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中合作的机会与挑战

2015-09-10 15:34泽尼斯·坎巴耶夫(ZhenisKembayev)
南风窗 2015年24期
关键词:哈国欧亚哈萨克斯坦

泽尼斯·坎巴耶夫(Zhenis Kembayev)

编者按:因经济低迷正酝酿大规模出售国资的哈萨克斯坦,其总统11月上旬在法国表示,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令哈过境能力增加,希望法国企业对此加以开发和利用。不久前他还向到访的日本首相表示,希望日企也参加建设从中国经中亚连接欧洲的陆路,可以说是间接要求日本支持“一带一路”构想。

本文作者系哈萨克斯坦KIMEP大学法学院教授,他表示哈国可以通过外交渠道有力地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同时指明了哈中合作的困难点,以期克服现存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两年多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位于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演讲时提出了一个概念,即建设一条“丝绸之路经济带”。连同之后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被宣布为一个开放的平台,目的是将周边国家纳入一个发展繁荣的互利体系。

习主席选择在哈国提出“一带”概念并不是偶然的。哈国是欧亚之间的一个重要国家,与俄罗斯、欧盟和亚洲国家都有着不错的关系,曾先后担任了亚信峰会、欧安组织、伊斯兰合作组织外委会的主席国;与此同时,它也是中国经济倡议的热情支持者。通过克服现存的问题,特别是促进政治决策的公开和相互信任,支持教育和研究,推动人员交流,避免任何可能损害彼此利益的行为,哈中合作将成为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因素。

根据基于购买力平价的计算,中国在2014年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即已经超越了美国。而在2015年1月,哈萨克斯坦和欧盟签署了一项加强伙伴关系与合作的协议,它将面向未来几年,为哈欧关系翻开新的一章。

在亚洲国家中,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哈国宣布独立后不久,就与中国于1992年1月3日建立了外交关系。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哈萨克斯坦在所谓的“1+4”(中国与四个前苏联国家)框架内,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边境协议。该协议在1994年签署,解决了哈中边境的所有争议。

两年后,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和塔吉克斯坦,签署了在边界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互信的条约。该条约催生的政治小组,成了人们所熟知的“上海五国”。1997年,“上海五国”签署了在边界地区相互减少军事力量的条约。边境安全事务的成功解决,为“上海五国”的活动提供了强大动力,并最终促成了上海合作组织(SCO)在2001年6月15日的成立。在这一框架下,哈国积极促进地区安全,并努力扩展其议题,这一架构如今已包括全球安全、经济合作、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社会和文化合作等多种事务。

此外,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在2002年签署了“睦邻、友好、合作协议”,3年后又发表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08年,当石油价格暴跌使哈萨克斯坦经济陷入衰退时,中国提供了近130亿美元的信贷。于是乎,2011年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发表了另一份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正因为如此,中国成为哈国主要的投资者之一,2014年的投资额达到了226亿美元,并成为哈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双方之间的贸易额占到了哈国贸易总额(172亿美元)的14.4%,哈方处于出超地位。

前苏联共和国中,哈萨克斯坦的经济总量是除俄罗斯外最大的,这主要归因于该国巨大的自然资源储量。采掘业是哈国经济的引擎。不过,为克服对石油、天然气和矿产部门的过度依赖,哈国也在着力发展交通、药品、电信、化工和食品加工等特定部门。哈国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作为内陆国家,其进入公海的权力受到限制,因此对确保过境自由和创建跨大洲交通网络很感兴趣。

2015年8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纳扎尔巴耶夫举行欢迎仪式。

很明显,“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有力地推动哈国经济的多样化,并增强哈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应当强调的是,中国设立了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以此来支持该倡议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此外,中国设立了总部位于北京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其法定资本达到1000亿美元,哈萨克斯坦处在有望成为亚投行创始会员国的第一批国家之列。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目标是建设欧亚交通走廊,并促进亚欧之间的交通联系,而哈萨克斯坦处在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对“一带一路”来说非常重要。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因素,也使得哈国的参加对“一带一路”来说不可或缺。

首先,“一带一路”是当代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显示了中国建设新的国际架构的意愿,同时又宣布不会寻求开辟势力范围或保证自私自利。由于仍然有一些国家担心对中国过度依赖,或者将中国的倡议视为一个直接的挑战,所以,中国应当鼓励哈萨克斯坦这样一个非常友好且对中国的倡议非常支持的国家,在“一带一路”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保证哈中关系取得一个明确的可以向全世界宣示的“双赢”成果。

其次,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及其他欧亚经济联盟、欧盟及伊斯兰合作组织的成员有着紧密的、富有成果的关系。因此,哈国可以通过外交渠道有力地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并有可能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的一个地理和政治桥梁。

特别是,紧密的哈中合作还可以促进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之间的紧密且富有成果的协作,并使上合组织从一个主要致力于保卫地区安全的组织转化为一个同样处理经济事务的组织。这两个组织能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支柱。

抛开推动安全和经济共赢所带来的合作动力,哈中合作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首先,哈国的对华公众舆论受到历史文化上根深蒂固的影响。哈萨克斯坦人很警惕中国在唐朝和清朝时候的向西扩张。此外,由于受到苏联式负面宣传遗产的影响,导致许多哈萨克斯坦人反对来自中国的移民。不过,哈国学者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中国大量移民的恐惧是被严重夸大了。

其次,哈萨克斯坦社会对哈中关系的发展缺乏透明度十分担忧。哈国政府不想或无法有效地解决这些担忧以及哈国严重的腐败,导致人们怀疑哈国的一些政治精英接受了贿赂,而不是为本国的整体利益着想。这是另一个可以通过政治决策的公开、普及有关中国的知识,以及推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有效解决的问题。

第三,哈国担忧其水资源安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以及西部的发展,导致了潜在的农业用地的增加,这使得20多条发源于中国的河流中的水量减少。这可能对哈萨克斯坦近一半的人口造成严重影响。所幸哈中两国政府在2001年签署了联合使用和保护跨境河流的协议,并建立了一个商讨有关跨境河流争议问题的联合委员会。

第四,哈国积极参与欧亚一体化集团,即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在这一点上需要强调的是,由莫斯科主导的欧亚一体化集团和由北京主导的上合组织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它们在中亚竞争的影响。近年来,中国迅速取代俄罗斯成为哈萨克斯坦和其他中亚国家的首要贸易伙伴。俄罗斯和中亚国家,担心中国增长中的经济体量所带来的政治影响力超过了限度。然而,还需要强调的是,欧亚一体化集团和上合组织签署了互相理解的备忘录,其目的是更好地协调它们的行动并分配彼此的责任。哈萨克斯坦和中国都乐见欧亚一体化集团和上合组织之间形成平衡,并实现它们的优势互补。

这些问题构成了哈中合作发展的严重挑战。但与此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问题并不是无法克服的,它可以通过两国对“上海精神”的继续遵循加以解决,也将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李骁、薛力对本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哈国欧亚哈萨克斯坦
聚合物改性沥青在哈萨克斯坦的应用研究
1月份哈萨克斯坦煤炭产量同比增长6.3%
哈萨克斯坦油粕产量预计达到62.5到68.5万吨
一位制造商一架军机(欧亚篇)
欧亚裔混血族的曲折发声:解读戴安娜·张和《爱的边界》
哈萨克斯坦压力容器法规标准简介
欧亚经济联盟开始实施包装饮用水新规范
欧亚经济委员会通过涉及玩具等的系列技术规范
哈萨克斯坦一个生机勃勃的国度
哈萨克斯坦有人反对姑娘嫁给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