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船舶夜航特点谈引航员心理情绪对安全的影响

2015-09-03 10:50湄洲湾港口管理局引航站许瑞祥
世界海运 2015年11期
关键词:引航员港口船舶

湄洲湾港口管理局引航站 许瑞祥

厦门海隆对外劳务合作有限公司 李 征

从船舶夜航特点谈引航员心理情绪对安全的影响

湄洲湾港口管理局引航站 许瑞祥

厦门海隆对外劳务合作有限公司 李 征

为提升港口的竞争力,提高港口泊位的利用率,各个港口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船舶夜航工作,引航安全面临更大的挑战。船舶夜间航行因通航环境较为复杂,会对引航员的安全操作和心理产生强烈影响。从夜航的特点、人的情绪和心理活动过程阐述引航员心理情绪对夜航安全的影响,以及如何克服不良心理情绪,保证航行安全以供同行借鉴参考。

引航员;船舶夜航;心理情绪;航行安全

一、船舶夜航的特点

船舶在夜间航行,与能见度良好的白天相比,通航的客观环境相对复杂,船舶驾引人员的工作环境和他们的自身状态与白天也大不相同。主要有以下特点:

1. 自然光线差对驾引人员的不利影响

夜间自然光线差,驾引人员的视力明显下降。实验表明,夜间人的视力通常要比白天下降50%以上,[1]特别是在有雨、雪、雾、霾等影响能见度的气象条件下,夜间人的视力还将锐减,这就使得人们发现物标的距离大为缩短,影响船舶驾引人员对物标距离的判断,辨别物标的准确性大为降低。

2. 人眼的暗适应能力影响引航员对航行环境的及时掌控

人眼的暗适应能力是指人的视力从明处转向暗处,逐渐对暗处环境产生适应的过程。人眼的暗适应能力较低,通常需好几分钟。引航员登轮从甲板到驾驶台,从明处进入暗处,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适应环境并正常分辨船舶周围的各类物标,而在适应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3. 夜间明暗交替的周围环境易使观察形成错觉

引航员由于受白天工作环境的影响,容易形成对周围环境的习惯性判断,加之工作环境明暗程度的频繁变换(如常看雷达荧光屏、出入海图室等),往往加剧了眼睛的疲劳程度。同时,人眼在夜间对颜色的分辨力较差,对距离的判断会习惯性地借助于物标的亮度来识别,这就常会把亮度大的物标误远为近;反之,又可把亮度较差的物标误近为远、误小为大。而且在物标方位特别是物标舷角的判断上易形成错觉,不容易正确估计角度的大小,导致对物标运动状态的分析判断出现差错。

4. 物标自身的识别特征明显减弱

物标识别特征会随着气象条件和周围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夜间的视觉环境受气象条件和月光的亮度影响显著。如在月光下,水会呈银白色,沙滩会呈灰白色,两者易混淆;风平浪静时,岸线背向月光一边的山峰、岛屿等会有阴影倒映在水中,当船舶航经时,常会误认为有危险而偏离航道;面向陡峭高山或高大建筑物航行时,又会觉得物标就在眼前;而面向低平岸滩或低矮物标航行时,又会误认为物标还很远。这样就容易对物标的实际位置及周围环境作出错误判断。

5. 港口及邻近区域灯光背景复杂交错

引航员引航的区域通常是港口及邻近区域,这些区域因靠近码头和城市,除船舶众多外,岸上的各种灯光与周围各类船舶的灯光、航道边缘助航设施的灯光等交错辉映,不仅使人眼花缭乱,而且有时还出现导航灯光被遮挡等现象。当引航员在夜间引领船舶,通过重要航道、锚地或接近港口时,易引起判断失误,发生走错航道甚至搁浅和碰撞等严重事故。

6. 引航员大脑反应速度相对变慢

虽然每个人的体质、情绪、生活习惯以及调节适应力不尽相同,每个人体内的生物时钟基础节律亦有所不同,但是,绝大多数人在夜间,尤其是下半夜,身体机能逐渐进入休息状态,对外界事物变化的反应能力逐渐减弱,表现为麻木不仁,反应迟钝。引航员引领船舶夜航,夜间容易疲劳,同时受视距限制,参照物减少,人的视野相对狭窄,观察灵敏度降低,反应能力也相对变弱,对发出的指令是否执行、效果如何,无法及时分析判断。特别是由于物标可见距离大为缩减,可供人判断物标特别是来船动态的时间很短,遇到复杂情况尤其是危险局面时,很可能会措手不及。

7. 港口及航道设施发生故障导致导航困难

引航员夜间引航,港口及航道助航设施是引导船舶安全进出港湾锚地的重要保证,引航员对港口及航道助航设施的识别主要是通过灯质和雷达图像来判断。如果这些助航设施,比如灯浮、灯船,一旦遭到损坏,或遭大风浪袭击发生熄灭、移位等,就会给驾引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实际工作中此类情况经常发生。

8. 夜间通航环境较白天差

因管理不到位,通常夜间的通航环境较白天要差,特别是一些无证渔船和“三无”小型船舶,为逃避主管机关的监管,通常选择在夜间出来作业,此类船舶不但设备设施不齐备,而且相关从业人员大多未经充分的专业培训,通常无视相关的法律法规,船员素质较差,经常违章、超载,不按规定的航路航行,随意追越和穿越,并且无视灯光和声响信号,在很大程度上给大型船舶,尤其是给限于吃水的船舶造成碍航。同时,许多渔船在航道中无序捕捞,在夜间也容易给引航员引领船舶造成紧迫局面。

二、引航员心理情绪对夜航安全的影响

1.人的心理情绪状态的基本分类

心理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现代心理学把这些情绪分为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四种基本形式。[2]根据这些情绪发生的强弱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又可以将人的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应激等几种情绪状态。[3]

(1)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对人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健康都有很大影响。积极、良好的心境会使人振奋,提高效率,有益于健康,而消极、不良的心境会使人颓丧,降低活动效率,有损健康。

(2)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地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绝望、暴怒等。在激情爆发时,常常会伴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激情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激情会成为激发人正确行动的巨大动力,而消极的激情常常对机体活动具有抑制的作用,或者引起过分的冲动,从而作出不适当的行为。

(3)应激。

应激是指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例如,引航员在遇到突然发生的火灾、碰撞、搁浅等海上事故时,刹那间人的身心都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此时的情绪体验,就是应激状态。人在应激状态时,一般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是情急生智,沉着镇定;另一种是手足无措,呆若木鸡,有些人甚至会发生临时性的休克等症状。在应激状态下人们会出现何种行为反应与每个人的个性特征、知识经验以及意志品质等密切相关。

2. 引航员心理情绪与夜航安全

随着海上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许多港口都逐渐开展夜间引航服务。因夜间引航服务的特点及难点,导致夜航期间发生的有引航员在船的海上交通事故的比例不断上升,而引航员的心理情绪直接影响到船舶的夜航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引航员的情绪、注意和意志这三项心理特征是最常见的,它直接影响着引航员在从事引领船舶工作中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1)影响引航员的主要不良心理情绪诱因。

引航员接到夜航任务后,如果受到不良的心理情绪诱因的干扰,将会直接影响到引航员在夜航操作中的安全。不良的心理情绪诱因有多种,其中对引航员关系密切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见图1)。

图1 与引航员关系密切的不良心理情绪诱因

(2)不良心理情绪对夜航安全的影响。

引航员在从事引领工作中,都会对自己周围环境表现出自己的心态。当引航员心情愉快、满意时能感到心理舒适,对事物和夜航局面的判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常表现为感受力强、勤于观察、反应迅速、判断准确、指令清晰,有利于夜航安全。反之,若产生忧愁、恐惧、苦恼等情绪时,则会发生感受力下降、精力分散、反应迟钝,易出现判断失误等不良行为。比如:麻痹大意、盲目自信的心理就容易导致引航员对引航过程中的困难和风险的估计不足或者对已知的风险因过于自信而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具有心理疲倦、过度兴奋或沮丧、情绪烦躁的引航员,在夜间引领船舶时,通常会对临近的危险视而不见或者无法及时感知,导致无法及时采取措施规避危险;具有畏难情绪的心理通常体现在资历较浅或者对引航任务准备不充分的引航员身上,这些引航员通常会表现出过度紧张的心理。这些不良的心理情绪,通常会导致引航员在引领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或反应过度,对危险的临近浑然不知,对态势的判断失去专业水准,直接造成引领工作陷入困难。

三、夜航引航员克服不良心理情绪的方法

1. 强化职业道德训练

引航员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乐观主义的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具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忍让和克制,培养敬业精神,把安全引领船舶放在第一位。

2. 引航员应经常保持愉快的心境

不良的心境不但影响自己的脾气性格,还会出现精神紧张,忍耐力和判断力减弱。心境的好坏对引航员的意识及引领工作具有很大的影响。为保持愉快平和的心境,引航员应加强自身的修养,保持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培养一些良好的嗜好,如集邮、看书、划船或种花等,学会宽容大度,这些都会使人感到生活充实、满足,有助于保持愉快的心境。

3. 引航员接到夜航任务时心理情绪要稳定

当人在承受某种心理负担的情况下,有情绪逐渐增强的紧张表现反应。因为引航员深知夜航任务重、困难多,在接到夜航任务时难免会有紧张情绪。如果在夜航引领过程中,这种不良情绪反应过度,就会对引领船舶的态势和周围通航环境作出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的估计和判断,容易误解其他船舶的行动或作出与其他船舶不协调的行动。

4. 提高引航员的注意力,增强引航员的心理准备

引航员在从事夜航工作中,能否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对夜航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引航员在夜航时,由于缺乏集中于注意其他通航船舶、港口及航道的助航设施、周围的环境、本船的情况及运动态势而引起心理情绪时,会导致感知迟缓、判断错误甚至出现危险的征兆。所以,引航员在引领的过程中要排除其他事物的干扰,集中注意力,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变化和自身引领船舶的态势。

5. 增强引航员的意志品质

引航员在从事夜航工作时,为达到安全引领的目的,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专业知识和智力,克服各种困难,正确处理船舶间的相互关系,冷静处理夜间航行所面临的各种复杂局面,这些都需要增强引航员的意志品质。对引航员要加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有时为达到安全引领的目的,特别是在各种不良气象条件下,需要作出一系列决定,这都需要引航员有顽强的意志品质。

6. 遇有突发事件应保持良好的心理应激状态

引航员在夜航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素质原因,或者对夜航任务存在的困难认识不足及引航方案的准备不够充分时,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很可能会产生以下不良心理应激反应(如图2所示),导致对问题处理不当。为避免出现这些情况,引航员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其次,引航员应该对接到的夜航任务进行充分研究,做好引航方案,充分考虑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引航员在接受任务前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图2 引航员出现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

7. 加强沟通,在引领过程中保持平和心态

引航员在引领船舶的过程中,除了依靠自身的专业技术、经验外,还需要驾驶台团队、拖轮、引航调度、引航艇、码头、海事、航道等相关单位部门的通力协作。因此,应加强沟通,避免因协作单位或个人的不协调而导致不愉快的心境产生;正确看待驾驶台团队成员的执行力和工作能力,在引领过程中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因为团队成员的素质问题而存有过多的抱怨情绪,从而分散注意力,影响航行安全。

四、结束语

状态不良的心理情绪和精神因素往往是导致船舶夜间海事频发的原因之一,因此,船舶驾引人员在夜航中应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并不是指无所谓的态度,而是指要有高度的注意力和适度的紧张感。船舶夜航毕竟与白天航行有着许多不同,若没有适度的紧张,漫不经心,盲目驾引,甚至发生有悖于安全的习惯性做法,则非出事不可。反之,紧张过度,畏缩不前,就不能对船舶周围的情况作出及时而准确的判断,一遇紧急情况,很有可能惊惶失措,也非出事不可。船舶驾引人员在夜航时,除了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当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事故,保证安全。

[1]王小金.船舶夜航安全探析[J].水运管理,2001(12):30-33.

[2]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6.

[3]朱军.船舶交通管理基础[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10.16176/j.cnki.21-1284.2015.11.004

猜你喜欢
引航员港口船舶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风险分析与安全措施的探究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资料链接:中国引航员情况简介
船舶!请加速
港口上的笑脸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日本引航员培训与考证体系研究与借鉴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