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辅导员德育工作中的对策研究

2015-09-01 01:04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辅导员院校

陈 际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合肥 230011)

在我国众多的高等职业院校中,德育工作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品德和人格,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已经帮助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辅导员作为高职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高职德育工作的主干力量。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和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辅导员德育工作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1]。在新的历史时期,辅导员奋斗在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他们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参与者,更是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塑造者,一名高职辅导员,参与德育工作的对策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着德育工作的成效,影响着学生的品格养成和全面成长。高职辅导员要提高德育工作的效力,需要认真研究方法和对策。具体而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每一所高职院校,往往都有独特的办学历史。在几十年的教学和改革过程中,大多树立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包括独特的校风、校训和校史等。每一个高职学生,都是一个意识很强的个体,他们排斥空洞的说教和价值灌输,但是注重实践操作和社会现实。基于以上情况,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其德育工作的重点,应该着眼于研究本校的实际情况,总结高职生群体的个性心理特征。通过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活动,将道德教育寓于其中,在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中,教育和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二、注重交流过程中尊重与信任的因素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重要的隐性德育资源。古语有云:“亲其师方可信其言,信其言方可悟其道也。”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只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帮助双方获得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情感沟通。这种和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师生间的尊重与信任。目前我国在校的高职学生,大多是“90后”群体,个性鲜明且强烈,我们的德育工作,要区别于传统的打压式的管理模式,注重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的尊重与信任因素[2]。在交流内容上,辅导员应多深入细致地观察和了解学生,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真心诚意地关心帮助学生。在交流方法上,切忌训斥、恐吓甚至暴力治学,采取疏导、倾听和劝诱式,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以朋友式的方式进行交流,使学生感受到你的尊重和信任,会明显增强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注重心理辅导的作用

21世纪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90后”独生子女承载着家人和社会太多的期望,高考中的失利又让他们年轻的心蒙上了一层阴影。没有理想的分数,没有老师和家长的赞誉,进入大学以后,激烈的竞争和种种的不适应让他们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高职辅导员在德育过程中,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定期对一些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很多学生由于自我定位不准确,引起忧虑、抑郁或焦虑;有些学生由于和他人攀比而引起自卑或者自负等心理。诸如此类问题,辅导员要细心观察,主动沟通,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者帮助其求助专业的心理医生[3]。

四、注重提高自身能力和业务素质

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和思想素质,将潜移默化地影响所管理的学生。“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辅导员自身的思想观点、精神境界、道德风貌、工作作风、行为举止如何,往往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其能否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也决定了其德育内容能否被学生认同和接受。辅导员平日的言谈举止,一举一动甚至一个很小的细节都有可能被学生模仿,因此辅导员要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成为学生管理的专业化人才。在思想方面,要讲政治、明事理,时刻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关注时事要闻,了解党的法规政策特别是有关教育的内容,及时将有益讯息传达给学生。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深刻理解并掌握辅导员的职业规范,担负起职责,在言行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各项知识,最好还能做一点有关高等教育的科研工作。

五、注重利用好网络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网络作为这个时代新的技术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信息和资讯,电脑普及的年代,网络已经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个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网页、论坛甚至贴吧;各个班级都有自己的QQ群和飞信。辅导员如何利用好这一新型的宣传平台,正确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约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个优秀的辅导员,要善于利用网络媒体开展德育工作。及时上传校园新闻和教学、科研成果等资料,通过QQ和飞信及时传达学校的各项通知和要求,利用网络舆论的自由,针对校园内外一些热点话题、敏感性问题等开展网上讨论,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六、注重将民主制度引入到学生管理中

改革开发30多年来,国家的政治改革强调注重基层民主,“90后”的高职学生们也希望拥有班级民主。一个班级的入党、评优、奖助贷名额、学生干部评选,都涉及到个人的切身利益[4]。辅导员的工作如果不讲究民主的方法和策略,在细节问题上粗枝大叶,就有可能使学生产生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的怀疑心理,从而失去对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影响班级和系部的团结,从而削弱德育工作的效果。对于一个称职的辅导员来说,在这些事务的处理上,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通过老师把关以及民主选举相结合,将民主制度引入学生管理中,寻求出最优化的解决模式。

高职辅导员是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是高职德育工作最直接的参与者。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如何探索和尝试新的方法和对策,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是每个辅导员乃至从事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的工作者亟需思考的一个问题。

[1]路丙辉.高校辅导员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2]杨新春,王金娜.浅谈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J].科技资讯,2009,(12).

[3]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工作指导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曹金荣.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1,(6).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辅导员院校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