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事件中的谣言对网络舆情管控的冲击
——以“手术室自拍事件”为例

2015-09-06 00:36王恬恬
戏剧之家 2015年15期
关键词:新媒体

王恬恬

(西南大学 重庆 400715)

浅析新媒体事件中的谣言对网络舆情管控的冲击
——以“手术室自拍事件”为例

王恬恬

(西南大学 重庆 400715)

【摘 要】最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新闻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比之前有较明显的拓展。但随之而来的,是种种谣言的不断出现。本文以“手术室自拍”事件为例,用“景观社会”理论进行分析,试图探讨新媒体事件中的谣言对舆情管控的冲击。

【关键词】新媒体;景观社会;舆情管控

近些年来,诸如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借助网络而得以快速发展,以网络为依托的它们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些社会事件的传播载体。与传统媒体不同的事,新媒体上传播的信息往往言简意赅、文字精炼,尽管有些用词煽情、与事实相差较远,仍颇受网民的欢迎。网民的转发成为谣言传播的助力,对网络舆情的管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一、新媒体事件中的谣言

新媒体事件,是指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由网民传播和推动事件进程,并挑战主流意识形态和现存社会权利结构权威,带有争议性的社会事件。新媒体与传统的纸质媒体、电视媒体不同,它的特殊性决定了新媒体事件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易于引起网友共鸣等特点。同时,也因为它的特殊性,使它的真实性、可信度与传统媒体相比,仍有差距,往往带动谣言的传播。

为了增加点击量,不少网络媒体倾向于制作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来吸引网民,尤其是微博、微信等以“微”为特色的新媒体,由于其篇幅限制,需要在有限的字数和图片数量中讲清主要事实,于是常常被“标题党”利用,以夸张、煽情的标题快速赢得网民关注并转发,成为制造谣言的机器。这种以新媒体为依托的谣言传播速度之快、控制之难给舆情管控带来了不小的难题。

传统媒体尚能通过新闻评论等来引导舆论,但在网络媒体高速发展的现在,往往传统媒体还没来得及作出反映,网络媒体的传播已经形成了不小的影响力。此外,随着某种事件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网民的认知和判断常常以网络传递的信息为准,传统媒体的辟谣容易被湮没,网络舆论一旦不受控制,将会对社会产生相对严重的影响。

二、“景观社会”下的谣言暴力

由于监管的困难,网络作为虚拟社会,其中的很多信息都不可避免的带有虚拟特质,网络舆论也不如现实社会中的舆论容易控制,用“景观社会”的理论来说,网络虚拟社会虽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景观社会”,却也有着相似之处。作为一个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在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中,景观指“少数人演出,多数人默默观赏的某种表演”,少数人指作为幕后操纵的资本家,他们制造了景观性演出;多数人指被支配的观众,即普通人。景观还可以造成“娱乐”迷惑,“大多数人”沦为景观控制的奴隶。只不过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少数人不一定是资本家,也可能是部分不太负责任的网络媒体或者网民,他们一定程度歪曲事实的报道和爆料,促使了谣言的产生,甚至对事件当事人的身心都造成伤害。2014年底的“手术室自拍事件”就是鲜明的例子。

2014年12月20日,微博网友“@当唯美不再唯美”发布了一组西安某医院手术室中不少医务人员的合影照片,并评论“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想说难怪医患关系这么紧张,手术同时你们在做什么?”博主称发图只是想让媒体知道,打击不良情况。

此后,这则微博迅速引起网友热议,21日上午的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的批评照片中的医生无医德,并引出这几年饱受争议的医患矛盾激烈的话题。21日下午,一名医生在微博上声援,认为只是一台高难度手术成功后,医生合影留念,希望媒体不要过分解读,不要割裂医患关系。之后的舆论开始转向指责媒体报道不够专业,加剧医患矛盾。21日晚上,西安市卫生局免去分管副院长等3人的职位。针对处罚,有网友认为过重。22日上午,医生解释道拍照是为纪念手术成功以及告别老手术室。在这之后,网友开始反思,认为应该多一些理解。

纵观整个事件,微博网友“@当唯美不再唯美”作为事件中的少数人,制造了医生罔顾医德,手术室拍照的假象,迷惑了大多数网民。由于此前一些有关医生的负面报道,使得此次事件中,在公众自我议程设置下,已对医患矛盾尖锐,医生失德有了直接的判断。所以在事件初始阶段,大多数网民只是麻木的“观赏”,并不在客观的角度提出质疑,一些提出质疑甚至声援的网民声音也被批评的声音覆盖,舆论一时难以被影响,以致谣言影响力迅速扩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和L·波斯特曼基本法则是R=I*A,R表示谣言强度即流通量强度,I表示谣言内容的重要度,A表示模糊度。可见谣言内容的重要度和模糊度越大,谣言传播强度越大。就这次事件而言,医患关系早已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重要度不言而喻。另外,微博博主只是上传了照片并配以自己的评论,事情本身的前因后果并不提及,可见模糊度也较大。再加上网民已有的认知以及对所呈现“景观”的盲从,均造成了此次事件的谣言暴力对当事医生和医院的严重的身心伤害。尽管后来网友开始反思,但对当事人造成的伤害已很难弥补。

三、对网络舆情管控的冲击

其实这次事件发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也在于新媒体事件对网络舆情管控的冲击。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和表达的,公众对自己关心或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新媒体事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使得官方还来不及在微博发布的第一时间、还没有引起广泛影响的时候作出解释和辟谣,以致网络舆论失控,一边倒谴责医生,对医生造成伤害。

新媒体事件对网络舆情管控的冲击体现在诸多方面。

第一,在网络虚拟社会,“把关人”角色相比传统媒体相对弱化。在新媒体时代,因为自媒体的发展,可以说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活的“媒体”,网民可以随意上传文字、图片,而并没有专门的“把关人”对每个个体发布的信息进行把关。事实上网民数量之大也的确难以一一把关,现有的网络监控确实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一些网络媒体为了点击量也开始走煽情路线,以“假消息”博“真关注”。这些种种使得谣言有机会冲破防线,大肆传播,给舆情监管带来冲击。

第二,从传播者本身来看,对政府议程设置的不信任驱使网民开始相信谣言。近些年,有关政府的负面也常常见诸于媒体,尤其在现在这个思想日趋开放的时代,人们开始渐渐反感政府常有的议程设置,网民对政府的信任相比从前有所减少,更倾向于相信网民自发传布的信息,认为在监管少的地方容易出现真相。

第三,一些新媒体事件之所以能成为轰动一时的事件,难以被控制在舆情管控之下,是因为事件本身与人已经形成的刻板印象有关。就“手术室自拍事件”而言,之所以在短短一天内引发大量网友转发关注,与网友早已形成的医生多无医德、当今社会医患矛盾尖锐等刻板印象不无关系。这种刻板印象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此前有不少涉及医患矛盾的新闻报道,舆论对医生群体渐渐偏向批评指责的态度,很多网友已对医生无医德的形象的深信不疑,这才导致此次事件中,最初出现的微博能在短时间引发网友的共鸣。

参考文献:

[1]王超群.比较视野下新媒体事件谣言传播机制模型新探[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16(3):98-102.

[2]张小明.基于网络舆情研判的突发事件应急舆论引导[J].新视野,2013,(4):55-58.

[3]黄文文.试论新媒体事件中网民启发式认知偏差的负面影响[J].商,2014,(8):138-139.

[4]郭程.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理论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126-02

作者简介:

王恬恬(1993-),女,汉族,浙江平湖人,学士学历,学生,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