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呐喊

2015-08-21 23:31张奠鹏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呐喊闰土故乡

张奠鹏

【摘 要】《故乡》是鲁迅先生的杰作之一,是鲁迅先生回家省亲的所见所闻及深刻思考。《故乡》着力塑造了闰土这个社会底层人士的艺术形象,深刻剖析了闰土等各种人物的心理状态与精神面貌,尖锐地指出闰土们贫穷的根本原因,并为之大声呐喊。

【关键词】《故乡》 呐喊 闰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1-0003-02

辛亥革命后的1919年,鲁迅先生回家探亲,二年后《故乡》问世。鲁迅先生的《故乡》,真实地再现了百年前中国城乡人民的生活场景,以艺术化的手法刻画了“闰土”这个农民代表的形象,深刻地剖析了以闰土为代表的社会底层民众的心态,尖锐地指出使闰土等社会底层人士陷入贫困的原因是政局动荡及人们的思想麻木,在折射社会时弊中展现了他传统的忧国忧民思想。《故乡》的人物描写细致真实、分析透彻,《故乡》提出的观点鲜明、论证正确,堪为当代短篇小说的典范。作为初中语文教材的“常客”,笔者和大家一样早已接触《故乡》。但有一问题始终萦绕于笔者之心,即《故乡》为什么被收录于《呐喊》中,它与《呐喊》的联系在哪里?执教多年后,心中的疙瘩才渐渐解开。

记得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遗训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所不同的是,鲁迅先生比中山先生早几年就以文学的形式艺术地表达了这个意思。在《故乡》中,鲁迅先生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故乡的现在与过去、闰土的中年与少年形象及杨二嫂的今昔情形,客观地描述了闰土、杨二嫂等社会底层人士的生活窘迫情景,尖锐地提出了造成他们生活艰苦的原因是政局动荡。即使是像他们自己这样的名门望族,也已经沦落到变卖祖宅这个地步了,更何况普通百姓。这些社会现象足以说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的统治,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基础。它既没有改变人民的思想,又没有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眼中布满血丝,脸色蜡黄的闰土是最好的见证。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难说成功。革命的目的不是革命,而是要惠及全体人民。因此,革命绝不能停留在推翻帝制这个层次上,革命还应向纵深方向进行。不但要革封建统治阶级的命,也要革祸国殃民的军阀的命;不但要革封建思想的命,也要革愚昧落后文化的命。一句话,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这就是作者故乡之行的呐喊。

引起作者呐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因为不满现实的作者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传统。对此,文中的“本来就不满现实”,所以回乡时“本没有什么好心绪”以及作者与闰土的对话 “不太平”(军阀混战)、卖东西“还要捐几回钱、折了本”(苛捐杂税)、“收成又坏”(天灾引起的灾荒)等均是最好的佐证。确实,任何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面对这种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的局面,怎么会不忧心忡忡?其次是作者见到故乡的物和人后,加剧了忧虑心情并萌发了为大众呐喊的愿望。作者见到故乡的天是“苍黄的,故乡是没有一些活气”的荒村,老屋已经易主,几房本家已搬走。依中国人的传统,没有天灾人祸等重大变故,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轻易变卖自己的祖宅。即使是现代人,进城新购住宅也不会轻易变卖老家的祖宅,何况故土观念沉重的前人呢?作者回到故乡后首先见到的是自己的母亲和侄子宏儿,母亲喜悦之下“藏着凄凉的神情”。可以这样解读,母亲的神情本来是凄凉的,见到久别后的儿子才面露喜悦之情。是什么使母亲面露凄凉神情呢?当然是生活的艰辛。回故乡后第二个见到的便是儿时的好伙伴——闰土。此时的闰土与三十年前的闰土,无论是外貌还是精神状态,都已大不相同。缺乏营养使闰土的脸色从紫色变灰黄,没钱购帽只能使头戴的小毡帽慢慢变成破毡帽,常年不停歇的劳作使红活而圆实的双手变成又粗又笨且开裂的双手,生活的磕磕绊绊使闰土说话由脱口而出变成了吞吞吐吐,动作由活泼刚健而变得如石像一般迟钝麻木。是什么使四十多岁的闰土变成了这般模样?苦难的生活使然。闰土的生活为什么这么苦?兵匪一家、官绅欺压使然。不改变这种局面,闰土的儿子们还会复制闰土的经历。最后,故乡的人的精神状态促使他发出呐喊。生活苦一点倒无妨,关键还是要看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有没有改变现实的决心。《故乡》所涉及人的精神状态并不多,着浓墨描写的主角是闰土的精神状态。少年时的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中年时的闰土悲哀、痛苦,过着寒冬腊月也“只穿一件极薄的棉衣”的生活。但他对此已经非常麻木,他觉得这就是他的命,是无法改变的。于是,他只能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文中的他要的物件中有“我”家的“一副香炉和烛台”等就是对此的诠释。是什么使闰土麻木到如此程度?无疑就是封建礼教制度。文中所描写的闰土的变化:少年时的闰土对“我”热情友好(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带“我”用钢叉刺猹等),中年的闰土对“我”态度恭敬(称“我”为老爷,直至教水生向老爷磕头,分明已经有“一层厚厚的障壁”)。这些变化折射出封建礼数的顽固和强大,它已使闰土成为封建礼教制度的牺牲品。《故乡》着重描写的第二个人物便是杨二嫂了。二十年时间,杨二嫂的外形从“豆腐西施”蜕变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也使她变成了势利(便拿了狗气杀)、爱搬弄是非(诬称闰土在灰堆里埋了十多个碗碟)的庸俗市民。无论是忠厚的闰土,还是势利的杨二嫂,他们的共同点是没有认清自己生活艰辛的根本原因,缺少奋起抗争的勇气和决心。当然,闰土们可能抗争过但没有成功,多次抗争不成使闰土们失去抗争勇气和希望。也正因为如此,作品中的“我”——一个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在回故乡两年后发出了自己的呐喊,以期唤起人民的抗争意识。

《故乡》一文,虽然没有一处出现“呐喊”,但它是实实在在发出了呐喊,呐喊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不满现状、改变现状。正如文中所说那样,“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般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目的之二是唤起闰土们的抗争意识。正如文中所说,“我”在暗地里笑闰土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也不忘却。“笑”是一种讽刺,通过“笑”字在向人们昭

示:偶像只是偶像,它并不能改变人的命运。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能改变命运的不是偶像而是自己。呐喊的目的之三是为了使家乡美丽、国家复兴。文中结尾说,为家乡绘出了一幅漂亮的画卷:“我”希望自己的家乡“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与开头描述的家乡“阴晦的天气,苍黄的天底下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透过对家乡的期盼可以看出,鲁迅先生还是希望回家尽快复兴。至于复兴的希望如何,“我”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很明显,“我”是在号召闰土们探索改变现实的“路”。不断探索的结果,一定能够找到实现故乡乃至中国复兴的路。

鲁迅的《故乡》,艺术地塑造了闰土这个典型人物,并通过对闰土三十年前后的对比,巧妙地发出了自己的呐喊。当然,说少年闰土胜于中年闰土的状态,并不是赞美三十年前的封建社会,而是揭露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时代的局面远黑于封建社会,这种局面已使人们陷于民不聊生的境地,于是作者替陷于黑暗的人们发出了沉重的呐喊:人民需要的不是这种革命,人民需要的革命还需不断探索。恰巧的是,不到半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不知与它有否必然的联系。

行文至此,笔者终于明白:《故乡》是因为实实在在地为民呐喊才被收录在《呐喊》中。《故乡》的发表距今已九十余年,中国社会已沧海桑田。但一些黑恶现象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社会进步,清除这些黑恶势力,需要我们学习鲁迅、大声呐喊,以期唤起人民建设政治清明、物质繁荣、社会民主的社会的强烈愿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7~9年级)标准》,2011版.

[2]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

[3]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

猜你喜欢
呐喊闰土故乡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故乡
染料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关于《故乡》的闰土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作品善良人物的形象分析
阅读《呐喊》《彷徨》的记忆
故乡常在我梦里
乡土知识分子的“归乡”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