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追忆似水年华》与《在细雨中呼喊》的时间与回忆

2015-09-06 01:42王昭月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普鲁斯特细雨叙述者

摘 要: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代表作《追忆似水年华》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普鲁斯特的“心理时间”和“非自主记忆”影响了中国八十年以后的一批先锋作家,如:余华、苏童、格非、孙甘露等。他们循着普鲁斯特的道路,试图打破传统,建立自己的小说体系。本文将对《追忆似水年华》和《在细雨中呼喊》两部作品中的“时间”与“回忆”主题分别进行分析,阐释两部作品的互文性,并说明这种回忆方式的优点及局限性。

关键词:时间与回忆

一、《追忆似水年华》中的时间与回忆

《追忆似水年华》(以下简称《追忆》)花费了普鲁斯特毕生的心血。“追寻逝去的时光”——我们从这部作品直译的中文题目上就能大致看出“时间”与“回忆”构成的作品主题。但在普鲁斯特的作品里是“回忆中的时间”,人的精神世界被放在了世界的中心,时间与回忆构成了作品的主题。

1. 普鲁斯特的时间观念

普鲁斯特的时间这一概念,贯穿于作品始终。小说的开篇第一句就是Longtemps, je me suis couché de bonne heure.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早早就上床了。”《追忆》虽然没有像其他传统小说一样,在故事的发展上出现具体的年、月、日,但小说以“很长一段时间”开始,又以“寻回逝去的时光”为作为最后一部分结束,从时间的逝去与寻回着笔,中间大段的时间描写都是以回忆的形式,让读者遨游在时间的长河里,从这一点更能看出普鲁斯特对时间的关注。普鲁斯特认为存在着两种时间:一种是外在的、可以度量的客观时间,也即物理学意义上的“物理时间”,另一种则是人对时间流逝的内在经验和心理感受,也就是心理时间。《追忆》中体现了转瞬即逝的物理时间对生命的侵蚀。普鲁斯特感受到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流逝着,人的生、老、病、死,爱与激情,就连房屋、街道等这些无生命的东西也在老化和凋敝。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把文学艺术作为对现实的再现或反映,他们相信现实中存在着一个绝对客观的时空框架,并认为作家只有遵循这种客观时空来描写生活、描写外部客观世界才能达到真实。而普鲁斯特认为,我们所喜爱的人和事物,由于它处于时间的流逝和变化中,我们只能接触到瞬间的存在,却不可能占有它的过去与将来,更不能真正拥有它。普鲁斯特的心理时间是一种“非自主记忆”,这种记忆将时间完全交给无意识的回忆,将过去以一种新的方式排列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画面。普鲁斯特的“非自主记忆”如同没有固定顺序的随机播放,完全没有规则可循。

2.《追忆》里的“历史时间”和“回忆时间”

任何小说都必须有一个时序,普鲁斯特大量的使用心理时间描写,并不代表他放弃了钟表上的时间。时光在钟表上和在人的记忆中是不对等的,在人的回忆里,现在和过去、未来的时间相重叠,时间和回忆以新的形式交织成新的图景。而这种奇妙的心理时间只有在与钟表、日历、历史等相比较的情况下才会显现出力量,因为想象的时间是附加在历史时间上的。在《追忆》中,历史时间通过两种途径存在,一种是外在的历史上的重大时刻,另一种是人物的年龄及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这是一条隐含的内在年表。首先,《追忆》中出现了一系列历史事件来直接说明时间,例如:德雷弗斯事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09年俄国芭蕾舞团访问巴黎等等。这些确切的事件间接揭示了故事发生的历史时间;其次,人物的年龄和年龄差距也体现了历史时间的变化,这种内在的年表充分体现了《追忆》中的四代人。

《追忆》中的细节描写颇多,普鲁斯特对事物精确性的描写发挥到了极致,但在他的笔下这些时间单位都要随着叙述者回忆的速度而加快或放慢。在《追忆》中某些描写似乎是有意识的,像客厅的布置、人的身着装饰、糕点铺、人名和地名等,这些描写和时代的变化相通,是时光流逝的证明,对这些客观事物变化的描写也更好地衬托内心时间的永恒性。纵使在历史时间里,一切变得面目全非、物毁人亡,但在回忆时间里都能维持在永恒的样子里。文中的经典片段一杯椴花茶和一小块玛德莱娜蛋糕而引发的回忆是无意识的,叙述者在品尝玛德莱娜蛋糕时引发了对曾经品尝时的回忆,而这一回忆又引发了叙述者新的回忆。在这种不由自主的回忆中,过去不断地干预现在,人物生活的过去时刻在眼前复活,然后叙述着顺着感觉和气味去不断地回忆“新”的事物。

二、《在细雨中呼喊》的时间与回忆及其与《追忆》的互文性

《在细雨中呼喊》对《追忆》的互文性主要体现在时间与回忆的叙述上。故事的叙述都是从一个孩子在即将入睡时开始的。马塞尔是早早的上了床,但不一会儿就醒了;而孙光林是在对黑夜的恐惧中逐渐入睡,开始了漫长的回忆之旅。整篇文章的叙述没有清晰的时间轴,而是以一个个碎片式的词汇为标题串起来,故事从南门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回忆,最后又回到南门。这很像《去斯万家那边》的第一部贡布雷,从夜的黑暗开始进入梦的世界,回忆的碎片开始一一展现,最后又是在曙光中醒来。孙光林这一角色以叙述者,同时也是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开始在逝去的时间中回忆往事。余华在四章中用闪烁的插曲式叙述,让几十个人物跃然纸上。文中回忆出的人物,或高贵,或低劣,都会有一致的结果:走向未来,走进自己,走到死亡。

余华和普鲁斯特一样,放弃了“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使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在自序中余华写到,这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它的结构来自于对已知时间的感受,也就是记忆中的时间。他说“回忆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可以重新选择,可以将那些毫无关联的往事重新组合起来,从而获得了全新的过去,而且还可以不断地更换自己的组合,以求获得不一样的经历。”如排列组合,同样的一组数字可以有N种排列的可能。回忆里的事物没有变,但随着时间流逝,往事像按下了随机播放的键,以一种全新的顺序呈现出来。在回忆中,时间成了碎片,并且以光的速度来回闪现。

三、结语

普鲁斯特的“心理时间”和“非自主性记忆”重视的是人内心的生活体验,这种体验给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让中国作家收益颇丰,也让读者体会到一种巨大的幸福,这种幸福感激发人生活下去的欲望,给人带来真正的生命活力,使人得以超越死亡。这是心理时间与非自主性回忆对普鲁斯特和受其影响的作家的真正意义。

作者简介:王昭月(1992-4),女,汉族,黑龙江佳木斯,西安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在读。

猜你喜欢
普鲁斯特细雨叙述者
雷鸣和细雨
一场细雨,携着意象而来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吉恩·沃尔夫是科幻小说界的普鲁斯特
普鲁斯特和服务机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肖邦
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