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讲”课堂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2015-08-15 00:53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白广瑞
学苑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学讲小组讨论自学

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 白广瑞

一、“学讲”课堂模式的提出

2013年,徐州市教育局颁布了《学讲计划》,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贯彻执行。“学讲计划”要求让学生“学进去”、“讲出来”、“教别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校每位教师都认真学习,精心研讨,大胆尝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无论是学生学的精神面貌还是教师教的方式方法都有了很大的转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学讲计划”的实践和感悟,以期和高中化学教学同仁共同研讨,共同进步。

二、“学讲”课堂模式的流程

“学讲”课堂模式有六个基本环节。下面笔者结合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简单谈谈“学讲”课堂模式的流程。

1“.自主先学”是后续学习的基础。“自主先学”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例如,在学习《硫酸的制备和性质》这节课时,笔者就设计了一道这样的习题:(1)铁能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还能将浓硫酸装在铁罐里?(2)在清洗装过浓硫酸的铁罐时为什么要远离火源?(3)如果硫酸发生泄露,如何处理?

学生在自学时就能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有意识地读书,效率大为提高。在学生自学时,要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和充分的学习自主性,保证不同学习速度学生“异步”学习的公平机会。这样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原则。通过这项活动的实施,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学情,调整教学内容、难度和方法;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学,也明确了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2“.小组讨论”等是贯穿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具体来讲,就是在班级里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尽量照顾到每个小组,使之均衡。学生针对自学中出现的问题,拿出来在小组内讨论。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化学1《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这节课时,有小组的学生在自学中就提出:SO2的漂白原理和前面学习过的HCl O、过氧化氢等的漂白原理有何本质区别?学生讨论热烈,最后把漂白的分类、原理、反应过程、漂白的效果讨论得一清二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把问题给解决了,达到了优势互补的效果。同时,在小组中笔者又引入竞争机制,根据学生的表现与回答问题的情况,给每一个小组积分。学生为了集体荣誉,都踊跃回答,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通过组织竞赛等方式,培养了学生集体荣誉感。这个环节是化学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组织形式,大约25分钟。

3“.检测反馈”是评价、反馈、矫正的环节。这个环节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针对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出一些相应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当堂训练,重在培养学生“实战”能力。当堂练习的题量要适度,一般为六、七个题目,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呈现,时间为10分钟以内。同时,这10分钟的测评反馈也是对学生补差的机会,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在教室巡视,对个别有问题的学生及时指导,这也体现了分层教学的原则。

4“.小结反思”是领悟学习成果的环节。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自主回顾,小组讨论,加以总结知识。例如,在总结《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这节课时,就有个学生总结得很好。她说:“我们知道了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有漂白性、氧化性、还原性;实验是认识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懂得了小组间需要合作、信任、互帮互助,是一个团体,要有集体荣誉感,个人的荣誉是建立在集体荣誉上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利用学习过的化学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社会,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使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

三、“学讲”课堂模式的思考

1.师资素质问题。“学讲计划”的引入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师观念的转变。从教师教学转变为学生自学。有的教师虽然也推行了“学讲方式”的模式,但在上课时又会不自觉地走回到老路上去,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只是教师的听众。因此,教师要领会“学讲计划”的精神实质,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学生自主活动问题。就整个环节来看,学生活动在整个化学课堂流程中占到70%,可见学生在整节课的位置,也就是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很多老师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小组讨论是一项较难的工程,各个班级的学生层次不同,分组的学生学情不尽相同,小组讨论时有的小组能努力配合,互帮互助,很快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达到共享。而有的小组没有核心力量,只是几个学生的拼凑,没有头绪,无从讨论,结果白白浪费了时间。最终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甚至会严重影响到教学的正常进行。

3.问题设计问题。问题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例如,在讲苏教版化学1《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这节课时,笔者就提出了如何在制硝酸的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问题。2NO+O2=2NO2,3NO2+H2O=2HNO3+NO。试讨论NO2或NO与O2以何种物质的量比通入水中能恰好被水完全吸收?结果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仍没有同学能够回答。后来了解到学生根本没有明白问题的真正内涵。也就是说,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师缺少必要的知识铺垫。

总之,高中化学“学讲”课堂模式的构建是多种要素优化的综合体,我们的教学始终是在面临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循环,在反思和改革中前进。只要我们教师实实在在地上好每一节课,那么我们的课程改革就会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学讲小组讨论自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小组讨论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窘境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打造精彩的语文“学讲”课堂
“学讲”教学方式下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现状及策略思考
惜字如金
如何帮助开放教育学生有效开展小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