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小冬:一名学术带头人的不懈追求

2015-08-30 02:37郑黎明
乡音 2015年4期
关键词:开滦总医院唐山市

文/郑黎明

元小冬:一名学术带头人的不懈追求

文/郑黎明

【人物名片】元小冬,男,主任医师,华北煤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开滦总医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神经内科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医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务委员、唐山市医学会神经科分会主任委员等职,被评为河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工程人才”。为河北省政协第九、十、十一届委员。

元小冬

熟悉元小冬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永远都不知疲惫的“拚命三郎”,性格执拗,从来不服输,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登攀,取得了很大成绩。他率先在唐山市开展了急性脑梗死的动脉介入溶栓和静脉溶栓治疗,在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帕金森病和重症肌无力、脑血管疾病、脑功能的自动调节、神经康复治疗以及危重症抢救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是河北省和唐山市神经内科学界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奋发图强争当一流的科研医生

1987年,风华正茂的元小冬毕业于河北联合大学的前身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系,1990年由开滦林西医院调入开滦医院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的工作需要多做实际的东西,踏踏实实地搞临床,踏踏实实搞地科研。”元小冬说,以常见的脑血管病为例,这可是近些年来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第一大类疾病,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这不由促使我们在专业上要更加努力才是”。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扎实过硬的技术本领是很难在神经内科站住脚的。在将近30多年的从业经历中,元小冬一方面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具有执着的敬业精神;一方面思维敏锐、勇于探索,时刻注意追踪前沿领域,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结合临床实际,他提出并开展了大量科研工作,尤其是在脑梗死发病机制的系列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组织完成的科研课题“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体外血栓监测实验研究”,为临床制定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个体化”、防栓治疗及急性脑梗死的“个体化”溶栓治疗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获得了2008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另一个由他组织的课题“纤维蛋白原多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其含量、分子活性及脑梗死的关系”,为脑梗死易患人群的筛查、预防和诊断提供了新指标和思路,获2009年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日常工作之外,元小冬还担任《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编委,著、译书12册,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作为唐山市神经科学会的当家人,他还多次组织国家级及省、市级大型学术会议,带领学会成员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不断提升学会的科研理论水平。

“软”“硬”兼施打造一流的科研团队

要使广大患者享有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得到更好的救助,元小冬意识到,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组建一支强大的神经内科团队。

“神经系统疾病复杂多样,有些诊断极其困难,而神经电生理检查是帮助临床诊断的有力工具。所以,要组建强大的神经内科团队,首先是要上硬件,让硬件强起来。”元小冬说。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作为唐山市神经内科疑难病例讨论会的主要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元小冬设计并组建了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脑血流动力学研究室、神经平衡机能研究室、血栓病实验室、神经免疫实验室、神经电生理室、脑脊液细胞学室、神经生物学实验室、神经心理实验室、睡眠监测室、神经康复治疗等10余个科研机构,从而全面提高了唐山市和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的医、教、研、防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学术水平,使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成为唐山市乃至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

同时,元小冬经过近10年的筹建,创建了具有国际标准的神经危重症加强治疗病房,配备神经中央监护系统、脑功能自动监测系统、睡眠状态监测系统、血气分析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并培养了一批技术过硬的神经危重症救治方面的专业人才,从而为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帮助大量的神经危重症患者跨越了死亡地带。

“硬件有了,软件也必须搞好。”元小冬认为,良好的科室管理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只有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才能保证科室的可持续发展。

元小冬十分重视科室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注重年轻医生的培养,不断为青年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指导科室骨干建立了脑血管病、癫痫和睡眠障碍、神经遗传变性病、神经心理和痴呆、神经免疫病、神经肌肉病以及神经危重症7个亚专科,并开设了亚专科门诊,提升了科室的整体实力,扩大了科室在本地区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元小冬所带领的神经内科常年与香港大学等国外学术机构,以及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等国内学术机构保持学术交流。科室还聘请了多名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人士为兼职教授,从而为科室整体水平在短期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奠定了人才和技术基础。

全面提升培育一流的医德修养

元小冬所带领的神经内科团队

“在当今这个充满浮夸、浮躁、浮云的社会环境中,要讲欲望,要多少有多少;要讲抱怨,要多少有多少;要讲自己困难,要多少有多少。”元小冬说,我们做医生的,绝不能讲欲望,更不能抱怨,也不能老说困难。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踏踏实实地选好人、培养人、用好人,才能锻造出一支强大合格的医疗团队。

元小冬在病区查房

在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传、帮、带是固有的科室文化。通过一台台手术,一个个危重病人的救治,一次次的外出进修和学习,让元小冬欣慰的是,当年的一株株小苗都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在他们这个科室,全体医务人员积极向上,勤谨敬勉,除了生活上的关怀,大家都十分注重业务学习和自身能力的提高,每位医护人员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科研方向,形成了一股浓厚的学习氛围,呈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目前,该团队已完成科研成果26项,鉴定水平均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其中1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精湛特色的核心技术背后,则是亲情般的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多年来,在元小冬言传身教的影响下,神经内科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科室每年都要收治许多长期卧床的脑血管病人,他们全身消瘦,肢体挛缩,甚至还有褥疮,皮肤溃烂,气味难闻。可医护人员没有一丝抱怨,细心地照看,耐心地护理,给病人精神上最大的安慰。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患者第一。无论何时,只要紧急抢救任务一到,全科室人员立即自觉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挽救生命。加班加点、放弃公休,甚至连续24小时工作不休息,这在神经内科早已变成寻常事。

不懈的付出终有回报。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相继被评选为“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唐山市医学重点学科”“唐山市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神经生物机能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全国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并于2014年被市政府授予首批“唐山市医学名科”的称号。

猜你喜欢
开滦总医院唐山市
电力机械设备运行及维护
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中心支行
唐山市
唐山市还乡河水污染综合治理
唐山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医科大学总医院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麻省总医院在珠海起航带来什么?
开滦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