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市商:遇冷期或半年到一年

2015-09-10 07:22
中国经济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王磊盲目三板

6月底以来,A股连续回调,新三板也同时经历着“一日千里”的调整。

新三板成分指数与新三板做市指数均于3月18日推出,在4月份创新高后便历经调整,且有一路走低的迹象。截至7月22日,新三板成分指数收报1480.80点;新三板做市指数收报1440.85点。成交金额方面,新三板交易额当日4.21亿元,其中,做市转让成交1.65亿元,协议转让成交2.56亿元,已经远不复最高日放量成交52亿元的景象。

与此同时,随着股价的低迷,许多高位增发的股票开始出现破发。甚至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存在“只挂牌不融资、只挂牌不交易”的情况。

在三四月份火爆异常的新三板,如今却显得有点冷清。短短几个月时间,市场格局缘何产生大变?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均指出,除了A股进入调整周期,新三板间接受到牵连以及短期新增资金减少使得新三板短期调整加剧的原因外,制度红利预期落空成为新三板调整的主要诱因。

2015年4月底,新三板的运营管理机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总经理谢庚公开回应称,流动性需求决定交易制度的供给。无论是从单一公司的股权分散度,还是从具备股权分散条件的公司总量来讲,当前新三板市场都不具备竞价交易的条件。同时,由于新三板市场的包容性以及中小微企业自身发展的不确定性,设定比较高的投资者门槛,有利于收窄风险敞口,为市场功能的释放和制度创新留出空间。

王磊表示,由于新三板设立竞价交易、降低投资者门槛等政策延后,“之前对市场非常热心,非常有热情的公私募机构都冷却下来。”与此同时,股转系统严查券商垫资开户,打击市场中非法交易等系列举措,使得市场更加谨慎。

“所以市场由一阵狂热、盲目的追捧,一下变成投资人开始盲目回避,导致市场遇冷。”王磊如是说。

而在市场狂热的过程中,投资者过度参与定向增发也导致了二级市场的交易冷淡。王磊说,新三板定向增发的特点是小额快速,由于行情火爆,许多挂牌公司对市场预期过高,发行价格过高、次数过多。这样使得许多投资者不愿从二级市场买入,导致整个市场循环出了问题。“市场目前的状况是,机构投资者由过去不问企业基本面、只求能拿到定增份额的盲目追捧,到如今不管企业基本面有多好都与我无关的心态,使得投资变得不客观了。”王磊说。

“我的判断,这个遇冷期可能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王磊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这是新三板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回调问题,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个市场的未来。任何一个市场的发展肯定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

吴惠亦认为,新三板近期交投低迷与前期过热有关,在政策预期和资金持续涌入的双重推动下,许多公司估值过高,确实存在泡沫。如今市场的低迷是一个“挤泡沫”的过程,对于一个新兴市场来说,是一件好事。

不过,即便是交投遇冷,仍不改新三板对企业的吸引力。

日前,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副总经理隋强公开表示, 2015年上半年,新三板挂牌企业增加1065家,已接近去年全年的总量。据初步统计,目前挂牌新三板的公司主体为成长型、创业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平均设立时间不到10年,平均股份制改造时间不到两年。

隋强透露,目前新三板在审企业有900家,据不全面统计,已和券商签约,有意向登陆新三板的公司接近4000家。他预计到今年年底,新三板的挂牌公司有望达到4000家。

王磊认为,每次市场的冷静梳理都是一个重新认知、重新分化市场的过程。她因此建议主办券商“抱团取暖”,避免由于盲目追捧而导致市场供求失衡。主办券商应当与挂牌企业进行充分沟通,使其理性地确定估值价格。

猜你喜欢
王磊盲目三板
Carriage to eternity: image of death in Dickinson and Donne
新三板·数据
风波
盲目自大的小蚂蚁
作品选登
不再被“圆”困住
新三板挂牌企业诚信档案
新三板拟转板公司最新动向
小蝴蝶花
新三板:新三板挂牌公司近9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