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改进策略

2015-08-15 00:51徐敏秀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9期
关键词:课文小学生阅读教学

◆徐敏秀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胜利镇中心小学)

在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阅读部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所在。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正处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开始阶段,也是学生学习语文最重要的阶段,课堂是小学生掌握知识最主要的阵地,老师怎样才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知识,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每一位老师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占据着主体地位

从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老师还是占据着主体位置,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参与的机会非常少,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虽然现在教学标准中对这一现象越来越重视,但是仍然有很多老师停留在原有的教学中无法转变,长久下去对于小学生的个人学习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很多阅读课上,当老师提出问题是,学生往往不愿意举手独自回答,而是一起回答,这样在课堂中师生就无法进项有效的互动和沟通,老师对于学生阅读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无法深入的了解,很多学生根本无法将自己的真实观点和想法表达出来,从而导致小学生成为了阅读课上被动的听众,教学效果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

2.老师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认识不足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常教师缺乏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和投入,他们认为凭借自身多年的经验和总结能够解决阅读课堂中所遇到的任何问题,忽略了对于具体课本进行研读,缺乏对教材上课文的深刻认识,更没有对课文中的情感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对于教学内容根本没有进行强化和吸收,从而不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致使教材课文和阅读技巧不能进行完美的结合。第二,在阅读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引和引导,通常教师只是对于一部分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关注,主要与学习好的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教学课堂效果,再加上教师没有制定一个有效的积极评价机制,致使学生在主动回答问题后,没有得到教师的肯定的反馈和评价,从而降抵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阅读教学被动性较强,学生缺乏个性化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还是比较重视对于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和优秀句子的理解,主要的就是针对学生的应试考试,致使大部分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仅仅在于教师的讲授以及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致使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时间浪费在教师对课文的引导和理解中,然而小学生并没有充裕的时间对课文进行独立的钻研,即便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非常精彩,但是并没有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不能让学生对课文的重难点和情感进行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致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二、当前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改进策略

1.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构建生成性的课堂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构建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生成性课堂。比方说教师在对小学生提出认为文段中哪句比较精彩以及读完文章后,有何感想等这类开放式的问题时,可以将这些问题给小学生设置悬念,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大胆地将内心地感想和体会说出来,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由于不同的课堂生成不同的局面,这就需要对预设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然而预设目标的达成并不是评定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主要包括充分尊重学生丰富的思维以及个体差异,并随时将弹性成分纳入这些目标当中,目标生成后再增加视频、图片以及音乐创设情境,让小学生轻松愉快的参加阅读教学活动,而不是只局限于唯一的标准答案,并亲身去获取语言实践和情感体验。

2.充分加强小学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要清楚的知道阅读教学的根本,即在教师的有效指引下,小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发挥小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并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展开,为学生提供愉快宽松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进行独立的思考,提高小学生筛选课文信息和阅读技能的能力,充分调动和激发小学生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第二,加强教师对具体教材课文的研读,小学语文教师在充分熟悉课文后,掌握课文中的重难点,灵活地将课程导入到课堂上,并进行适当的拓展,调动和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和积极性,将读和悟进行完美的结合,将语文阅读进行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感悟人生的能力,对阅读的规律性和技巧性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思考的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最大限度地对课堂效率进行优化。

3.激发小学生合理的想象,养成个性化的阅读习惯

具有较高阅读效率的学生可将活动展开细节、活动、文中人物充分“看见”,但是阅读效率较低的学生通常存在阅读障碍,无法充分想象文本。学生学习中重要的材料为教材,进行阅读无法脱离文本,亦无法离开每一位学生主动且积极的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相关提问,该提问可充分带动整篇课文的阅读中心,在引导学生往文本中走进的同时感知整体,使学生产生独特的感受,进而发表创造性较强、合乎逻辑的见解。在引导学生合理想象的同时使其勇于表达个人情感性较强的感悟与理解,促进个性化阅读。比方说教师在讲解《陶罐和铁罐》一课时,讲完第五段后,教师可问:“陶罐的话是否说完?”学生回答:“没有。”此时教师可问:“你从哪儿可看出还没说完?”学生就可发表见解,答案可能很多。此后教师还可以问:“那么陶罐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引导学生充分想象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感情有没有发生变化?主要的感情变化是什么?又说了些什么话?再现文章中心。小学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表达看法,且表达应该有个性。

总之,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正是其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掌握良好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教材为基础,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地展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断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1]周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读写算(教研版),2014,(20).

[2]李金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改进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7).

[3]张利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教师,2013,(15).

猜你喜欢
课文小学生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背课文
我是小学生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