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2015-09-06 12:43刘知英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阅读技巧英语阅读教学阅读方法

刘知英

摘 要:英语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有效性的主要途径,如何把握阅读教学的方法不仅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很重要,而且在中考成绩中也会有很突出的体现,成功的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阅读课的兴趣远远不如我想象中的浓厚,这使我对我的课堂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一直认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强劲动力和能力形成的前提,我一直在教学中实践着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我认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阅读兴趣;阅读技巧;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一、提高学生对英语教学的兴趣

1.设计兴趣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英语这门学科,大多数学生对其不感兴趣,认为英语不好掌握,太难学,因此,我认为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一项重要保证。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完成英语阅读教学中每一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之前,我尝试着围绕課文内容设计与之密切相关的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练习题,让学生以这些练习题为引导,教师以轻松明快的节奏创设出快速度通读课文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这期间选择重点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以利于获得更好的学习英语课文的信息,对下一步的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做好铺垫。教学中使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投影片,多媒体计算机等,充分发挥了它们拥有的效能,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调节了课堂上枯燥、乏味的气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发浓厚起来,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2.充分利用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态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原因。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尊重学生,尽量不批评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他们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教学材料中蕴含的情感因素,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就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炼教材内容的主题,逐步形成英语学习的兴趣。

3.充分利用选材上的优势来优化阅读,提升学生的兴趣

阅读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以及课文所涉及到得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等。所以在阅读材料的选择方面,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形式多样,没有多少生词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名人轶事,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寓言、幽默故事,新闻报道、史地常识、科谱文章等。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较为敏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们不满足于教科书上的知识,想获得更多的信息,他们对体育明星和动作电影更感兴趣。因此从材料的选择上进行改革,放弃以往常用的短文阅读理解,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广泛开拓题材范围,从一些体育杂志和电影画报上精选阅读材料。这样一来,让学生体会到英语阅读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并能从英语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4.充分利用提问设计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提问设计的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中,教师要注意提问的质量;如果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过于浅显,学生就可以几乎不动脑筋回答,一哄而上或脱口而出,这只是一种很表面化的“积极”与“热闹”,实际上学生思维仍停留在低级、单一的水平,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逻辑思维的水准下,换换角度,换换说法,凡问必曲,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智力,努力学好英语。

二、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自学能力

学生的自学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日复一日地耐心而细致的引导和培养。

1.教师督促学生预习

这阶段主要是把学生从“老师抱着走”过渡到“老师扶着走”。步入中学时,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目标都不清楚。在这种状态下,教师给学生一个预习提纲,即要把预习的内容事先概括成几个问题或知识点,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或知识点做好预习,课堂上释疑。教师有必要通过布置预习作业来督促自学,其预习作业的内容安排要细,教师对课文理解和期望达到的目标都要提出具体的要求,要做到有布置有检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为达到某种预定目标而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2.预定目标下的学生自学

在学生具有一定的预习能力的基础上,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逐渐放手,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围绕着教材师生共同确定预习的内容,学生自己寻找有关的资料,做好预习笔记,课堂上讨论、释疑。教师讲学生之所想,做到了有的放矢,课堂的听课效果大大提高。如果认真准备,学生不但可以运用大量新的语言材料,而且还可以用到许多通过预习学到的知识。

3彻底开放的学生自主学习

经过以上的两个阶段,学生基本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并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此时,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以课本为依托”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学生自己确定重点、难点,在有关的参考书中寻找答案,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释疑,相互补充,教师总结,测试预习效果,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同时施与不断的鼓励,让其始终有一种成就感。

4.保证阅读时间,培养阅读习惯

从七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资料,还为其安排课外阅读时间。比如每节课留出几分钟让学生读英语课外书,布置英语作业时有意识地少布置笔头作业,而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等,使学生有时间读,有东西读。同时,每周安排1~2节自由阅读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条件。

总而言之,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属于一个带有特别强关联性的认知过程。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中学生英语阅读教学一定可以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思维,强化其对事物客观规律的理解,进而掌握实用的英语逻辑思维方法。因此老师们在进行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理应给予关联理论应有的关注,以促进学生英语理解能力及认识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阅读技巧英语阅读教学阅读方法
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的初步研究与尝试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技巧研究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抛锚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浅析初中语文中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阅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