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新三板

2015-09-09 09:51宗禾
齐鲁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三板投资者分层

宗禾

据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27日,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数量已达2902家。新三板做市商制度日益发挥作用,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日益飙升的成交量使新三板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中仅次于A股市场的另外一个证券交易市场。

那么,个人投资者应该如何掘金新三板呢?

新三板惊变:“这是最坏的时期,也是最好的时期”

日前,做市商从券商向pe扩容被否,推出“分层交易制度”被澄清,之前被机构投资者寄予厚望的新三板诸多政策红利迟迟未见兑现,一时间新三板的前景似乎蒙上阴影。

这是最坏的时期,新三板出现流动性困境。

8月20日的新三板交易数据是最近两三个月以来新三板市场的缩影:3000多家挂牌企业,当日有成交股票仅513只,当日成交额3.93亿元,市场整体换手率为0.114%。流动性困境给整个市场带来的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今年三月份之前,只要新三板有定增的项目,投资机构则会蜂拥而至,甚至出现秒光现象。然而,4月份以来新三板则是从天堂跌入了地狱。融资功能在弱化。从5、6、7月份情况看,新三板企业融资低于预期的情况愈发普遍,融资受阻情况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挂牌企业中止或延后融资计划。

第三,挂牌企业与做市商之间出现信任危机,据了解,有不少企业在做市后其二级市场成交不活跃,有业内资深人士分析,做市商需要利用市场定价发现企业价值,而在现实操作中,大量资金集中在前端投资,从一级市场低价拿票,再从二级市场交易卖出,这种依靠做市资格垄断而赚取差价的盈利模式成为主流,也令新三板市场出现巨大的套利空间,为市场大跌埋下隐患,甚至有部分大盘股管理层出于各方面考虑而暂停做市。

这也是最好的时期,新三板价值凸显。

新三板作为国家资本市场重要战略部署的定位未变。流动困境只能算是阶段性,一来受主板大跌拖累,二来部分资金转战A股市场。再者,新三板市场比A股更有估值优势。随着前期的暴跌企稳,新三板的平均市盈率新三板下跌后,企业的平均市盈率从50倍下跌到30倍,而创业板从100倍跌到50倍,新三板市场还是比创业板更有估值优势,新三板的投资价值凸显。

第四,告别短平快投资,价值需要深挖。闭着眼睛参与一个新三板企业定增,两个月不到盈利50%乃至一倍的疯狂投资时代过去了。投资机构在新三板市场由拼资金转为拼实力,投资就需要做好长线作战准备,做好行业基本面、企业商业模式、盈利空间研究,挖到潜力牛股。

个人如何投资新三板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涌入新三板。

在目前的背景下,个人投资者参与“新三板”有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自己开户进入市场,这需要投资者拥有500万元以上的金融资产;第二种方式是通过认购私募、券商、公募基金子公司发行的产品进入市场;第三种方式是拥有大量资金的个人投资者直接与“新三板”挂牌企业洽谈协议转让、定增。

汉理资本董事长钱学锋认为,“新三板”的红利主要有两大来源。第一大来源是企业自身的成长性,如果投资者所投的企业每年的收入和净利润都能实现翻倍增长,按照20倍的市盈率去投,到了第二年投资价格就被分摊、稀释了一半,到第二年市盈率就变成了10倍,到第三年如果还是翻一番,就变成了5倍。

“投资朝阳行业里的优质企业,你怕什么?风来了你手上有筹码,风没了跌下来也死不掉。”钱学锋指出,目前是掘金“新三板”的良机,但需要参与其中的投资者有较强的判断能力,从这种角度来说,新三板比较适合专业机构投资者,不适合个人投资者直接参与。

新三板最为投资者诟病的便是股票质量鱼龙混杂,投资者对新三板股票的选择往往不知所措。分层制度的推出,对于投资者以及新三板挂牌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目前正在设计中的新三板分层管理,将参照海外成熟市场经验,依据企业资质和流动性差异进行分层:其中数量较少、流动性最好的一部分企业将采取竞价交易模式,数量最多、流动性较差的企业将采取协议转让方式进行交易,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层企业,将采取做市交易方式。分层管理实施后,投资新三板的门槛有望降低到100万元甚至50万元。在这种分层管理的市场设计下,不同的投资者将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投资标的,市场活跃度将进一步提升。

可以预见,能够进入“新三板精选市场”的公司,不论是在公司发展前景,抑或是交易活跃度、财务指标上,都得到了认可。但是,基于新三板支持高创新企业的特性,股转系统似乎并不打算将财务指标作为分层重要指标之一,大量具备高成长性的企业入选“精选市场”也值得期待。

富诚海富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翁江表示,中国目前资本市场的结构类似于倒金字塔,和美国的正金字塔结构正好相反。未来,可以预见新三板会在挂牌数量与市值上超越主板、中小板、创业板。

钱学锋认为,“新三板”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2500多家挂牌公司加起来,还不如阿里巴巴一家企业的市值。”

对接资金与项目:“90后”的新三板事业

值得注意的是,不出意外的话,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今年年底突破4000家已无悬念。然而,在新三板市场,上市公司有一大批项目需要融资,但企业对机构并不熟悉,而新三板又大多是新兴产业,分布在各行各业,机构投资者对新三板公司也缺乏了解,于是乎,在企业的项目和机构的资金之间,就存在一道鸿沟,如何填补这一鸿沟,关系到新三板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90后的小陈就看中了这一片蓝海。

小陈此前供职于一家证券公司,一直对新三板市场比较关注。他发现,新三板市场尽管目前处于低潮,尤其是流动性不强,但新三板毫无疑问是未来新经济的重要代表,A股市场的纳斯达克就是新三板,这里面一定会涌现出一批未来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巨型企业。谁先研究新三板,谁对新三板市场的游戏规则更了解,谁就能先发现新三板市场优质的企业,谁就能在未来新三板市场的盛宴中享受到最多的红利和收益。

“谁都知道新三板蕴藏的机会无限,然而现实的问题是,新三板很多上市公司的高管此前一直忙于做实业,对资本市场很少关注,或者根本不了解,对机构投资者更是缺乏认识和了解。而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又缺乏和新三板上市公司的深入了解,对很多新三板公司的盈利模式也缺乏了解,到底哪些公司是在实实在在做业绩,还是在讲故事?机构投资者很多时候也不了解。”

小陈希望成立一家金融服务公司,定期举办线下交流活动,让新三板公司当场推介公司的投资价值、募集资金投向、高管团队、企业文化等等,然后让机构投资者现场提问,新三板公司高管现场给予解答。此外,小陈正在引入股权投资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让出一定的股份,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资金,除了解决公司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外,还让公司管理团队引入新鲜血液,加强团队管理。更重要的是,小陈引入外部资金的目的,就是想打造一个机构投资者和新三板公司线上及时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让机构投资者和新三板公司实现无缝对接,加强新三板市场的投融资效率。

小陈说,目前他已经举办了三场新三板公司和机构投资者的线下交流活动,并且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当场就有机构投资者表示要投资部分新三板公司。这让小陈大受鼓舞 ,也更增强了他的信心,未来,他还会继续招兵买马,让自己的公司真正成为新三板公司和机构投资者之间对接的良好平台。小陈说,要搭建新三板公司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互动平台,就要切实考虑到双方的实际需求,切忌单纯为了收益而做,而是首先要考虑对客户有什么用。机构投资者到底需要投资什么样的新三板公司?新三板公司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机构投资者与之对接?这是90后小陈时刻在考虑的问题。

(文据《中国外汇》、《证券时报》等)

猜你喜欢
三板投资者分层
聊聊“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新兴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雨林的分层
新三板十大主办券商
PE为什么要上新三板?
拆VIE,上新三板
2015新三板创新公司100强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