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当代学校体育教育影响之研究

2015-08-20 08:38郝凌飞
武术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儒家思想教育

郝凌飞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重要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等都有非常显著的发展。与此同时,诸子百家在哲学思想和政治上的争论也涉及到对体育的认识,尤其是在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当时社会占主导地位,他首创私学,打破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的特权,这对中国古代体育的初步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古代体育出现了新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对中国几千年甚至当今社会的学校体育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文章对儒家思想中有关于学校教育的理论进行了梳理,通过对此分析,能够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学校体育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儒家思想 学校体育 教育

中图分类号:C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1-0085-03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末期,它在整个封建社会中逐步发展并不断加以完善。孑L子的教育思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夏、商和西周时期以来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文武兼备的教育理念,并以此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而“六艺”当中的“射”和“御”是孔子进行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孔子日:“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在《论语》中提到“勇”字有九处之多,它既包含了勇敢的思想品格,义指勇猛果断的行为和技能。因此,孔子说的“仁”、“知”、“勇”,大抵相当于萌芽时期的德育、智育、体育这一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这和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全面发展培养人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由此可见,儒家对人才的全面发展相当重视。1 儒家思想对学校体育教育的积极影响1.1注重“礼”和“乐”以及“仁”的教育思想1.1.1“礼”和“仁”对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礼”包含了自远古以来对人的行为的各种社会性的规范。就其本质而言,“礼”不是别的东西,它就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社会性形式。因此,“礼”成为主体内部所固有的质,没有“礼”就不成其为人。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周代礼的制度,“礼”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在礼制的教育中,也有丰富的体育内涵,这充分显示了孔子的体育道德观。孑L子不但讲“礼”,他还极为重视“仁”。在他看来,“礼”是人的社会性的外部形式,“仁”则是人的社会性的内在根基。他在《论语》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失去了仁的“礼”是没有意义、价值的,它会成为一种空洞的甚至是虚伪的形式。那么,如何来提高人的内在本质的修养,孔子认为应加强对人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其中也谈到对体育道德的重视。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加强对学生道德礼仪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培养更高素质、更全面的人才。1.1.2“乐”和“仁”对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乐”在孔子的思想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孔子以行“仁”为个体所能有的最大的快乐,因行“仁”而体验到这种快乐,获得这种快乐,这也就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时也就是个体存在的终极的意义与价值的实现。在《里仁》篇中,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是孔子对“仁”与个体存在意义与价值的实现的关系最为明确的说明。孔子认为,把这种“乐”和“仁”的思想应用于教育活动当中最能体现其价值所在。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学累了,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体育活动项目,不仅可以锻炼身心、增强体质、陶冶情操,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共同进步,培养团结互助、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充分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这种“寓乐于教”“劳逸结合”的思想对我国几千年来甚至是当今社会学校体育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1.1.3“礼”和“乐”对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

孔子“六艺”教育中的礼和乐,既包含了道德礼仪的教育,也有体育和美育的成分。而礼中的礼射,乐中的乐舞,则是更接近于体育。孔子教育实践中的礼、乐、射、御诸教,往往是相互渗透、一起进行的。《礼记·学记》中说“大学之教也……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此处的艺,是指“六艺”;所谓“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是说如果不提倡含有文体娱乐活动的“六艺”,就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以致不能胜任学习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中,除“藏”、“修”之外,还得“息”、“游”,即学习生活要有张有弛。《论语·述而》亦说:“子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也就是说,学习的目标在道,根据在德,依靠在仁,而游息于六艺之中。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礼乐教化”,就是凭借礼乐对人们从思想品德到身体技能进行全面的培养和训练。它既能让人健身习武,陶冶心情,愉悦身心,又重在练习,使人在练习中掌握技能而达到休养身心的目的。这就是孔子以“六艺”为教的意义所在。总之,孔子的“礼”“乐”“仁”思想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乃至当今社会的学校体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培养全面人才方面,影响非常之显著。1.2重视“成人”之教育“成人”是孔子教育实践中的一个新概念。当他的学生问起怎样才算“成人”时,孔子说:“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概况性地列举了藏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高尚品德,卞庄子的勇猛果敢和冉求之艺,认为兼备了这四个人的长处,就算得上是“成人”了。“知”“不欲”“勇”“艺”即“成人”必备的条件和素质,其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而“成人”教育中的勇和艺,就与体育密切相关了。“文之以礼乐”是这四种素质要受礼乐的规范。孔子说的“仁”“知”“勇”,大抵相当于萌芽时期的德育、智育、体育这一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准备去从政或做官的知识分子应该“君子不器”,也就是说,做人不能像有专门用途的器物,只具备某种单一的品格或技能,而应是多才多艺,全面发展。1.3注重“以人为本”、“有教无类”的体育教育思想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在西周民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人的作用。孔子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的观点,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能够客观认识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去“修身治国平天下”,担当起社会的责任。儒家思想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价值,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以人为本、仁者爱人的理念。儒家思想中的“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也就是教育的全面普及性,是指无论学生的贫富贵贱,聪明或者愚笨,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源于“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教育应当尊重每一个人的受教育的权利,给予每个人成才的机会。“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增加了受教育的群体和知识的传播,有利于更多人素质的提高。这两大思想同样在现代体育教育当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主要以学生为主,结合他们的运动兴趣爱好进行教学。他们当中无论是富二代还是家里比较贫困,聪明或愚钝,都应当一视同仁,同等对待。这样对于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素质、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1.4儒家思想能够为学生创设和谐、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endprint

(1)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为学生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彰显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人文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尊重学生的发展要求,解放其个性,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学生在和谐的教学环境当中,能够有效地摆脱传统教学思想对其学习行为的禁铜,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进行有选择性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的自主思维与自我意识得到有效的发展。而这种有指定性的自主选择的学习行为,能够有效地修正与填充学生自身素质体系的建构,为实现其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净化教学环境,推进和谐校同建设的进程。在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下的课堂教学氛围,凸显出强制与无奈,对于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损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不仅引发了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抵触情绪,更容易导致学生不良学习行为的产生。因此,营造和谐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能够有效净化教学环境,使得传统的教学思想消极因素得以消除,为学生创设和提供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而这种净化的教学环境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同时,更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发展。(3)增进师生问的相互尊重、信任与理解,构建师生友好关系。和谐是建立在双方之间彼此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之上。和谐教学的环境,能够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之体验与感悟来自于教师真挚的情感付出,进而对教师产生尊重与信任,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改善。和谐教学环境的营造,一方面能够彰显师生地位的平等,另一方面,能够消除师生问的芥蒂,达成彼此问的心灵交融与情感互动。全新的师生问关系的建立,能够有效烘托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提高保障。2 儒家思想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消极影响2.1重文轻武的思想制约着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体格注重文教的国家。儒家主张礼仪修身,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制于人。”文人的地位很高,加上科举选士,强调文章、品德和门第出身,重权术轻武备,视武学为下品。这种固定的价值观念作为文化的深层意识积淀下来,具有很大的稳定性,支配着人们的言行和思潮。体育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其最突出的特征是教育性和教学性,体育教育是以体育教学为主要途径。而体育教学则是体育教师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体育知识,掌握技术和锻炼身体的双边活动。它强调的是一种“双边活动”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其思想和行动决定着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由于受到“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学校领导者对体育课不重视,体育教师也得不到重用,极大地削弱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大大降低。2.2男尊女卑思想制约着女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儒家思想对女性是比较轻视的。《礼仪》中有“妇女有三仪”“三从四德”的枷锁完全束缚着女性的言行举止,女性和男性一样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被剥夺,稍有越轨,就会遭到谴责。宋明理学片面提倡“存天理,灭人欲”,鼓吹“三纲五常”大肆宣扬妇女的“三从、四德、七出”的条律,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当中,女生这一弱势群体往往不备受教师的关注,常常被忽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女生没必要运动这是符合常规的,更不要说要采取什么教学方法去教授学生,这就极大的削减了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甚至对体育课产生抵制的情绪,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2.3“礼”作为行为规范约束学生的个性发展“道之道,齐之以礼”,“寓德于体,以礼行体”把道德教化置于首位,把德、礼的观念植于体育伦理之中,这就决定了中国人的体育思想历来注重人伦道德的培养,其发展无疑会相对的集中于道德的方向。如果我们从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来看,重德轻体的观念是基本准则,重视身体方面的修行往往是一种思想的潜能,只能流行于形式上的提倡。学校体育教学就是要让每个参与其中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养成自己独立的人格,培养和促进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2.4“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儒家思想把“中庸”上升为方法论这样的思想不利于培养人们的敢闯敢于冒险、改革创新以及对于理论的创新。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教育改革都不是很成功,每当提出一个新的教学改革方案,总是尝试在几个点,而且实施不了一段时问就停止,这与儒家思想中庸之道思想紧密联系,它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同,用它来解决一切当前面临的所有困难与挫折,应是最佳的方法了,所以说我们现代的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学校是学生学习和受教育的良好场所,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我们应尽量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3 结语儒家思想是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灵魂,对我国乃至当今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当然包括学校体育教育在内,它影响着一代义一代学生的思想变化。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搞“一刀切”,结合我们现阶段在体育教育这一领域内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理性思维去加以改革创新,相信我们的教育会有所成功的。参考文献:[1]许嘉璐.弘扬儒学精华发展先进文化——在“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探索与争鸣,2005(1).[2]谭华.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的影响[J].四川体育科学,2000( 12).[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6]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7]谢学.基于儒家文化的中华民族特色体育教学体系构建[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7(4).[8]张晓红.论当代体育文化与儒家哲学之整合[J].辽宁体育科技,2003(4).[9]杨丽娜.论儒家思想对当代体育教学的影响[J].体育世界,2012(9).[10]刘怀志.孔子体育思想极其现实意义之探究[J].职大学报,2009(3).[11]杨威.孔子“仁”的思想对现代学校管理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3(5).[12]张京国.儒家思想对当代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2(5).[13]冯文全.传统道德教育的儒道融合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的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2012(2).[14]王凤杰.试论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的演变历程及现实意义[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 11).[15]万树超.荀子教育思想及其对学校工作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 30).[16]毛丽红.儒家教育思想与当今校同文化建设[J].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1).[17]俞世兰.当代大学生处世教育的路劲分析——基于对儒家“忠恕之道”的合理借鉴[J].贵州师范学报,2012(5).[18]张宏敏.传统儒家教育哲学的当代审思——基于刘基教育思想的思考[J].教育文化论坛,2010(6).endprint

Impact of Confucian Thoughts on Moder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Hao Lingfei(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6, China)Abstract: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s an important period of changing from slaverv to feudal socie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in various fields, a very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reached, such as in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fields. At the same time, philosophers debated in philosophy and politics,also involving knowledge of sports, especially the emergence of the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ing" situation in terms of ideology and culture. Among these thought schools, Confucianism,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society at that time,pioneered private school, broke the aristocratic monopoly "Official" privilege, which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sports, so that the ancient sport emerged a new situation. This situation had a very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ousands ofyears of Chinese school sports and in today's society.Key words:Confuciamsm school sports Education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儒家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儒家思想与书法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略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