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银行家何以逃脱牢狱之灾

2015-09-10 07:22程蒙
看世界 2015年18期
关键词:林奇瓦格纳银行家

程蒙

5月27日,美国新任总检察长罗莱塔·林奇在上任后的首次公诉中,一口气发起了对9名国际足联官员以及5名公司高管的47项指控。她对此次公诉信心满满:“起诉书里已然写明,美国内外正存在猖獗而又根深蒂固的系统性腐败。此次公诉正是要向公众表明,司法部将涤荡腐败,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如果只是关注这一事件的边角八卦,那就是没有抓住要领。林奇和她的前任埃里克·霍尔德打算要彻底地终结华尔街的错误行径: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几年里华尔街的银行家、交易商、高管们挥霍无度和不诚实的行为。可是又该如何让没受过惩罚的华尔街银行家以及国际足联高官接受法律的制裁呢?何况现在让华尔街银行家为其欺诈行为付出代价的2008年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那么我们不妨问个问题:总体上来看,司法部门这些年都干了些啥?

据投资银行Keefe, Bruyette &; Woods的数据分析,自2009年以来,49家金融机构支付给政府和私人原告的各类赔款高达1900亿美元。这笔钱看上去是个大数目,不过这钱是股东们掏的,而非哪个银行家买的单。比如2014年年初,经过司法部的裁决,摩根大通董事会给其CEO直接加薪74%,结果他的薪水一下子涨到了2000万美元。

更有意义的数字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有多少位华尔街的高管进了监狱,这个数字是:1个。而在上世纪80年代的储贷危机中,有1000多名银行家被投入监狱。

在去年2月的全美记者俱乐部晚会上,霍尔德就曾表示,因为缺乏证据,所以很难对这些华尔街之狼定罪:“人们到司法部门来举报这些案子,但是我们没有证据,所以你就很难搞定他们。”纽约南区检察官普里特·巴拉拉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在他看来,现有的证据并不能给哪个银行家定罪。确实如此,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每天在法律框架允许的范围内钻着法律的空子,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行为会带来鲁莽而糟糕的判断,进而导致金融危机爆发,但是这又不能算是欺诈。不过即便如此,根据各种告密者的指控,以及银行家自己达成的解决方案,可以看出其中猫腻众多。在司法部看来,华尔街的风气、运营模式以及操作手段都内藏玄机。

任何提及“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问题事实上都有先例可以回答,1999年6月,时任美国副总检察官就曾撰写备忘录警告起诉大银行的风险性,比如说大银行“太大而不能倒闭”这一点已成某种潜规则;霍尔德的备忘录也提到过起诉大银行会有“附带性后果”——比如说造成公司的不稳定甚至是倒闭,因此在起诉大型金融机构之前,都得三思而后行。以上说法都在2012年由兰尼·布鲁尔得到印证,这位美国司法部刑事审判庭法官在纽约律师协会的一次演讲中就提过,作为法官,他必须在提出起诉时考虑这家公司、这个行业乃至整个市场的健康安危。

当然,在金融危机的余波中,美国司法部也没有完全放弃对金融机构的公诉。2009年,美国纽约东区检方对贝尔斯登对冲基金的两名经理拉尔夫·西奥菲以及马休·唐宁提起公诉,这二人于2007年春天将16亿美元的基金投资煤矿,结果打了水漂;不过2009年11月,陪审团宣布二人无罪。正是这种对经济易碎的恐惧,导致对银行家的赦免频频上演,对华尔街的公诉在三年里几乎为零。

直到2012年年中,对华尔街次贷危机的全国性调查才得以启动,而这距离当初那场糟糕的危机已经过去至少5年了。彼时奥巴马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发出呼吁,于是对华尔街大银行的法院传票也随之开出。美国司法部犯难的是,针对普通诈骗犯罪的指控期限为5年,不过银行法规定,针对银行以及银行家个人的民事诉讼可以有10年的期限,因此为时未晚。霍尔德于是大旗一挥,手下的检察官们开始展开调查。

比如,加利福尼亚州东区检察官本杰明·瓦格纳率领的一支调查组对摩根大通的违法行为展开调查。瓦格纳的调查套路属于典型的美国司法部模式:查封大量的邮件、文件、谈话纪要和前雇员的证词,从中挑出漏洞,逼迫摩根大通用罚款达成和解。2013年9月,瓦格纳和他的调查组整理出一套针对摩根大通的指控,内容包括摩根大通向投资者兜售不符合标准的劣质抵押贷款证券。调查中,瓦格纳和他的调查组策反了一名摩根大通的银行家阿莱恩·弗莱施曼,让她变成了污点证人。弗莱施曼不仅告诉了调查组案情的来龙去脉,还详细讲述了在危机爆发前,她曾警告如果继续兜售劣质房屋抵押贷款证券,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她的上司却无动于衷。在用一封13页长的邮件向上司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后,弗莱施曼被边缘化,之后就被解雇了。

2013年11月,作为不让瓦格纳将调查细节公之于众的代价,摩根大通最终同意支付130亿美元的罚款,而这也成为摩根大通史上最高罚款。霍尔德认为这一处罚协议具有纪念意义,标志着华尔街为自己的行为赎罪。然而,让大银行股东掏钱和将违法者绳之以法并不能等量齐观。司法部门没有曝光摩根大通的罪行,相反执法者和受法者达成某种媾和,弗莱施曼试图阻止的东西就此被掩盖,摩根大通的银行家也幸免于难。

美国司法部与其他华尔街银行纷纷达成协议,这里面有花旗银行、美国银行,剧情套路都是相似的:用向公众曝光相威胁,继而索要封口费,开出大笔罚单。没有哪个人会因此受罚或是负责,没有对公园大道公寓的突击搜查,没有人被捕,也没人颜面尽失。

美国新任总监长罗莱塔·林奇

今年2月,在林奇接任前夕,霍尔德给联邦检察官们下了个死命令:90天内发起对任何一个华尔街银行家、交易员或是高管的公诉。这个截止日期设在了5月份。而林奇接任以来,一直对华尔街的罪行保持着沉默。她确实在公开场合什么都没说,这跟她发誓要把国际足联高官送上法庭的表态有着强烈对比。不过坦诚地讲,林奇能做多少都尚不可知,华尔街罪行泛滥的顶峰是在2005和2006年,这已经是10年前的事儿了,这就意味着诉讼时效已经过期,要再动手就得找新案子了。

与此同时,霍尔德跟他的老同事兰尼·布鲁尔一道回到了大律所Convington&;Burling,当初他们正是从这里镀金后进入美国司法部的。而Convington&;Burling的客户包括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富国银行。据称,律所一直为霍尔德保留着办公室。霍尔德在华尔街痛下杀手为他赢得媒体美誉,但是没有任何人站出来为华尔街制造的金融危机背锅。相反,如此一个局面向世人传递出这么一个信息:司法公正本质上就是一纸空文而已。

猜你喜欢
林奇瓦格纳银行家
“遇见”瓦格纳(大家拍世界)
成为那个合适的人
变身“小小银行家”等
歌剧大师瓦格纳的故事(六)
捡臭球的成功捷径
“别有用心”的球童
悲情瓦格纳:命悬“通用”生死线
手指上的油
以色列何时"解禁"瓦格纳?