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2015-09-06 09:45吴利俊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设疑多媒体历史

吴利俊

摘 要:历史课在中学的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育贯穿在中学的整个过程。历史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具有全方位、多侧面的社会功能。因此,如何提高历史的教学质量,求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历史教师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历史;效果;思维;设疑;多媒体

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历史教师应重视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着重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一、培养良好的历史思维

1.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具体方法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如出示阅读提纲应是本节或本段的重点内容。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如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例如二战影响,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点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内容,另外阅读时要理解重点词的含义,如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是重点词,应理解,否则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除了这些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内容讲的是什么,然后自己组织语言表达,当然,老师要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如提问、讨论、演讲、编演历史小品等。

2.要学会独立思考。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动脑子,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当得不到结果时,老师及时诱导。

二、巧设疑问,以题引趣

问题设计是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空间,合理设置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要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或情境,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舞台,从而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如在讲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我这样设问让学生思考:清朝有些官员认为是林则徐禁烟引起了战争,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回答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英国也会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的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我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就战争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中,提高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这种提问方法不只是传授知识,也是通过师生之间直接性的对话,取得了心灵的沟通。

三、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1.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交互性强等特点,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重演。这个特点使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掌握和巩固增加了难度,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特别是一些不易说明,头绪较多的历史知识点,僅仅依靠传统教学方法是很难具体形象地加以描绘,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困难。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形象化的教学信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能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屏幕显示的内容可以随意重复和迅速更换,可以表现事物的动态变化,还可以随画面变化产生相应的声音,使某些抽象的、难以表现的教学过程得以实现。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做到视听并用,从而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学习,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课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大量教学信息进行优化处理。还可通过课件向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自然、人文等资料,扩充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比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途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2.创设多媒体教学德育情境,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历史教学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的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来激发培养学生的高尚的思想道德及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高中学生正处于由青少年向青年过渡,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历史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大纲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历史教师应该充分依据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

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图文并茂,而且声画同步,视听结合,再加上教师抑扬顿挫的旁白,使学生在正确理解文本的同时,激发了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思想感情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有利于很好地发挥历史教学的育人作用。

3.运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直观等特点,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对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课堂效率,扩大信息量,更好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观察、认识历史事物的变化过程和内在联系,有效地处理好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由于它们容量大、节奏快,还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收到简而不漏、活而不乱的效果。

猜你喜欢
设疑多媒体历史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探
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
新历史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