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旁指导”培养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2015-08-26 01:53杜丽君临泽县第三中学甘肃临泽734200
文教资料 2015年28期
关键词:学案题目课文

杜丽君(临泽县第三中学,甘肃临泽734200)

“从旁指导”培养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杜丽君
(临泽县第三中学,甘肃临泽734200)

阅读量在初中英语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加大,提高阅读课教学效率对学生学好英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导学案的使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利用导学案,设置问题,引导阅读;利用资源,强化阅读;注重方法,促进阅读;设计练习,优化阅读;培养习惯,夯实阅读;正视现实,解决问题等途径,持之以恒,“教”的适度,“导”的适时,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从旁指导培养能力阅读

随着新课改在教学中的逐步深入,人们培养学生能力的意识逐步增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主要利用导学案,以课文教学为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养成预习习惯,降低阅读难度

预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效率的高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之所以对自主阅读有很大的为难情绪,主要原因在于不认识的单词多,句子长。因此,在预习案中,我主要通过设置单词识记短语互译等形式的预习题目,减少学生学习课文的“拦路虎”。例如:在人教新目标九年级Unit2“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一单元的预习中,我就设置了“英汉互译和问题设计”两个类型的练习。问题是这样设计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预习题目的设计上要做到:预习题目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预习题目的起点要低;预习题目的跨度要小;预习题目的容量要大等。预习题目的设计与预习效果有密切联系,是提高预习效率的关键。

二、学案过程引导,指导学生阅读

在英语教学中, 要让学生带着简单的问题快速听读和

阅读课文,从而达到整体理解课文的目的。为了加强教学各环节的联系,我根据各个段落的内容设置了相关的问题。本着简单、直接、无障碍的原则设计听力问题,起到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作用。例如: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上Unit1 SectionA的对话,我是这样设计的:

()1.Who was talking with Rick?

A.Anna B.HellenC.Jenny

()2.When did Hellen go on vacation?

A.Last monthB.Last vacationC.Next month

()3.Whom did Hellen go to Guangdong with?

A.his friendsB.his parentsC.his family

()4.What did Hellen do in Guangdong?

A.go swimmingB.took some photosC.takes some photos

(二)问题深化,精读课文。

借助听力,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之后,设计更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此环节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允许使用词典或书中词汇表及课文诠释,以课文教学为中心。学生围绕问题精读课文,做到“有的放矢”,教师侧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重、难点的点拨。为了防止课堂教学变成孤立的活动,提高师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教师不能独霸讲台,要把讲与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篇章入手,以课文为中心,把各项基础知识融入课文教学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各有侧重,层层深入。

(三)问题牵线,整体掌握。

在学生掌握了课文中的生词、词组、句型、语法及重点和难点之后,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进行课文阅读,进而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学生整体掌握课文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角色表演、填空练习、编创故事等活动比赛,培养他们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真正达到学英语的目的,即使用英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上Unit2的课文学习中,我就利用表格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此环节要求学生迅速阅读课文,完成表格,然后利用表格叙述课文,如下:

According to the survey,15%of our students exercise every day...finally,we know it is good to relax by...but we think the best way to relax is through exercise.

(四)利用导学资源,强化阅读。

英语阅读教学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充分利用导学案、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本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我根据学生知识结构、认知能力、阅读速度、阅读量的要求,选择符合本单元或本课特点的配套材料,供学生课堂练习或作为课后阅读材料,以加深课堂学习的印象。如:人教新目标九年级Unit2“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该单元主要以“Mid-Autumn Day”为话题展开,而在练习的设计中我则延伸到了万圣节、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复活节等话题,所选的材料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相关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融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设计的题目难度也不大,在巩固了所学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又有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延伸,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阅读效率。

(五)设计多样练习,优化阅读。

为了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练习,从理解主句、关键词入手,挖掘文章内容的深层意思。在深层理解的基础上再做一些练习,针对学生理解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主要把阅读与听、说、读、写多种形式结合来加以训练。如阅读材料可以作为听力材料,可以改为完形填空,可以作为讨论的话题,还可以当做书面表达要求学生进行改写、续写等,既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还有助于学生巩固阅读。如在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一单元的阅读后,我就设计了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写出作文“My vacation”:

(1)Did you go on vacation in summer vacation?

(2)Where did you go in summer vacation?

(3)How did you go there?

(4)Whom did you go with?

(5)What did you do there?

(6)What did you see there?

(7)Did you buy any gifts for your friends?

(8)Did you have a good holiday?

(9)How did you feel?

三、正视现实,解决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不平衡性,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学生学习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教师首先要承认差距,正视差距的存在。其次,要精心设置学案导学的问题,使问题具有启发性、概括性、针对性,面向全体。最后,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不同程度的同学,在课堂上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对他们的一丁点进步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学好英语的心理优势,这样既带动了能力较弱的学生,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注重指导,促进阅读

在阅读课教学中,老师应积极思考,努力为学生提供刺激和诱导的任务,加强对阅读基本技能的训练指导。教师的指导既可以是口头的,又可以是练习形式的;既可以是知识点拨,又可以是方法指导;既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又可以是小组内同学间的相互指导,总之,对于学生的指导是多样的。有了自由的发挥空间,不同的语言能力、不同的信息摄取量、不同的知识结构,就可以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学生才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所提高、不断进步。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多思考、多研究,合理安排教材内容的同时,精心准备导学案练习配合学习。教好课文和上好阅读课相结合,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以此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教”得适度,“导”得适时,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1]王敏勤.教法就是学法,教案就是学案.天津教育,2006(3).

[2]王跃.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3]陈宏.初中英语课堂探究式学习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辽宁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学案题目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关于题目的要求
乡愁导学案
“比例尺(一)”导学案
追根求源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