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培养

2015-08-15 00:53河北黄骅市城关镇仁村中心校张红玲
学苑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某件事事物情感

河北黄骅市城关镇仁村中心校 张红玲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需要有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兴趣基于精神需要(如对科学、文化知识等)。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兴趣又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有情感,因而不会对它有兴趣。反之,认识越深刻,情感越炽烈,兴趣也就会越浓厚。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得以加强,我曾经做过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扩展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信息量要加大,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这种拓展必须在课标的指导下不超出相应的目标值。

我们可以将每一单元中课与课之间的相关内容的信息进行筛选,传达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对这些信息进行拓展,当然拓展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网络或图书馆等介质来进行。接下来把学生拓展之后的信息收集起来让学生们资源共享,并对学生收集的信息进行评比,调动学生收集信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有些学生对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局部现象产生兴趣,有些则对事物的本质的规律以及人们尚不了解的现象发生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兴趣到更高层次,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语文课的课堂小结上下功夫。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春夜喜雨》这首古诗的时候,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对“潜”和“细”的理解。这两个词十分精确、形象,描绘出了春雨悄悄而来、轻轻而动的神态。将一个特定的自然景物描绘到入化之境。首先让学生自己谈自己的理解,并设身处地地加以体会,如果你是作者,在下着春雨的夜晚,有何感觉?你认为用什么词表示更为合适?并说明自己的理由,使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拓展其思路,增强其想象力的培养,使自学兴趣在深度上得以加强。

三、保持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让学生明白,培养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性,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和重要性。并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比如故事会、读书知识竞赛、课本剧等一些形式来进行丰富。其次,教师用自身的教学效果来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主动创造民主、融洽气氛,或适当的小幽默、小游戏,激发学生在“乐”中学习语文,陶冶情操,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语文的兴趣的广阔性、深刻性有机结合,长期的保持下去,必定使学生在自然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达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要求。

猜你喜欢
某件事事物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美好的事物
表示疯狂的学习
眼罩
情感
遗忘与记忆同等重要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奇妙事物用心看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