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解读电影粉丝受众

2015-09-06 00:36刘雅丹
戏剧之家 2015年15期

刘雅丹

(河北大学 研究生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解读电影粉丝受众

刘雅丹

(河北大学 研究生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本文采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近年来电影中的粉丝现象进行解读,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探索粉丝受众群体的不同层次需要的满足情况。马洛斯认为人的需要按照优先顺序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所有个体自身都有着向完美人性即自我实现这一最高目标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需要理论;电影;粉丝受众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最理想的人格就是自我实现的人,而要成为自我实现的人的前提条件就是各种基本需要的满足,这些基本需要按照优先顺序或力量的强弱形成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与此同时,马斯洛并不把人类的需要层次看成是固定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而是通过人的需要来考虑如何激励人的行为,让这些基本需要成为健康的内在驱动力。当这些需要在一个渐进的过程当中被满足,当自我实现的需要出现时,个体越来越趋向姿势下,对生活怀有积极健康的态度。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重叠,高层次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依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二、电影粉丝受众的概念

电影受众的界定,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的是指电影受众进入电影院这一公共场所,进行电影观看、电影欣赏的个体或群体;在广义层面上,电影受众还包括了在任意公共场所,通过电视、手机等其他媒介进行电影观看的受众。媒介的多元化为电影受众带来的不仅是观影媒介的选择多样化,还进一步扩大了受众在时间上、空间上的解放,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电影观看。

在新媒介环境的影响和电影传播过程中,对于某些传播内容狂热喜爱的观众,便成为了特定内容的“爱好者”。受众对于某种类型的影片、某位导演、演员的推崇、喜爱,经过时间的累积,对于喜爱的对象会呈现出某种“极端”的迷恋,成为特定的电影粉丝受众。电影粉丝受众的出现与电影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电影的商业化属性得到放大,因此电影粉丝的喜好成为了指南针,电影受众的多少、票房的支持程度等一度成为了一些电影票房成败的关键。

三、粉丝受众与需要层次理论

粉丝电影是粉丝受众对电影的一个共识:根据特定受众群体的喜好制作、拍摄,人气偶像、明星担当主演或主要参与人员,影片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受特定的粉丝受众的追捧。粉丝的喜好成为了制作参考,根据目前的粉丝电影作品而言,受众群体主要以青年人、学生为主。粉丝电影对于作品本身的受众定位最终的呈现是最为关键的部分,粉丝即消费力,为了抓住更多的受众,电影从选题到制作过程到上映等一系列活动中都会考虑通过不同年龄的演员、不同的取材,尽可能多地争取不同年龄段的受众群,使各类受众群体的交际最大化,争取票房的最大盈利。

具体看来,粉丝对于不同类型电影的热爱不尽相同,主要有两种:第一类:以青春偶像、明星造势的粉丝电影。这类电影中偶像演员或是跨界进行电影拍摄的明星导演取代电影剧情成为最大的卖点。第二类:以电影中的经典角色为卖点的系列电影。通过塑造经典角色,拍摄一系列的同主角的作品,这类制作方式在电影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好莱坞电影中屡见不鲜。电影中如“詹姆斯·邦德”、“蜘蛛侠”等角色本身就是粉丝的聚焦点,很多粉丝甚至会在服装、举止上模仿影片中的主人公。

马斯洛说“当面包没有时,人们活着只为得到面包,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生理需求与个体生存息息相关,在所有的需求中,生理需求既是最原始、最基本、最强烈、最底层,也是最有力的,是实现其他较高层次需求的基础。在满足生理需求之后,粉丝受众需要在“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中完成自我的社会归属感需要。粉丝受众在电影的创作开始就参与其中,电影的主角、剧情设计的选择都与之密不可分,粉丝受众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自己想要的需求的满足。因为喜爱相同的明星、相同系列的电影作品,不同的粉丝个体可以成为一个整体,形成自己的“粉丝群”,并在这个团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还可以通过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平台完成自我成就的需求。那么在粉丝电影的整个活动中,粉丝受众自身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会对自己或者周围的事物等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认识,看到自己的位置和潜力的发挥,成为所期望的人。

四、结语

电影作品来源于生活,是光影的传播媒介,是故事情节的内在载体。在受众选择观看电影的时候,更为关注的是电影内容中的社会文化性特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对人性本质需要的概况总结,各层次需要相互依赖。在满足基本需要后,粉丝受众在电影中开始需求较高层次的心理需要以实现自我成就的需要的满足,而这些,需要通过电影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黄会林,俞红.影视受众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杨媛.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多层次消费需要[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1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