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多元化构建

2015-09-01 01:04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多元化交际

郑 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

引言

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对翻译教学的研究也滞后于其他外语教学的研究。在非英语专业的外语教学中,翻译教学更是被边缘化,往往流于形式,甚至有名无实。翻译教学方法单一,内容单调,严重脱离社会发展需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充实课堂教学,增强实用性,全面提升教学效果,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国际型人才。

一、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1.传统教学模式

翻译教学中采用最多的是传统教学模式,即语法翻译法。这种教学法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教学目标,注重的是系统知识的学习。课堂以词汇和语法为主要教学内容,因为“语言是由一组描写规则构成的,掌握一种语言意味着学习者了解这些规则,并能迅速、准确地将母语翻译成第二语言或将第二语言翻译成母语”[1]。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权威,学生学习的内容包括翻译任务和评判标准都由教师决定。一般首先由教师讲解一些技巧和方法,然后布置有关的翻译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技巧进行翻译实践,最后教师给出评价标尺和终极译文答案。

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学习者运用已掌握的语法知识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学生能比较系统地学习知识。但这种翻译教学更加注重翻译流程的终端产品——译文,忽视对学生翻译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2]。其不足是:1)过分注重知识和技法的传授,要求模仿的东西较多,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2)课堂把教师作为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常常以“我”为主体,把自己的理解或翻译强加到学生“你”身上,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由于主客体——师生的疏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互动,忽视了语言教学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和语言学习者的认知、情感等内在因素。

2.优化组合教学模式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总是既有优点,又有弱点。从表面上看,翻译教学只是单纯地教授翻译技能而已,因此,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他方式方法似乎没有多大用武之地。而事实上,翻译可谓涉及到语言使用过程中最复杂的问题,包括知识结构水平、语言输出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只有通过优化组合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多种教学方法相互补充才能完成这些复杂的教学任务。例如,研究型教学模式和活动教学法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研究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它以培养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为本,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更注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使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不是教导式的,而是自主式的、对话式的、探究式的,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参与者。在翻译过程中,教师不是文本唯一的解释者,师生是平等的探讨者。研究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以及主观能动性,同时强调对学生个性化的尊重,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使学习者养成科学研究的精神和科学态度。

同样,活动教学法的教学实质是交际,教学通过活动来展现和发挥师生同为主体的作用。例如,临摹现场口译或某个情景对话等,师生构成双重主体,他们之间是平等、合作、协商的关系。课堂以一个语言点为起点,经过语言实践阶段,以交际运用为终点,良好地实现动态教学。

二、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翻译的使命是实现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交流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译者的语言能力,更多依赖于译者的综合素质。因此,翻译教学的目标应该从单纯的“语言翻译”教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即对人才的全方位培养。除了语言翻译能力和交际能力外,翻译教学目标还应包括:

1.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形成

翻译家尤金·奈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3]只注重语言转换,忽视社会、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差异势必导致交际失败。

2.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课堂的教学和实践是有限的,翻译教学应在使学生获得扎实语言知识和熟练的翻译技能基础上,把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从事翻译任务和翻译研究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习、研究、实践有机地结合,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与研究,并且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形成终身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3.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造力是人才的核心。在众多人才素质中,最突出的是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当今世界,新事物、新理念层出不穷,一个翻译者不但要与时俱进,了解和掌握新词,还应具备翻译的研究能力,探索翻译的新方法、新途径。

4.翻译理论的掌握

长期以来公共英语的翻译教学几乎不谈翻译理论,翻译理论似乎为英语专业学习者的专属。事实上,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开阔翻译视野,有助于提高翻译水平,提高翻译素养。

三、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的多元化首先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目前,大学公共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几乎清一色描写的是西方历史、文化与人物,而翻译练习也主要是针对课文中出现的句型、词组和课文内容而编,内容枯燥,形式呆板,与当今社会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离,缺乏时代感,实际应用价值不高。因此,翻译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必须使教学内容转向多元化。

1.西方文化输入+中国文化输出

翻译是一种双向交流,一方面向国内引进外国的政治、文化、科技等信息,同时也要向国外输出本国的历史、文化等信息。中国的强大必然要参与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竞争。翻译也越来越显示出对外文化渗透,提高国家软实力的特征。翻译教学中的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并不是简单地指英译汉和汉译英,如果一个汉语句子,表达的是西方人的文化习俗或事物,即便翻译成英语,也没有任何文化输出可言。因此翻译教学应该注重选择含有中国元素,表达中国文化风俗和中国当今社会特点的文本与内容,以培养学生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2.拓宽翻译素材

翻译素材的选择是翻译教学能否与时俱进、能否迎合学习者需求的重要标志。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多以文学作品为实践素材,然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各类实用文体素材的翻译才是他们所需要的和感兴趣的,他们更需要的是反映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娱乐等方面的实用文体翻译素材。

此外,长期以来,公共英语翻译教学与专业英语严重脱轨,二者很少发生联系。大学公共英语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语言技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本专业。因此,翻译教学只有与专业翻译相融汇,形成多学科交叉与交流特色,使公共英语、专业英语、专业知识相互通融,才能充分地显示其实用价值和社会功能。

结语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多元化构建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教学的面面俱到,更不是多种元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以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为背景,以培养社会实用人才为目标,依据教育教学理论,通过优化教学模式,放宽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等措施,使翻译教学由单一性转向多元化,实现翻译教学的多元化构建,使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发挥应有的功能与作用。

[1]张庆宗.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231.

[2]伍小君.“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建构[J].外语学刊,2007,(4):137.

[3]尤金·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多元化交际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情景交际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