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2015-09-01 01:04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视域教学效果汉语

何 沐

(铜仁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贵州铜仁 554300)

世界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使得国家间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更加频繁,且他国语言的学习也成为世界的潮流。汉语作为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且因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热爱并学习的语言。对外汉语教学,为汉语的传播和我国与世界的交流提供了巨大的保障。同时,对外汉语教学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需要在文化视域下进行中国文化的融入,既能让外国学习者更好更快地学习汉语,还能使中国文化得到广泛传播。然而,目前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应当对其进行有效研究,并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策略。

1 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既是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必然需求,也是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工具,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反映中国文化,同时也受到中国文化的制约。外国学习者要想学好汉语,就需要进行中国文化的学习,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思想价值体系。同时,外国学习者的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和文化习俗也各不相同,如果学习汉语时不能够充分掌握中国文化,而是凭借本国文化进行思考和交流,将会导致交流沟通存在大量的误解,造成沟通不畅甚至产生严重矛盾。且学习中国文化,能够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使其能够主动进行语言探索和文化探索。另外,世界的文化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发展,各国的文化碰撞融合,产生新的生命力[1]。在这种环境下,中国文化要想得到很好的传播,使其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接受,就需要在对外汉语教学时进行文化教学,让外国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并能够主动进行传播。

2 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2.1 文化教学的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汉语语言进行,并没有重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许多教师将对外汉语教学单纯看作是汉语语言的教学,只将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只在语言系统内进行教学活动,在语法、词汇和表达上下功夫。虽然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中国文化,但也只是将其作为语言教学的工具,用以辅助汉语教学。另外,虽然一些教师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教学操作当中,没有系统的教育体系,在文化内容的选择上和文化课程的设置上都没有明确的指导和方向。同时,一些教师文化知识储备和文化涵养的不足,使得其在文化教学上有心无力,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文化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文化教学的目的定位不清,是当前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的巨大问题[2]。

2.2 文化教学的教学方法不科学

在文化教学的教学方法上,由于文化教学的理论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在实际操作运用上仍存在经验不足和方法不当的情况,形成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首先,一些传统的文化教学方法落后死板,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文化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教师的讲授法。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为了实现文化教学的目标,在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下,只能够通过单一的文化讲授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当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识和内容进行讲解和教授,或是专门开设文化课程,系统地介绍中国文化体系,并就某一专题进行文化讲解。虽然操作起来简单灵活,但由于缺乏文化实例和教学互动,导致学生被动接受而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一些现代教学方式则盲目追求形式的新颖和过程的趣味性,忽视文化内涵的传授。

2.3 教师文化教学综合素质不高

文化教学对于教师的文化修养、文化底蕴和教学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某一方面存在缺失,则直接导致其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无法掌握中国文化精髓,且容易在文化学习中迷失方向,造成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下降[3]。一些教师自身的文化储备不足,文化的理解力和文化敏感度都存在严重不足,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无法实现最佳的文化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通过知识讲授和文化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不能实现课堂知识和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且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能够很好地进行解答,造成学生文化学习中积压大量的问题,存在大量的疑虑和困惑。同时,教师在中外文化的差别性和比较上所知甚少,无法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有效教学,使得学生在文化理解上较为吃力。

3 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

3.1 明确文化视域下的教学目标

明确文化视域下的教学目标,能够保证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性和方向性,使得文化教学能够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使得对外汉语教学更加全面和立体化。对外汉语教学,不止是汉语语言的教学,不应当只停留在词汇、语法、修辞和表达上,还应当将文化教学充分融入到教学当中,既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汉语学习,还能够使得其充分掌握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人文地理等文化知识,并能够掌握中国的民风民俗和思想价值观念[4]。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明确,语言知识的教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只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更为主要的是要进行中国文化知识和理念的教授,并能够借此实现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只有明确这一教学目标,并指导教学,才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2 优化文化视域下的教学方法

在对外汉语的教学方法上,应当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避免教师单一的知识灌输和教授,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且学习效果较差。同时,应当避免教学方法上的矫枉过正,过分强调教学形式的新颖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而忽视实际的教学效果。教师可结合自身的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保证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并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教师可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将课堂环境和社会环境有机结合,通过多媒体资料了解中国风土人情,并可鼓励其到中国家庭中去体验文化氛围,切实感受并学习到中国文化[5]。同时,教师还可利用对比教学法,通过中外文化对比,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外文化的差别,并通过与本国文化的比较来达到更好的理解效果。

3.3 提高教师的文化教学综合素质

教师的文化教学综合素质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只有保证教师具有足够深厚的中国文化涵养和足够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才能够保证其在中国文化教学时能够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外国学习者,使其充分掌握中国文化的内涵[6]。教师应当在平时注意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总结,以便在教学时能够更好地、更系统地进行文化教学。多阅读中国文化书籍,观看中国文化有关的影像资料,并在平时注意总结积累,形成一套对外汉语教学体系。同时,教师应当注重对中外文化的吸收和理解,并对其不同进行比较,了解其中的差异,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比较,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并实现对中国文化的有效掌握。

4 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成为我国传播中国文化、实现中外有效交流的重要方式,对于帮助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加强中外间友好合作关系有着重要意义。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对外汉语教学在文化视域下进行,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中国文化的教学。同时,应当认识到,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应当采取相应的办法和对策。应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并提高教师的中国文化综合素质,以有效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并实现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

[1]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2]马倩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

[3]隋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文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09,(12).

[4]刘琳.浅谈对外汉语文化教学[D].兰州:兰州大学,2012.

[5]章岑.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方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6]段新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认知及融入策略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09.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视域教学效果汉语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