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之所至 大气凛然

2015-09-06 19:35胡文龙
戏剧之家 2015年15期
关键词:表演京剧创作

胡文龙

【摘 要】《齐王横田》是青岛市京剧院排演的本土历史题材剧目,以齐国贵族田横为主角,展示了刘邦与田横的交锋。本文主要从背躬式的表演、以情治戏、矛盾冲突等方面着手,对该剧的艺术特色及思想内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田横;京剧;创作;表演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034-02

田横,原为齐国贵族,是秦末群雄之一。农民起义军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田横就与其胞兄田儋、田荣也起来反秦自立,兄弟三人先后占据齐地为王。后来,汉高祖刘邦统一了天下,但是田横不肯称臣于汉,就率五百门客逃往海岛。刘邦又派人招抚,他被迫前往洛阳,在途中距洛阳三十里地的尸乡自杀而亡。消息传回海岛,五百部属闻田横之死,亦全部自杀。

这一悲壮的历史事件,源于齐鲁大地,就发生在青岛,即墨市以东的今天的田横岛。所以,由青岛市京剧院来排演本土题材的剧目《齐王横田》,理所当然。故事也就从田横兵败,烹杀郦食其开始……

一、背躬式的表演

京剧《齐王田横》用了很大的篇幅去展示刘邦与田横的“正面”交锋,之所以把正面二字加上引号,是因为田横与刘邦之间发生的事情都是发生在不同的时空,我把它称之为“灵魂的对话与碰撞”,这种对话与碰撞类似于戏剧表现形式的“打背躬”。在传统戏中,打背躬是一种很重要、很典型的戏曲程式性的表演手法。而且在传统戏里,有很多类似的背躬戏,如大家熟知的《武家坡》《桑园会》等。这种程式性的表演手法,在文革时期的革命样板戏中,也被广泛使用,如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现代京剧《沙家浜》,阿庆嫂、刁德一、胡传魁三人之间的那场“智斗”,就是很典型、很经典的背躬戏。这种背躬戏形成的前提是,不同的人物在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时间、同一个事件中展示了不同的心理活动、内心独白。

而在《齐王田横》一剧中,并不具备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这些特定条件,所以,它又不能完全被定性为背躬戏,只能算是运用了“打背躬”的戏曲程式性的表现手法,我把它称之为“灵魂的对话与碰撞”。例如戏的第一场,韩信违背了刘邦的旨意,利用刘邦派出使者和田横议和的时机,抓住田横放松警惕的机会,攻破了田横的城池,屠杀百姓,烧毁城市,迫使田横不得已弃城而逃,使田横对议和这一行动,产生了怀疑与怨恨,从而决定重举义旗。与此同时,韩信违背了刘邦之意,破城、屠城事件的发生,又破坏了刘邦为统一天下大业而制定的“收天下先收田横”的计划,这样一来,使刘邦和田横有了共同的焦点。所以,破城、屠城这一事件的发生,使得刘邦与田横的交锋冲突,有了依据。但是,只是单单依靠这些依据,还不能形成舞台上所体现的、人们常说的“看戏”。我们让观众看到什么,才能使他们接受这种贯穿全剧的表现形式呢?熊熊的烈火中烹人的炉鼎、破损的齐国大旗、倒塌的城墙,刘邦派来议和的使者被愤怒的将士用枪尖叉在空中,准备扔进沸汤滚滚的烹人炉鼎……这种舞台体现,强化了韩信破城屠城事件的恶果,强化了田横的恨怒悲愤的情绪,加强了刘邦的不安与焦虑,二人唇枪舌战的激烈交锋,形成了这个独特的表现形式,形成了贯穿全剧的“灵魂的对话与碰撞”。

二、以情治戏

除了这种具有特色的程式化表演——背躬表演法的技巧之为,还有重要的一点,才能使此剧更加完美无瑕,扣人心弦。那就是“情”。

戏曲,就是以程式化的歌舞形式,演绎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故事演得好不好,到不到位,关键在于是否演得感人。故事要演得真切感人,关键就在一个“情”字。情,是一切文艺作品的灵魂,戏曲更是如此,没有了情,没有了人物情感上的震撼,作品就会大煞风景,没有了灵魂。在《齐王田横》一剧中,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很鲜明,形象明确:田横忧国忧民,不肯轻易被招抚;刘邦急于统一天下,招抚田横;戚姬深明大义;田母则表现了一份慈母爱子之情……众多人物在心理上的不同变化,也给演员出了不小的难题:一是,在“背躬式”表演技法里,要让观众看懂戏,看懂故事;第二,还要在此基础上,把握好人物性格,把握好感情的运用,以情带戏,以情带心,把观众真正地带入戏中。当然,演员首先要知道所扮演的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背景,以及矛盾冲突和人物的思想脉络,要用心去体会人物的性格情感,把自己融入到人物当中去,同人物一起体会喜怒哀乐,才能把人物心底的“情”表现出来。所以说在《齐王田横》一剧中,情感的展现极为重要。

作为戏曲演员,不仅要对生活进行体验,而且要对艺术形象进行体验,即角色情感体验,只有如此,才能将舞台上的人物塑造得完美、鲜活,把人物的内心活动体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信服。演员还要准确深刻而又细腻地刻画剧中的人物性格,这一切,都要汇集成一个“情”字。

三、矛盾冲突

在齐王田横一剧中,矛盾冲突也可以说是一大特色、一大亮点。这种矛盾冲突的层层递进,不断地碰撞出新的火花,将故事由起、承、转、合的发展路线,一步步推向高潮。可以说,没有冲突,便没有戏剧。

以第三场的“转”式部分为例,可以说,这一部分是整出剧目的戏核部分,是重头戏。一是主要人物都有所呈现,而且情感极致,每个人物的思想情感都几乎要达到最高端——田母,在漫天飞雪、寒风瑟瑟中登场,面对着因断了炊粮而饥寒交迫的齐国百姓,众人众说纷纭,有人希望归顺,有人希望抵抗,有人希望举兵起义,有人希望落旗投降,这无疑是在给自己的爱子田横又添压力。作为一位慈母,一位百姓中的长者,此时心中的矛盾可想而知,她该如何劝解百姓,又如何安慰爱子?田横,面对这饥寒交迫的齐国百姓,面对恩威并施的刘邦,是否低下这高傲的头?不归顺,牵连百姓将罪受;若归顺,三齐将我魂魄勾……况且他与刘邦的约定,三月为期,时间将至,如何去解决?只好再试刘邦一次,为齐国百姓,减赋三年。这又是一个矛盾点。而刘邦与田横定下三月为期,三月后要在洛阳招抚田横,得知镇鳌山上的齐国百姓,饥寒交加,派人送去棉衣酒肉米粮,让他们度过饥饿寒冷,感化田横早日受降,完成统一大业,恩威并施。而田横又提出了减赋三年的条件,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天下初定,国库空虚,又是一个难题。善良开明的戚姬,看到整日为了统一大业而惆怅的刘邦,只有柔柔深情暗细语,于情于理地劝解,又恐两国再起战乱,百姓又要颠沛流离,受苦蒙难。为了家国安定,使百姓免于战火,排演南风歌舞,亲率歌姬赴镇鳌山,感化田横。所以,这场戏,每个人物自身的矛盾、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剧情发展的矛盾,都一一展现。

此外,在这场戏中,又一次出现了“背躬式”的表演,大段的[反二黄]对唱,可以看作是两人在夜晚,在时空上的对话、心灵上的对话,都饱经战争的两人,看到杆杆倒下的大旗、受苦受难的百姓,都是激愤难平。刘邦既想完成统一,又想招抚田横这位明主义士;而田横,又不肯被轻易招抚,还想再举齐国大旗,两人的这种情感矛盾不断地激烈碰撞,在这一场戏中,掀起一阵阵高潮。

中国戏曲的表演,与外国戏剧的表演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在于“技”,即外部技巧的表现。而中国戏曲的外部技巧,就是程式化,这是它最大的表演特色。一系列的程式和技术技法,包括四功“唱念做打”,包括五法“手眼身法步”,无论多么合情合理的作品,如失去了这些特点鲜明的表演手法,就无法塑造戏剧规定的人物,当然,戏的色彩也会大打折扣。如,在最后一场,戚姬行路的趟马身段,就是传统的表演技巧。在传统京剧《昭君出塞》一剧里,就有繁琐的趟马身段,用在此处,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合情合理,还不失戏曲的特色,可以说是锦上添花。

在《齐王田横》一剧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也是在继续遵循梅兰芳先生的“移步不换形”的改革思想,尊重传统,发扬传统,改革创新,与时代的步伐相接轨,无论是在唱腔,还是在表演上,处处流露出京剧艺术的古典美,又融合了京剧艺术的现代美,可以说,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是一次成功的挑战。endprint

猜你喜欢
表演京剧创作
京剧表演开始了
《一墙之隔》创作谈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