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义吓不倒法国

2015-09-10 07:22任蕙兰
新民周刊 2015年45期
关键词:体育场恐怖袭击巴黎

任蕙兰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救援人员站在遇难者的遗体旁边。

卷帘门前的鲜花

冬日的巴黎,空气凛冽,克制的悲伤凝固在街头人们的脸上。

“爆炸现场已经进不去了。巴黎人的表情很严肃,心情非常不好,走在街上很消沉。有些人的家属当晚在出事地点附近,到现在还没有找到,所以非常着急。”《人民日报》驻法记者Kelly告诉《新民周刊》。

11月13日晚,Kelly一得到恐怖袭击的消息,就开车直奔法兰西体育场、巴塔克兰剧院等几个枪击爆炸现场,“警察很快就封闭了现场,而且很多地方封路了,车开不进去。”城市的多条地铁线路也封闭了,部分公交线路同样受到影响。

当晚巴黎进入宵禁状态,由于公共交通陷入瘫痪,一些在枪击爆炸现场附近的法国人无法回家,很多巴黎市民在推特上发起了“PortOuverte”(开着的门)话题,开放住所让惊魂未定的路人休息避难。网友纷纷在推特上公布自家的地址,邀请无家可归的人前来投宿,并且提供饮用水、食物、沙发或卧室。“PortOuverte”在推特上的热度仅次于事件本身。

在刚刚发生恐怖袭击后,没有选择紧闭家门自保,而是立即向陌生人敞开大门,巴黎人的团结和善良让全世界动容。

当晚,法国总统奥朗德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解放日报》驻法记者王钰深连夜开车从比利时布鲁塞尔到巴黎,在进入法国边境时没有遇到宪兵阻拦。“我们第一批记者都到得很顺利,后来听说边境、巴黎机场都加强了管控。”

王钰深住在巴黎第9区,和枪击爆炸发生的第10区、第11区相距不远,街头还能看到一些警车在巡逻。

恐怖袭击发生的第二天,浪漫之都巴黎陷入了沉寂。“香榭丽舍大街上的店铺关了一半,老佛爷12点就关门了,埃菲尔铁塔也关了,避免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机场安检全面升级,排队要两个小时以上。”Kelly一夜未睡,她所到之处满目萧瑟。

“平时热闹的旅游景点,现在都没什么人,卢浮宫将无限期关闭,还有很多其他景点也关了,街上看不到什么游客。”王钰深说。

法国人Sylvain Begot则是用“死亡”形容这座城市。“今天早上巴黎的街道几乎是人烟绝迹的,只有少量的几个行人正神色沉重地走在街上。没有人说话,但是所有人的心里似乎都在想着同一个主题。街上少量能听到的交谈在谈的都是这个恐怖事件。商店都关闭了。学校都关闭了。公共汽车不再行驶。城市如同死亡了。”

Sylvain Begot是一名法国影像工程师,喜欢音乐,还拥有一支自己的乐队。他心绪难平,写下一篇长文,由他的太太、华裔旅法作家梅思繁翻译成中文发给《新民周刊》。

他观察到,警察们看起来疲倦无比,他们一定一晚上都没有睡觉。军人们也出现在街上,他们手里全都拿着枪支,如同战争年代一般。“我从来不相信‘国家紧急状态’这一情景,会出现在我生活的年代。我一直以为,真正的战争是属于过去的。”

梅思繁在巴黎生活多年,和丈夫一样,已经对法国感情深厚。她难以接受这里受到如此残忍的伤害。“别人问我最喜欢法国的是什么?是宽容。这个欧洲最宽容开放的国家,宽容到有时候你想责备她的天真,从70年代以来毫无保留与偏见地接纳了来自全世界的移民,然而昨天,她却为她的宽容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希腊媒体称,一名参与巴黎事件的恐怖分子在希腊进行过难民注册。

巴黎街头墙角的鲜花,成为萧瑟中的一点暖意。“这几天是悼念日,虽然现场进不去,很多人就在附近献花,寄托对逝者的哀悼。”王钰深说。

14日法国《费加罗报》官网头条就是巴黎人自发献花的一组图片报道。巴黎11区Charonne大街La Belle Equipe餐厅前,卷帘脚下堆放着很多白玫瑰和摆成圆形的蜡烛,一些献花者单腿跪在地上,手扪放在胸口,默默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在另一个事发地点,Carillion酒吧门前也摆满献花和蜡烛,一名男子抱头哭泣。在巴塔克兰剧院附近,也有人举着献花默哀。

没有用咒骂和嚎哭释放情绪,巴黎人选择了更宁静而有尊严的方式,表达对同胞的哀悼。献花者完成祭奠以后默默离开,将安宁留给逝者。所有哀痛、愤怒以及恐惧和不安,在洁白花束的映衬下,化成了一种安静的力量。

染血之夜

周五的晚上,是大都市上班族最好的休闲时光,巴黎人也不例外。巴黎的电影院、体育场、音乐厅、酒吧、餐厅,满满都是辛勤工作一周寻求放松的巴黎人。

美国南加州重金属乐队Eagles Of Death Metal在巴黎演出现场。

晚上9时,巴塔克兰音乐厅内正举行一场摇滚演唱会,美国南加州重金属乐队Eagles Of Death Metal纵情高歌,现场不少观众在Facebook、twitter上发布了照片,粉丝们正在享受一场摇滚演出。

同一时间,法兰西体育场内,巴黎球迷已经准备好为洛里斯欢呼,法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与德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的友谊赛刚吹响哨声,法国总统奥朗德也在现场。

离音乐厅不远的Le Petit Cambodge(小柬埔寨人)餐厅和Carillon酒吧里,此时也聚集了不少客人,巴黎人喜欢坐在室外露天座,在暖气和街景的陪伴下享受晚餐和葡萄酒。

9时15分,体育场发生第一声巨响。

旅法作家张佳玮恰好在体育场观赛,他记录道:第一声爆炸,地表都有震动,全场球迷面面相觑,球员们继续踢球。稍顷,又一声巨响,球迷有些骚动,但之后似乎没事了,比赛继续。

同时身在球场的法国记者Vincent则认为爆炸声响了三次,“我们上半场听到了两次响声,之后又听到一次比较小的。半场结束后,一架直升机在球场上空盘旋”。

“比赛继续,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但我们在推特上关注着一切,尤其是奥朗德总统也撤退了,尽管我们当时并没看见他走。”张佳玮记录。爆炸发生后,警方没有马上疏散人群,以免引起恐慌,直到比赛结束大屏幕打出公告,观众才撤离。

爆炸的源头是3名恐怖分子,原先企图在球场内引爆身上的炸弹,攻击目标是总统奥朗德以及在看球赛的8万名观众,因为被安保制止,袭击者当场在场外引爆。根据张佳玮的回忆,入场过安检时非常严格,安保人员要求把瓶盖都扔了。

警方通知说人们从南面、北面和西面撤离,但五分钟后很多观众又回来了。因为一些觉得球迷觉得留在内场比较安全。从现场照片来看,乌压压的球迷们涌入绿茵地避难。

球迷们排队离开法兰西体育场时,尽管通道内非常拥挤,每个人都感受到恐惧和不安,然而球迷们纷纷自发高唱起了法国国歌《马赛曲》,希望能用此举驱散同胞心中的恐惧。

“需要致敬和感谢的,是事后从球场用身体结成人墙,保护、引导我们顺利退场的那些安保、警力和军人。”张佳玮回忆。

9时20分,法兰西体育场内发生爆炸不久,巴黎10区的餐馆也遭遇了恐怖袭击。

第一个枪击地点Le Petit Cambodge(小柬埔寨人)餐厅,4个黑衣男子每人手持一把AK47对着餐厅一阵扫射,正在用餐的无辜巴黎人,还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就成为了枪下亡魂。据官方统计,遇难者达到12人。

紧接着,恐怖分子袭击了不远处在国王喷泉大街上的Carillon酒吧。一名目击者向法新社描述:枪手是左手持枪向人群开火,而且开枪的动作非常专业,是三四发子弹为一组的点射。在击倒了在室外用餐的三四个人之后,枪手又转身向一辆汽车的驾驶座开枪。然后枪手走近酒吧向左右四处开枪,整个过程一共有15到20声枪响,随后一切都安静了下来。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受伤民众从巴塔克兰剧院撤离。

另一名在附近工作的黑人小伙,听到枪声就过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他到达现场时,在酒吧有很多人遇难,室内和室外地上到处是身体,惨不忍睹。他用手机拍了视频上传到youtube。对着媒体镜头,他几乎泣不成声:“在真实的生活中,这些无辜的民众,只是正常在酒吧喝酒,却惨遭杀害,倒在血泊中。这样的事可能发生在每个普通民众身上。”遇难者中还有他的朋友。“我不知道怎样继续生活下去。”

一名附近快餐店的管理者,晚上9点半左右听到枪声,同事打电话告诉他,附近社区发生了枪击案。他立刻通知所有外卖送餐员,全部停止工作。有民众经过,也让他们躲进店里避难。他对着媒体的镜头叩问,“一个凶犯想要制造恶性事件,警方却无法制止惨案的发生!我们需要保护。谁有能力制止此类事件?”

9时38分,同样的惨案发生在巴黎11区Charonne大街的La Belle Equipe餐厅,目击者称至少听到100发枪响。根据当时媒体提供照片,有6人倒地,情况一片混乱。事后统计有18人遇难。

9时47分,最大的灾难降临在巴黎11区的巴塔克兰剧院。枪手先在剧院附近的咖啡店扫射,随后进入剧院,在警方到来之前对人群枪击。从剧院死里逃生的Tony Bleau向媒体回忆起他经历的惊魂一幕:“当时我的脑子已经不转了。我很幸运坐在楼上,躲过了一劫。舞台都被鲜血染红了。”

Tony当时正坐在剧院二层的观众席观赏演出,突然楼下“鞭炮般”的响声大作,就在大多数观众惊慌走避之际,他选择了躲在藏身处丝毫不敢动弹。他听出那是扫射的枪声。接下来,他经历了人生中最为漫长的3个小时。在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煎熬后,他终于听到警察赶来解救人质的声音。直至凌晨1点,他才获救脱身。

被释放的巴塔克兰剧院人质Marc Coupris颤抖地说:“这简直就是大屠杀,那里就像战场,到处都是血,尸体遍地。枪击开始时我离走廊较远,至少有两个枪手从阳台那边开枪。当时,所有人都扑倒在地,有一个男的趴在我身上,另外一个在我身旁紧贴着墙,我们就一直那个样子,保持安静,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好样是永劫一样。”

巴黎警方确认,所有参与巴塔克兰剧院恐袭事件的袭击者全部死亡,他们在警方接近的时候按下了佩戴的自杀式腰带,一共有4人。

当夜,巴黎6处不同地点相继遭到袭击,尤其是巴塔克兰剧院化为了“人间地狱”,欣赏摇滚乐演出的数百名观众中,有89人化为枪下亡魂,伤者众多。

法兰西体育场外发生爆炸袭击,观众跑进球场内避难。

让歌迷们稍感安慰的是,事发时在巴塔克兰剧院演出的摇滚乐队成员都没有遇难,在应急中心接受完心理疏导之后,已经返回了自己的家中。

全世界支持法国反恐

当奥朗德在13日晚用颤抖的声音宣布法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全世界心情也在为如此反人性的恐怖行径颤抖。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14日宣称对巴黎恐怖袭击事件负责,并在“推特”上发文叫嚣称,伦敦将是下一个目标,罗马与华盛顿也在劫难逃。恐怖袭击令欧洲、美国、俄罗斯暂时抛却移民潮问题上的争议,拉到同一个反恐阵营。世界各国纷纷在第一时间表达对法国的支持。

遭受过9·11伤害的美国,首先表态支持法国。奥巴马在讲话中称巴黎的暴恐袭击是“对平民进行恐怖袭击的卑劣尝试”,“不仅是对法国人民的进攻,也是对全人类以及普世价值的进攻。”他说美国已经准备好提供一切法国所需要的帮助,“我们曾经经历过类似的情况,无论这种袭击何时发生,我们都将和法国人站在一起”。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发给法国总统奥朗德的电报中表示,希望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的制造者和执行者将受到应有惩罚。

欧洲领头羊德国的表态也很积极,总理默克尔提出,德国会做“任何事”以追捕恐袭行凶者、煽动者,并会与法国一同对抗恐怖分子。德国内政部发表声明表示,如果法国有需要,德国将为其提供“军事援助”。英国首相卡梅伦也在他的推特表示,对事件感到震惊,并强调英国愿意提供协助。

欧盟两大机构首脑,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与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也分别作出了反应。 “法国绝不是在独行。这是全欧洲人民的战斗,是自由世界人民的战斗。”

其他国家领袖也一致谴责袭击,并强调反恐的决心不会动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向法国总统奥朗德致慰问电。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随即发表声明表示,加拿大愿与法国肩并肩,并同国际社会一道帮助阻止恐怖行为。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对逃离发生枪击案的法兰西体育场的球迷们高唱法国国歌的行为表示赞赏。

救援人员在法兰西体育场附近撤离伤者。

在伊斯兰世界,据阿联酋媒体报道,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埃及、科威特等阿拉伯国家对此次恐怖袭击都表示强烈谴责。

更形象的支持出现在世界各个角落。11月14日晚,上海地标东方明珠亮起了“法兰西色”,为法国祈福。蓝白红还覆盖了世界其他很多标志性建筑,包括美国纽约新世贸中心、加拿大多伦多国家电视塔、爱尔兰都柏林会议中心、英国伦敦温布利大球场等等。各国人在蓝、白、红法国国旗色的灯光下,共同悼念法国恐怖袭击遇难者。

民众也纷纷用各自的方式表达对法国人的支持。在澳大利亚悉尼,人们走上街头支持法国,纸板上写着“我们都是巴黎人”。在上海,旅居此地的法国人和他们的中国朋友,在上海音乐厅前鲜上花束,地上写着“巴黎、团结和爱”。

图为巴黎警察抓捕嫌疑犯。

正常生活是最好的反击

有人认为,这一晚已经改变了巴黎,而且这种改变可能会在未来延续很长时间。但巴黎人努力用正常生活来表达对恐怖主义的蔑视。

巴黎市民14日凌晨还不愿离去,手挽手在街头矗立,打出“我们不害怕”的标语。英国《卫报》报道,恐怖袭击发生后,一些巴黎市民自发献血,袭击地点巴塔克兰剧院附近的一座酒吧被临时改造成一个紧急医疗中心,大量医疗设备和血袋已被送至那里。

“巴黎街头有很多采血站,市民在那里排队鲜血。政府提醒他们这段时间留在家中,避免发生意外,但还是有人冒着危险出门鲜血,为伤者做点事,让人很感动。”王钰深说。

他在对街头市民的采访中,有人感到恐惧不安,对安全表示担忧,但也有很多人相信政府有能力解决反恐问题,可以保障巴黎人的安全。

Sylvain Begot当天晚上一个人在家,正在看电影的时候,手机开始频频作响,收到来自不同人的短信,问他是否安全。当他打开电视,才获知发生了极端严重的恐怖袭击。“接下来是各种数字,究竟来自哪个组织的袭击,大致的死伤人数等等。”

“没有任何人知道,当自己的国家,城市,日常生活,文化被一种如此具有侵略性且原始野蛮的敌人势力攻击,并且试图铲除你的时候,你究竟应该想些什么。”

最后他决定,周六早晨出门如常排练音乐。“如果取消排练,就达到了恐怖分子的目的,他们不是正想让法国人害怕,以至于所有人都无法继续正常生活?于是我们做了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事:聚集在一起演奏我们的音乐。”乐队的贝斯手一夜未睡黑着眼圈参与排练,他有很多朋友前一晚在巴塔克兰剧院,生死未卜。

太太梅思繁也表示,她将选择继续在巴黎正常生活。“我们要以我们的正常生活,以我们的坚定来守卫法国的和平、宁静和它的宽容。就像我先生说的,恐怖主义吓不倒法国人。”

猜你喜欢
体育场恐怖袭击巴黎
Two Funny Men
巴黎之爱
去体育场所时如何防疫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巴黎私厨》
谁缔造了如今的巴黎
巴黎
英国警戒级别提到“次高”
热闹的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