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游戏精神为基础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2015-09-10 03:26徐从余
新课程·小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游戏精神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徐从余

摘 要:通过讲述以游戏精神为基础的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以游戏的精神去引导幼儿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使得游戏与教学有机地结合,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有效实现,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本身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游戏精神;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游戏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样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也是基本的组成部分。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既要重视游戏,也要积极培养游戏精神,将游戏的精神有效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去,从而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真正实现寓教育于游戏,不仅使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游戏化、生活化,而且更好地促进幼儿本身的和谐发展。

如今,游戏已成为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也理所应当地重视游戏,更要关注对游戏精神的培养,从而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既然要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就要将游戏逐渐融入幼儿园的课程中,以游戏的形式去实施课程,教授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确立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学模式,正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实现“以游戏为核心的园本课程”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一、以游戏为核心的园本课程”建设的原则

在进行“以游戏为核心的园本课程”建设的同时,我们不应只是纸上谈兵,要坚定以下两个原则:(1)一切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幼儿,若要使幼儿在教育中得到收获,必须先了解幼儿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只有确定好这一点,才能够使教育的过程顺利进行,得到理想的结果;(2)把握每个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因材施教。幼儿的发育期有或早或晚的差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就需要把握好每个幼儿的实践能力,不能搞“一刀切”,同时还要坚持因材施教,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从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二、“以游戏为核心的园本课程”建设的特征

1.以游戏精神为本

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必须充分关注游戏精神。不仅是在游戏的规划中,更表现在游戏的实施过程当中,包括游戏的角色确定、游戏任务的分配以及游戏结果的判定。我们要把课程的内容充分融入游戏中,把游戏的精神通过课程内容来体现,渗透进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去。举例来说,我们确定一个游戏主题——“神奇的动物”,在这项活动中,我们有抓蜗牛的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幼儿既学到了蜗牛是什么,长什么样子等知识,还学到了如何抓蜗牛等实践能力,将游戏精神彻底贯彻到了教学活动中,也充实了课程。

2.注重社会实践

在幼儿期的教育,不可能像小学、初中一样让幼儿规规矩矩坐在教室里进行,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才会有“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教学模式,因此,注重社会实践也是我们建设“以游戏为核心的园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幼儿的一些举动不仅体现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幼儿当前发展水平的整体把握,从而使幼儿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例如,我们举办“我爱读书”的活动,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去参观印刷厂,观看书籍的印刷流程,在这项活动中,让学生学到什么其实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加深学生对于参观这一学习方式的印象。

三、“以游戏为核心的园本课程”建设的策略

1.充分保证幼儿的游戏时间

在当前的教育中,人们大都关注的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培养,

因此,在活动过程之中,大家关注的焦点也大都在集体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也同样如此。教师大都偏向于认为集体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锻炼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不可否认,这些优点是存在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集体游戏时间的增加,必然意味着自选、自主活动时间的减少。这里我们不是要绝对否定集体活动的价值,而是要改变当前实践活动中集体活动占据了绝对优势的现象,如果任由当前这种情况发生,游戏时间就不再意味着休息了,而是一种变相的“上课”。幼儿在这其中得不到自由自主选择游戏的时间,因此游戏也就失去了融入园本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2.提供充足、多样化的游戏材料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那么孩子喜欢游戏材料也是他们的一种禀性。幼儿大都还处于对外部事物的好奇时期,因此,游戏材料在这其中就充当了重要的工具。但是,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幼儿园能够提供给幼儿的玩具材料不仅数量有限,而且种类也相当贫乏,这就导致幼儿园在进行游戏与课程学习时遇到种种困难,对于幼儿智力和体力的开发等方面的活动也都受到了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借鉴蒙台梭利的做法。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她对幼儿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不仅设计出了一整套帮助幼儿学习的游戏材料,而且实施了通过游戏材料去完成教育内容的实践,真正实现了游戏与课程内容的结合。她所研究设计出的蒙氏学具也为幼儿园教育游戏课程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在我们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中,在游戏材料缺乏的课程实施中,我们可以号召幼儿一起设计游戏材料,虽然现成的游戏材料更方便将游戏与课程相融合,但是幼儿自制的材料更具有吸引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悉心指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另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友谊性的比赛,让大家都活跃起来,积极参加,真正做到寓游戏于教学。

3.为幼儿规划合理的游戏环境

或许有人认为游戏环境对于建设游戏课程是没有过多影响的,但是考虑到幼儿这一时期的特征,我们就不得不将它也纳入到考虑范围中。整体来说,幼儿园的环境设计是给予幼儿的第一印象,一个好的游戏环境是一个既渗透着教师的目的,又充满智慧与情趣的地方,它可以让幼儿放心地玩耍和学习。由此可见,对于幼儿园教育,环境设计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游戏环境是指为了幼儿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而提供的各种条件,这里既包括玩具材料等物质环境,也包括游戏氛围等精神环境,虽然精神环境也很重要,但是在这里我们主要强调的还是物质环境。为了形成上面要求的良好的游戏环境,主要还有赖于教师在进行主题活动之前,根据课程的特定目标与教学的具体内容,结合中班幼儿的心理特征去营造与活动相关的环境。举例来说,我们在举办“神奇的动物——抓蜗牛”这一活动时,教师可以提前在教师黑板上画出蜗牛的形状以及主要特征,还可以在发给幼儿的卡片上由彩色笔画出各种各样的蜗牛,从而创设出与主题相符合的情景,一方面帮助幼儿能够顺利地理解并接受这一游戏,另一方面,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自由地去学习课程,再一次有效地实现课程与游戏的结合,促进游戏为核心的园本课程的建设。

综上所述,促使以游戏精神为基础的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不是仅仅强调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一定都要通过游戏来体现,而是从广义上来说,要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彰显游戏精神,以游戏精神去引导幼儿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在游戏中的游戏材料的充分供给,关注在游戏中对游戏环境的合理设计,从而让游戏精神去设计幼儿课程,让游戏精神去组织幼儿活动实施,使得游戏与教学有机地结合,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有效实现。

?誗编辑 韩 晓endprint

猜你喜欢
游戏精神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小花籽开出幼儿园五彩课程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