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真的已经开始了吗?

2015-09-10 07:22刘兆才
世界汽车 2015年5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制造业德国

刘兆才

什么是“工业4.0”?我也是偶然间在万能的互联网上看到这个词儿的。仔细学习了一下才发现,当很多人对这个悄然间在互联网上流传的词汇还听上去很陌生的时候,已经有诸多先行者在两年前就开始探究这个问题了。

“工业4.0”这个词实际上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尚说法,这种叫法很有时代特点,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命名方式。从这个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这是一次智能化的革命。那么谁革命?革谁的命?

重新补习一下历史课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一场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中期,源于欧美等地的大量新发明,发电机和电话等电器出现,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场革命的热浪起源于美国,此后人类进入信息技术时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源头重回欧洲,由德国政府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并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和以往的产业自发升级的变革不同,这一次的革命是被定义的。2013年4月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首次发布《实施“工业4.0”战略建议书》。随后,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于2013年12月发布“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工业4.0概念开始在全球蔓延,在现代智能机器人、传感器、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实现突破的条件下,通过工业互联网将供应链、生产过程和仓储物流智能连接,以实现智能生产。工业4.0的终极目的是使制造业脱离劳动力的桎梏。

在几次工业革命中,中国始终是受工业革命冲击的角色。不过这一次有所不同,中国及时加入到这场意义非凡的变革中,甚至开始引领一场还未真正开始的革命。工业4.0的概念产生在德国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德国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中惟一始终坚持制造业立国的国家,产品质量和技术能力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崛起,以美国为首的信息化国家却通过“虚拟经济”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主导,以制造业为本的德国在内的整个欧洲在网络经济上普遍处于弱势。引导一场面向未来技术的革命是德国制造业的出路。在国际社会新的格局之下,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同样需要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中国的制造业和互联网一直处于并行发展状态,加入变革的大潮是最佳的契机。于是中德走向了合作,双方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有关工业4.0合作的内容共有4条,其中明确提出“工业4.0”对于未来中德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两国政府将为企业参与该进程提供更为有利的框架条件和政策支持。

那么工业4.0和汽车产业又有什么关系呢?汽车产业作为各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岂能摆脱革命的冲击。在中德双方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明确了将在电动汽车、高能效智慧能源控制、智慧家居、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合作。在乌尔里希?森德勒编著的《工业4.0》一书的最后一个章节中,作者马蒂亚斯?施通普弗勒和赫伯特?科勒以“作为高档汽车关键指标的连通性”为题,对汽车行业未来变革进行了阐述。

再回头想想最近发生的事情,互联网企业造车的话题还少吗?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在“互联网+”的大政指引下已经走入快车道。自动驾驶、车联网开始被深层次解读,车与网络、车与车、车与环境……即对V2V和V2I的构建与高境界的智能化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已经由概念变成了行动。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曾说,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深化,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刻地改变着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是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工业4.0的星火已经在悄悄蔓延。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制造业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德国弃煤的烦恼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扩展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