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论金铁霖教授的声乐教学艺术

2015-09-06 00:36何鹏飞
戏剧之家 2015年15期
关键词:教学艺术因材施教声乐

何鹏飞

(中国音乐学院 北京 100000)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论金铁霖教授的声乐教学艺术

何鹏飞

(中国音乐学院 北京 100000)

【摘 要】金铁霖老师历经十年辅导李谷一的声乐教学实践,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的民族声乐教学经验,这些经验不仅验证了金老师因材施教所结出的丰硕成果,而且为开创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声乐艺术的新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因材施教

悠久的中华文明史,造就了璀璨夺目的文化艺术和极具东方人文色彩的审美旨趣。中国的传统艺术,既讲究师承,更讲求创新;不仅特别推崇标新立异,而且还十分鄙视抄袭雷同。

周恩来总理具有广博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他对于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曾经倾注过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据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回忆:一九六一年,(一次)我演唱了《洪湖水,浪打浪》。总理听过后,对我亲切地说:“听了你演唱的《洪湖水,浪打浪》,我觉得你唱得不如王玉珍同志。我有一个想法,供你考虑:我在想,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用跟踪的办法是不能超越别人的。你是否还是发挥你的特长。可以吸收各家之优点,用来发展你独有的风格,为民族的声乐艺术多作些创造和贡献。”①

从郭兰英、王玉珍这两位歌唱家成长的地域环境来看,郭兰英出生在山西,其活动地域主要是在我国干旱少雨的北方。而王玉珍及其歌剧《洪湖赤卫队》则产生于湖北省的泽国水乡。迥异的地域环境不仅造就了两地不同的人文景观,而且塑造了两地差异较大的口语发音,乃至音乐旋法特点及其歌唱咬字发声。试想,歌唱家倘若不考虑以上因素,仅仅凭着良好的主观愿望去选择作品,必然会因一定程度的“水土不服”而导致事与愿违。

事实上,在中国传统艺术领域,各个门类的艺术家、各种艺术的发育成长无不是立足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积极借鉴、吸收各家之所长,而后着力发展出具有独特个性特征的艺术门类或品种,从而为中华艺术宝库的构建增砖添瓦。倘不如此,这个艺术家或艺术门类便不会在艺术史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古今中外的艺术史早已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金铁霖老师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具有相当成熟的认知,因此,他在自己的声乐教学生涯中,数十年如一日地始终坚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因材施教”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金铁霖老师始终坚持奉行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学原则,从而保证了金老师声乐教学的高成材率和极具个性演唱特征的声乐学生群体。

金铁霖老师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承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老师。五年的专业科班学习,为金老师的声乐艺术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功底,使得金老师一毕业便被分配到了中央乐团,担任歌唱演员。

在我跟金铁霖老师长期接触的过程中,感到老师对于自己在声乐教学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一直很低调。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对人说:“在走上声乐老师这个教学岗位以前,我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歌唱演员而已。但是,当我接触到声乐教学以后不久,我就对教学产生了兴趣。我对别人的演唱、对学生们的演唱感兴趣,于是就开始给他们做辅导。”

金铁霖老师回忆说:“在介入到流行唱法方面,我可以算是比较早的,八十年代初我就介入了。当时,大家对‘通俗’的认识还不是唱法的问题,许多人认为通俗歌曲简直是大逆不道。因此,认为它不能登大雅之堂,不能在电视上出现。在那个时候,我就已经介入到流行唱法里面来了。当时,我最早给通俗唱法做辅导的就是成方圆。那时我在中央乐团当歌唱演员,成方圆在中央乐团当二胡演奏员。她那时开始唱流行歌曲,当时她的演唱还挺受观众的欢迎。有几次她来找我,我就给她做过几次声乐辅导。”

上世纪80年代初,谷建芬在重重困难中创办了“谷建芬声乐培训中心”。这个以“出人才,出作品”为宗旨的培训中心,致力于推动当时流行音乐领域的发展与创新。随着这个培训中心所取得的成就逐渐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我国本土的流行音乐也逐步被认可和接受。在流行音乐界后来走红一时的歌星中,有很多人都是出自于这个声乐培训中心。当时,谷建芬就聘请金铁霖老师来作为她这个流行音乐培训中心的声乐指导教师。

在为“谷建芬声乐培训中心”做教学辅导的过程中,金铁霖老师接触到许多流行歌手,像韦唯、苏红、田震……这些日后成为流行歌坛大牌明星的人,金老师都给她们上课辅导过。

在为韦唯上课之前,金铁霖老师就觉得韦唯演唱流行歌曲、翻唱邓丽君的歌曲时,音乐的感觉挺好。那个时候韦唯正在铁路文工团,是一个朋友介绍过来请金老师给她上课的。于是,金老师就开始琢磨引导韦唯在保持她个人演唱风格的基础上,往“科学性”这个方面发展一下。

金铁霖老师所说的“科学性”,在演唱方法上是指歌唱不能违背人体生理规律,歌唱的声音走向要沿着共鸣腔体即“声音通道”运行。训练所采用的方法,是借助“u”母音来进行的。学生学习掌握运用“u通道”进行歌唱发声之后,能够使高低音的声音线条上下贯通,可以不留痕迹地磨掉换声区的那个“坎儿”,从而有效地扩展歌唱者的音域。经过金铁霖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韦唯本人的勤奋努力、刻苦学习,韦唯的声音色彩、音乐表现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提高,声音色彩更加浓郁,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歌唱音域达到有效的拓展!

正是有了这样高水准的演唱技能作支撑,韦唯才得以成为从中国流行歌坛走向国际乐坛的著名歌星,并且连连在国内外获得演唱大奖。

经过金铁霖老师的悉心上课辅导,苏红、田震等在流行歌坛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除此之外,金铁霖老师的精力主要还是集中在民族声乐演唱人才的培养方面。金老师那个时候就曾经给许多慕名找上门来的歌手做过辅导。

在金铁霖老师教过的学生当中,仅传统民族声乐方面就有唱京剧、评剧、豫剧、川剧、湘戏的,有唱花鼓戏的,还有搞曲艺的……金铁霖老师说:“我在教他们的过程中,首先是学习他们带来的民间曲艺、民族戏曲的演唱,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促使我的思想感情逐渐起了变化,使我更加热爱我们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各种演唱方法。”

例如,无锡市歌舞团的演员倪雪萍、安徽省京剧团的演员鞠敬伟、湖南省广播电视艺术团的演员徐经伦、河北省歌舞剧院的演员铁金、浙江省歌舞团的演员金永玲、鞍山市歌舞团女高音林静、上海武警文工团演员王敏、无锡市歌舞团的演员徐笑萍(歌曲《太湖美》的首唱者)……这些青年歌唱演员都是经过金铁霖老师的精心栽培后,成为了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歌唱家。

一般来讲,爱好民歌演唱的年轻歌手,大都存在着气息较浅、歌唱音域偏窄、艺术表现手段不足、演唱曲目有限等方面的缺陷。金铁霖老师在指导这些歌手的过程中,遵循他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总结的“声”“情”“字”“味”“表”“养”“象”的七字标准,同时,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因材施教。

金老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经常有针对性地采取便于学生理解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金老师经常运用“反向提法”指导学生掌握喉咙打开的方法,以便于形成歌唱的“声音通道”。

与此同时,金老师还灵活地运用歌唱声音“支点”的提法,调整学生歌唱的整体平衡。引导学生根据歌曲演唱的具体需要,而适时向下、向上、靠前、靠后……调整声音“支点”,从而保证了学生在演唱声乐作品时,声音能够随时调节出大、小、强、弱、虚、实等的不同变化,从而,使他们的演唱能够更加传神、更加入微地诠释、演绎民族声乐作品。

除此之外,金铁霖老师还热情地辅导过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歌手,如:蒙古族歌手阿拉泰、傣族歌手金小凤、朝鲜族歌手方银花、壮族歌手唐佩珠……

金铁霖老师在辅导这些歌手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在保证每一位歌手原有民族特色和演唱风格的基础上,积极审慎地调理歌唱气息,循循善诱地调整歌唱“声音通道”、积极能动地扩展音域、有步骤地不断扩大演唱范围和曲目……

勇于探索、勤于钻研、有教无类、认真负责,是金铁霖老师数十年来始终如一的工作作风。坚持这一工作作风,不仅让他培养出难以计数的优秀学生,并且使他赢得了“歌坛伯乐”“托起明星的人”等美誉。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赞誉,金铁霖老师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曾经明确地指出:“学生,不是哪个老师的私有财产,他们应当是国家和人民的栋梁之材。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声乐人才,逐步建立我国的民族声乐学派,使我国的民族声乐能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金铁霖老师曾经多次表示:“在我的声乐教学生涯中,我认为自己没有任何框框,因此,现在有人说我教的学生‘千人一面’‘什么都一样’什么的,其实呢,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我如果真的是‘什么都一样’,就不会走到今天。我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框框。我对任何唱法都没有丝毫偏见。”

可以说,正是由于金铁霖老师对于声乐教学不附带任何框框,因此无论是对流行唱法、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他都没有丝毫的偏见。不管是什么样的歌手,带着怎样的歌唱方法来找他,他都乐意倾听,并且非常感兴趣地加以分析研究,通过反复探索,最终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该学生存在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金老师说他自己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不仅从中学到了其他老师的一些教学方法,而且从学生身上也可以学到许多他先前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

事实上,正是由于演唱个性的不同,才使得我国声乐舞台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更加丰富多彩。这样,就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像是在餐厅吃自助餐似的,各自选取自己所喜爱的食物。金老师认为,这样更符合毛主席提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宗旨。

李谷一是金铁霖老师培养的第一位专业民族声乐学生。她15岁考入湖南省艺术学院舞蹈专修科,1961年毕业。1964年,李谷一因出演湖南花鼓戏《补锅》的女主角,而被广大观众所熟知。

据金老师回忆,他是在1966年底,通过亲友的介绍在北京与李谷一结识的。当时,金老师听了李谷一的演唱以后,感觉她的嗓子很好,唱的花鼓戏也非常有味道。于是,金老师就从1967年起开始为李谷一作辅导。

那时,金老师所在的中央乐团每天的工作就是排练钢琴伴唱《红灯记》。金老师就教李谷一练钢琴伴唱《红灯记》里铁梅的唱段。李谷一是戏曲演员,由于她的嗓音条件很好,因此,除了普通话表达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改唱京剧还是比较方便的。

为了帮助李谷一补上普通话这一课,金老师在教学的开始阶段,着重指导李谷一用普通话正音。在李谷一早期随金铁霖老师学习唱歌的歌谱上,几乎每首歌曲的歌词上,都由金老师标注着汉语拼音,以帮助她调整正音。

与此同时,金老师还教李谷一唱了一些民歌,以及美声风格的阿尔巴尼亚歌曲《黎明》,等等。在这个阶段,金铁霖老师已经开始尝试着将李谷一的歌唱纳入声乐艺术演唱的声音“通道”,力图找到民族性与科学性的内在联系。

据金铁霖老师回忆说:“由于在指导李谷一的过程中,这个事情做得比较细致认真,使得我在教李谷一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魅力和特色,以及它的意义深远和发展的可能性。因为,我在教李谷一的过程中发现:这种声音更适应中国人的音乐审美,更适合中国人的语言发音和艺术表现风格。

“由于李谷一是学戏曲的,她又是个好演员,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所以在这个人的基础上,你把你所知道的声乐的能力灌输进去,使她体现出来。我在给她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又提高了我自己的思想认识。通过想方设法使她的歌唱艺术表现不断地臻于完善,她的完善就是我教学的提高。

“李谷一当时在舞台上一展现,连同她的唱法,就成了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李谷一的出现,使当时的音乐界、文艺界出现了一种新的光彩和崭新气象,她的演唱不仅震撼了观众,也震撼了文艺界。很多唱歌的人一听见她的歌声便禁不住赞叹:‘呀,唱得太好了!’于是,就模仿她的唱。很自然的,那时候有的人就打听到了是我教的李谷一,我也开始被人注意了。在这个阶段当中,使我更深一步地认识到了民族声乐艺术那无以伦比的巨大魅力,感受到民族声乐艺术在中国人民的心目当中,那种深入人心和无可撼动的牢固地位。”

李谷一的演唱,使金铁霖老师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人自己的东西这么好听,有这么多听众,能够这么激动人心,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搞得更好呢?我们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声乐弄好,培养出更多的学生?因此,作为中国的声乐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它引导到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的轨道,把它总结好,以便让全中国人民欣赏到最好的声乐演唱。从这个角度来讲,我逐渐在思想上提高了认识,增强了信心。

金铁霖老师说:“其实,在我的思想观念里,一直觉得应当搞出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来。这个东西非搞不可,而且一定能够搞好,一定要让更加广泛的人民群众都能够接受它。在我对这个东西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已经被这么多的观众都认可了,但是,我认为它还没有达到让我最满意的程度。我一定要团结大家共同努力,尽早建立起中国声乐学派,让中国声乐尽快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

注释:

①郭兰英:《牢记总理教导,誓为工农兵歌唱》,原载1978年3月17日《解放军报》,转引自《回忆周总理谈文艺》,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4页。

中图分类号:J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078-03

作者简介:

何鹏飞,男,1969年出生于四川,现工作于中国音乐学院,任音乐教育系及金铁霖中国声乐教研中心声乐教师,同时担任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处副处长、国音堂副总经理、中国音乐学院参与中小学美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硕士研究生毕业,专业方向为中国民族声乐表演。

猜你喜欢
教学艺术因材施教声乐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