究的重点。

学会——学习的效果(要在备课上下功夫。三个读懂: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四个精心:精心开发课程资源;精心取舍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进行作业练习教学)。

会学——学习的方法、能力(高年级要加强对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能力的教学,要求学生建资料袋)。

乐学——学习的过程(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重激励)。

3.“议”——指教学中师生、生生多维互动,平等对话,质疑问难,总结提升的过程。

注意问题:(1)要正确区分好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小组交流。(2)分组技巧(小组成员能力、性别、数量)(3)小组合作交流前,教师的要求要明确。

4.“练”——指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也包括由课堂向外拓展延伸的实践活动。

表现形式:行为甄别;生活历练。

注意问题:(1)加强练的针对性(教师要精心选择活动,注重活动与生活的距离)。(2)注重评价。(3)练的持久性。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在持久的有针对性的练习中形成。

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导”体现了教育者的主动性,主要表现在:制定品德培养计划,活动计划,精心设计活动方案等;在教育者的精心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自学、讨论交流,逐步形成科学的认识观念,然后通过在生活中反复历练,最后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所以“导学议练”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品德学科教学的一般规律。

二、“导学议练”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办法及注意问题

“导学议练”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决定着活动设计的方向及教学的效果;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又体现在活动设计的各个环节中,所以“导学议练”交织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我就以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为线索,讲讲导学议练的操作方法及注意问题。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模式:

围绕生活,谈话引入→活动探究,构建新知→实践活动,检测修正→生活践行,养成习惯。

1.围绕生活,谈话引入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把学生引入到活动主题,减小学生现在思想水平与活动要求的差距,创设优良的活动背景,形成积极的学习状态。主要采取的方法:(1)谈话引入法,教师以学生现有思想状况作为谈话的基础或谈话切入点,沿着学生思维的发展线索,逐步引入到本课活动主题,作好学习的思想准备。(2)情景创设法。教师模拟创设事情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事情之中,作为当事人与老师一起讨论事情(利用媒体创设也可)。(3)观点质疑法。直接抛出一种或多种观点,引发质疑探究。

“导”——强调了以学生现有认知基础为基准,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活动探究,构建新知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探究体验,进而明理,从而建构自己的观点体系,大致分三个环节进行。

在本环节中,时时存在着观点的破旧立新,破和立都要在高于生活的引导下,通过学习讨论,逐步构建属于自己的观点认识。导学议练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1)活动发现。心理学家认为“需要的,人们才会研究它”,根据这一原理首先创设一种活动,让学生参与进去。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让孩子体验问题带来的不便,从而激发解决问题的热情,为下一步活动作好铺垫。在这里,“导”就是一种教的方法,引导的方法有:语言创设情景法;情景模拟法等。

(2)探究解决,本环节解决问题的思路一般是由具体典型到一般规律。学生有了解决问题的积极的心理准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旧知,通过讨论交流,引导提升,逐步解决问题。

(3)引导构建。教师引导学生把具体的问题一般化、典型化,逐步构建成符合课标要求的理论体系。

3.实践活动,检测修正

本环节主要是运用所学观点,解决实际问题,并检测修正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认识。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教师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教师针对学生在生活中的做法、想法,及时引导纠正。(2)在真实的生活中,由活动参与者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

4.生活践行,养成习惯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本环节就是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历练,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猜你喜欢
环节创设生活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多环节发力攻克深层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