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

2015-08-22 12:51侍青山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品德课公民价值观

侍青山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是新课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既容易接受先进的、健康的道德观念,也容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而走上歧途。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是思想品德课的首要任务。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培养合格公民提供保证。

一、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要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穿插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是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防止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随意性。要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安排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不断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逐渐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化。例如,在“学会尊重别人”的教学中,可以联系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学会尊重别人、友善待人,学会帮助别人、团结同学。在“学会承诺”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诚信教育,并联系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人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实际,引导学生做一个诚信的合格公民。

二、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公民层面的价值观教育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是公民的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因此,对学生的公民教育就是要对其进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标准教育。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想品德课教学融合了心理健康、法律道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各种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围绕如何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如何磨炼自身的意志、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等一系列问题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例如,在教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时,教师在课堂上列举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针对“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展开讨论,让学生从课堂中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

在教学中,教师可把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例如,可以在“正确对待金钱”的教学中,引入“郭美美炫富”这一事件,让学生对该事件进行交流与分析,把各自的金钱观阐述出来,从中体会到金钱并不是人生价值的全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再如,教学“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时,可以结合“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只有每一个公民都承担起社会责任和义务,这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让学生知道在道德面前,我们不能冷漠旁视,要做道德的生产者,而不是道德的消费者。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完善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品德课公民价值观
论公民美育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
公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