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后的心理干预

2015-08-19 00:22
健康博览 2015年8期
关键词:内疚感心理治疗逝者

新闻事件

2015年6月1日深夜11点多,载有454人的客轮“东方之星”突遇龙卷风,在长江湖北石首段倾覆。据了解,“东方之星”隶属于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由南京开往重庆。"乐方之星”号客轮上共有454人,其中成功获救12人,遇难442人。

一般人认为,突然失去亲人后,家属情绪反应激烈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此时不吃不睡、痛苦万分或沉默不语等表现是不足为奇的,过一段时间就会好了,为什么要对他们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呢?其实不然,痛失亲人是人生的重大事件,肯定会引起情绪、思维、行为各方面的改变,也会引起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的改变,有时还转化成不良心理状态,给家属及其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对逝者的亲人早期干预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度过正常的悲哀反应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正常地表达对死者的感情,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怎样抚慰家属受伤的心灵

静静地陪伴就好

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向家属通报死讯,此时应采取逐步开放消息的办法。像这次江难,应先给他一个不确定的答案,告诉他亲属可能出事了,现在正在想办法寻找。过一段时间再告诉他确切的;肖息,这种处理办法可以使亲人有一个缓冲期来接受现实。当得到失去亲人的确切消息后,家属多处于感情“休克期”,主要表现是麻木或激烈的情绪反应,在经受了难以承受的打击之后,往往无力主动与人接触,因此必须动员他们周围的亲友提供具体实用的帮助。

治疗者和亲友们在表达情感上的安慰与关心的同时,可以轻轻握住他们的手或保持其他的身体接触,不仅使他们感受到他并非独自面对不幸,而且可以帮助他们保持与现实状态的联系,不至于把全部的心思放在故去的亲人上。在之后的几周或几个月之后,这种接触和支持将再度成为帮助他们的重要手段,因为到这个时候,失去亲人的现实影响和真正意义才显现出来,当再一次面对和接受现实的时候,才会真正感受到亲人离世所带来的现实的困扰。对他们来说又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虽然心理治疗者和亲友要鼓励他们表达情感,但不宜过早,以免他们的精神完全崩溃,无力去应付各种事务。在干预中,应循序渐进,每次帮助他们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解决易于解决的问题,并为过渡到更为复杂的问题奠定基础。有时,需安排亲友暂时接替他们的日常事务,如代为照看孩子,料理家务。必要时还需提醒他们注意饮食起居,以保证他们得到充分的休息,帮助他们分出事情的轻重缓急,就料理后事提供尽可能的帮助等。让现实的行为帮助他们度过危机心理。

悲伤的时候,哭出来吧!

失去亲人后,人们不愿意面对和接受这一事实,此时心理治疗者应该怎么办?心理治疗者必须帮助他们认识、面对、接受失去亲人这一事实,这是成功干预的第一步。居丧之初,他们往往存在否认失去亲人的心理,为了让他接受这一事实,需要对他们与死者的关系及其他有关事件进行回忆。例如,一位痛失父亲的爱子通常会强忍悲痛,不允许自己失声哭泣。此时应告诉他,哭泣是人在痛苦时的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现,这不是软弱。他在悲哀反应过程中,表达愤怒、不满或是内疚时,往往会遇到来自自身的阻力,因为他不愿正视与死者关系中曾有过摩擦或矛盾,不愿表现出让自己感到内疚的一面。

此时可以告诉他,处理好与死者有关的消极情绪,将有助于发现他们关系中值得永远怀念的一面。内疚感在他们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在干预中,要让他表达出内疚感和引起这种内疚感的想法、行为、事件,可帮助他们分析,是否已尽了最大努力。让他们学会原谅自己,以积极的方式消除内疚,改变不现实、不合理的信念。治疗者应该允许并鼓励他们地哭泣、诉说、回忆。

在提供干预时,治疗者有时会遇到阻力,原因之一在于事故家属认为自己不应放弃悲哀。此时应使他们了解到,从悲哀中解脱,从事其他有意义的活动并不是对死者的背叛。这一点需要向他们反复强调,因为有不少人由于自觉有愧于死者而用悲哀惩罚自己。这次事件特别明显的就是:很多子女自责,因为是为了孝敬父母,才让父母去旅行的,结果导致了这样悲剧的发生。他们悲伤自责不能释怀。我们要充分理解他们的难过,应使他们了解到周围有许多人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他们可以主动寻求帮助。他们的动机和初衷是没有任何错误的,这是个偶然和突发的、非人为可以控制的事件。强调和突出外在的客观性,减少内在的负荷。

重拾生活信心,更好地活下去!

逝者已去,怎样才能鼓励亲人们更好地活下去呢7随着悲哀反应过程和干预的进展,心理治疗者要将治疗重点转向帮助他们与死者保持一种健康的关系上。与死者的健康关系意味着:他曾是我们中的一员,但现在已离去,只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以健康的方式保持与死者的联系至关重要,既可寄托居丧者的哀思,同时还能积极地生活。周年纪念、家庭仪式、有意义的捐赠都是可采用的方式。

同时要反复告知他们:离开的亲人只是先期去了一个自己觉得更好的地方生活,等我们在未来团聚,他们是希望我们幸福的。如果整天悲伤哭泣、伤心欲绝,又怎么能够好好地生活?怎么让逝者安息呢?爱,就应该是彼此的成全。帮助他们重建信念十分重要,治疗者可帮助他们重新发现生活中有意义并能给予他们积极回报的事情。目标的确认或重建是他们走向康复的重要步骤,在这个过程中,可将其对死者的纪念和哀悼融合到今后的生活目标中。

心理援助不是谁都能做,还是交给专业的心理医生吧

危机干预的主体可以由专业的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心理帮扶有经验者来积极主动完成,同时,要逐步交代和培养身边的合适的亲人朋友同事等来学习和介入后期地完成。

干预需要足够的耐心、智慧、观察。自身危机是:不能仅仅凭借自己的善良去支撑。如果发现自己的性格、情绪、干预的耐心和方式支撑不了局面,要及时的转介和寻求外在的帮助。

猜你喜欢
内疚感心理治疗逝者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别用内疚感绑架孩子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纪念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拆屋效应
墙壁
笑着说再见
内疚也是病
最大坟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