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终结烧钱

2015-09-10 07:22赵镝乔宠如
经济 2015年21期
关键词:携程美团巨头

赵镝 乔宠如

“如果不是‘资本寒冬’,我们的估值可能是现在的两倍。相对于天使时期的估值,那就是十倍的增长。”魔力学院创始人张海霞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说。

魔力学院是一支专注于智能教学的创业团队,2014年9月,他们拿到了九合创投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到今年7月,魔力学院的用户数量超过4万,张海霞和她的团队认为有必要继续寻找Pre-A轮融资,为下一步发展布局。然而,与天使时期大把投资人“抢着投”的热烈环境相比,这一轮融资显然辛苦得多。“去年3分钟搞定,今年3个月。这就是区别。”

投资放缓,估值普遍遭腰斩

对于投融资环境的变化,小饭桌创业课堂财务顾问团队负责人刘琼岭也深有体会。作为面向初创企业创业者的服务平台,小饭桌自2014年5月正式开课,并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厦门等城市开展了多期免费的创业课堂,面对面服务了上万名创业者。截至今年11月,小饭桌深度服务了超过3000名桌友,其中300多个创业团队成功拿到融资。

刘琼岭告诉《经济》记者:“去年比较好的时候,A轮项目一般能够融到四五百万美元,大一点项目甚至可以拿到五六百万美元。但是今年,融资金额可能就在三百万美元左右。如果稀释的股份相同,其实相当于估值腰斩了。”

更可怕的是,投资人正在互相传递负面情绪。“其实,对于很多项目,投资人也很难判断到底行不行得通。但对于同一个项目,在牛市的时候,大家满眼看到的都是机会;而在熊市的时候,投资人就会变得更加谨慎,可能满眼看到的都是风险。”刘琼岭说。

在她看来,这些负面情绪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投资机构做决策的周期明显变长。“很多机构都不太出手了。比如,以前一个月投资10个项目,现在一个月只投资2个,只有以前的20%-30%。”受此影响,一些创业公司无奈解散团队,另一些则和其他团队一同“抱团取暖”、资源共享。“还有一些人想出来创业,但是听说资本市场不好,又推迟了创业计划。整体上看,投融资速度确实有所放缓。”

刘琼岭的判断得到了诸多数据的佐证。清科集团旗下私募通数据显示:2015年10月国内共发生投资案例219起,其中177起案例披露了投资金额,总投资额19.65亿美元,案例数环比减少35.59%,同比减少29.58%;金额环比减少67.78%,同比减少30.54%。清科研究中心认为,即便考虑到国庆节假期的影响,投资市场的表现较9月仍呈现出下滑趋势,尚未走出“寒冬”。

并购频频,巨头也要“抱团取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巨头们频繁的并购动作格外引人注目。

10月26日,携程和去哪儿宣布合并。据披露,携程与百度达成了一项股权置换交易:百度将拥有25%的携程总投票权,而携程将拥有45%的去哪儿总投票权。至此,中国最大的在线旅游巨头诞生了。

实际上,早在今年6月,去哪儿在发布财报的同时就披露了收到携程主动收购所有流通股的邀约,并于6月1日书面拒绝了该提议;携程方面立即反唇相讥,称收购谈判是去哪儿网主动接触的,而基于去哪儿网最近的业绩表现和公司行为,携程不再有与去哪儿网继续探讨可能的投资机会的兴趣,并终止了相关谈判。

众所周知,尽管携程和去哪儿是国内在线旅游领域无可争议的两大巨头,但两者却由于产品严重同质化、久陷“价格战”而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老大携程赢了名号,在2014年亏损1.51亿元,老二去哪儿的亏损额更是高达18.4亿元。

但在去哪儿网大股东百度的居中撮合下,两大巨头终于开启了艰难整合。分析人士称,这一交易将减少双方因竞争产生的资源消耗,降低行业的无序竞争。更有人将其与滴滴快的、美团点评、58赶集等互联网企业的并购动作联系起来,指出巨头们之所以纷纷选择强强联合,正是为了在“资本寒冬”中“抱团取暖”。

其实,不论是阿里巴巴和腾讯联合推动的美团点评合并,还是腾讯和百度操盘的58赶集重组,抑或是阿里巴巴和腾讯主导的滴滴快的整合,“都体现了BAT(即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互联网全产业链的战略渗透”,BAT精英俱乐部创始人、阿里系资深创业人沈奇良接受《经济》采访时说。

几年光景,BAT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形成了寡头垄断,稳稳分食着中国互联网产业的蛋糕。尽管业界一直不乏对于垄断市场侵蚀消费者利益的忧虑,但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看来,这种自然集中会促使行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会淘汰一部分低端、过剩产能,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而从产业发展的历史趋势看,巨头合并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高德前副总裁、天使投资人、呱呱洗车董事长郄建军告诉《经济》记者:“与传统产业不同,互联网的竞争过于激烈,‘价格战’非常惨烈,内耗也很大。因此,双寡头的局面都很难形成,更可能的结果是每个行业只有一家巨头。”

58同城市场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经济》记者,与赶集网合并前,由于竞争激烈,其投放网络广告的价格常常翻倍。“一个普通的网站链接广告,本来100万元就能够谈成。但只要遇到对手竞争,价格通常会翻上数倍。”更有甚者,58同城和赶集网的销售人员为了争取商家、客户,常常要安排一大笔经费用于送礼、请吃饭,导致二者利润率均出现了大幅下降。

大量重复的投入和“烧钱”却遭遇对手同样的迎击,有限的市场竞争在棋逢对手的情形下显得异常激烈。价格战打得越久,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就越低,58赶集如此,美团点评如此,滴滴快的也是如此。

有鉴于此,沈奇良认为,巨头们之所以纷纷选择抱团,其实正是对前期投资失误的一种纠正:耗费大量资金才走到了今天的体量和规模,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必须进行整合。

“投资人给你10亿美元,‘烧’完以后你又来要钱,什么时候是头?什么时候可以赚钱?如果没有现金流,资本的耐性是有限的,它会撮合你们合并。”今日资本创始人兼总裁、58同城和大众点评的投资人徐新谈到企业合并时如是说。

刘琼岭也分析指出,大量并购的出现其实是产业成熟、结束“烧钱”的标志。“滴滴快的、美团点评等行业巨头的崛起,其实都是缘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在2010年和2011年,手机使用量增幅非常显著,这两年已经开始逐渐下行,整个市场趋于成熟和饱和。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烧钱’只会伤害投资人的利益,甚至会影响企业未来的融资,美团和大众点评就是这样。投资人已经开始不认可‘烧钱’的模式了,那为什么不合在一起呢?”

猜你喜欢
携程美团巨头
美团打车独立运营王兴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美团打车独立运营王兴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美团点评和拼多多体现了对数字中国的兴奋之情
携程被批“捆绑销售” 公司紧急整改
又一个百货巨头倒下了!
美团、大众点评抱团御寒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
携程+ 去哪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